第19章 桃林菜地和西瓜(1 / 2)

悠閑鄉村直播間 名窯 1705 字 2021-01-23

第19章白菜西瓜

「西瓜?」

這次抽獎抽到是一盒優質的西瓜種子,這倒是有點為難了,西瓜李楓家沒種過,沒經驗。「先去鎮上農技站問問。」

五嶺農技站離著車站不算遠,五分鍾的腳程,路過羊湯店買了倆燒餅邊啃著邊來著農技站。農技站老農技員瞅了一眼李楓,這娃咋的看不像種地的。

「你老在農技站呆著時間長,咱們這一帶有種植西瓜歷史嗎?」李楓送上一包剛剛買著松煙,十多塊一包在五嶺算是不錯的煙了。老農技員笑著收下,這娃挺會來事的。

「西瓜,這倒是少見啊,幸好你問著我,要是別人還真不定知道,咱們這片其實在明清時期出產過貢品,五嶺西瓜,只可惜這些年,土地肥力下降,不適合西瓜種植了,小伙子,你是打算種五嶺瓜,我勸你還是算了。」老農技員,不無遺憾的告訴李楓,前些年不是沒有人打過種植五嶺瓜主意,可惜最後血本無歸,虧損了將近百萬,之後再沒有人提這一茬了。

李楓心里嘀咕,還有這事,還真不知道,不過想著桃林那片施了級肥,肥力一時半會散不盡了,倒是不怕。「行,謝謝你。」老人看著走遠的李楓微微搖頭,這孩子八成不會放棄,算了,年紀輕輕失敗也沒啥。

李楓回去的路上邊走邊琢磨西瓜的事,先試試,自己家的地不怕虧了,再說鄉村直播間出品,想來不會太差。回到家里,天剛剛擦黑,張鳳琴正在做豆腐,明天是五天一次五嶺集市,又趕著端午臨近,豆腐想來會好賣著。

李楓趕巧回來,幫著推磨磨豆子,磨豆腐這活可是一點不輕松,李楓這塑體丸改造的身體,推了半小時磨都是全身酸軟,胳膊酸痛,不要說自己老媽快五十了。「媽,要不咱們家買個電磨吧,我見著那玩意挺省事的。」

「電磨太貴,好幾千塊錢一個,得賣多少豆腐。」張鳳琴擺擺手,自己磨豆腐一年賺個幾千塊錢,舍不得太貴了。

李楓想說自己出錢,又怕張鳳琴說著娶媳婦的事,索性等著有機會自己先斬後奏買了,到時候最多被埋怨幾句。豆子磨出漿汁,這才是制作豆腐第一步,還有過漿,煮豆花,打鹵,壓豆腐。

兩板豆腐,母子二人忙活了大半夜,這才有功夫吃口豆花,張鳳琴看著兒子三兩口干掉一碗,心里高興,孩子能吃是福身體棒棒,還有啥能比的上。「媽,你怎么不吃啊。」

「呵呵,媽吃好了。」

張鳳琴說著。「你爸上午打電話說著端午節不回來了,老板讓他幫著看工地,端午那天工資翻倍。」

「媽,要不讓爸回來吧。」

李楓勸說,自己爸媽都是朴實的農民,過日子精細,雙倍工資對於李福山誘惑大若山。「算了,端午節又不是啥大節,你爸都和人家說好了。」

李楓暗暗嘆了口氣,還是自己沒啥出息,要趕緊蔬菜和西瓜種起來,做出些成績。「媽,明天我幫你推車吧。」

張鳳琴本想說,兒子是大學生,這些活咋的能讓他干,不過見著李楓神色,點點頭。「早點睡,明天趕早。」

第二天天蒙蒙亮五點多些,李楓推著板車裝著兩板豆腐跟著張鳳琴出了。端午節前最後一個大集市,街上人還不少,李楓車子擺放好,交了兩塊錢攤點費和五毛錢的衛生費,拉開蓋在豆腐上紗布,拿出豆腐刀,把大板豆腐劃成四方塊,農村買著豆腐不像市里,買著小塊,多是大方塊,夠一大家人吃著。

端午節這天,五嶺這邊有個習俗,除卻粽子還要吃個豆腐餃子,用著豆腐作皮包裹肉餡抹上雞蛋油炸豆腐餃算是端午必不可少一道的菜。豆腐賣著不錯,李楓幫著忙活。

「咦,楓子?」

「胖子,咋的你什么時候回來的?」

「昨天剛剛回來,這不來鎮上逛逛,咋的,你啥時候回來的?」胖子李逍,算是李楓本家,兩人都是五嶺中學出去的。「

「前些天就回來了,在市里干的不順心,索性辭了工作,回家呆著搞搞直播。」李楓隨口說著,幫著李逍裝了一塊豆腐。「帶塊豆腐回家吃。」

「不打算回去了?」李逍,還真有些意外,要知道在城里呆著時間長了,回著家呆著兩三天還行,太長就有點不適應,熱鬧久了太安靜心不定。

「不回去了,打算在家里搞搞。」李楓把豆腐遞給李逍。

李逍接過豆腐道了聲謝,沒提著錢的事,提錢不是打著李楓臉嘛。「那行,不耽誤你做生意,過幾天有空咱們聚聚,高翔那小子最近也回來了。」

「行,到時候給我電話。」兩人交換了一各自號碼,李逍沒耽擱,自己女友還在前邊店里等著呢。

「小楓,同學?」

「初中同學,媽,豆腐賣的差不多,我去買點東西,咱們就回吧。」李楓看豆腐沒多少,時間不早,趕著回去到家也要到中午了,沒耽擱去著市買了幾袋牛奶,幾瓶老白干,還有一些果子

肉和水果家里都有,倒是不差,回到街頭果然豆腐賣光了,張鳳琴買了一塊牛肉和干辣椒等作料,等著李楓回來收拾收拾,垃圾清掃一下就回著家。

路上李楓推著車,張鳳琴坐著。「要不小楓,媽下來走會。」「沒事,媽,要是顛著你多墊著草墊子。」李楓笑笑,推車倒是不累,有人說話,不到一個半小時就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