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交代(1 / 2)

漢世祖 羋黍離 1332 字 2023-04-26

既望之日,道司衙門的公函發到鄭州,並沒有直接送達知州李沆的手上,李知州不在州城管城,而是到鄭州東北部的原武縣視察秋收工作,剛過完中秋,也不休息,直接投入到公事之中。

在這個當口,李沆「不在其職」的表現,多少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而送公函的使者見不到李沆,自然不甘休,否則回去也不好向潘佑交待,因而馬不停蹄,急赴原武。

當然,李沆在原武,倒也並非是為了躲避司衙的麻煩,視察秋收,確有其事。同時,今年河汛之時,原武堤壩過關比較驚險,差點釀成大災,對於修補之堤岸也需親自查驗一番。

另一方面,原武縣也是李沆用來推行新稅制的重點地區,鄭州的田畝清丈工作,也是從此縣開始的。作為受皇帝、太子雙重看好的政治明星,前途遠大,李沆自然不可能違背上意,擰著朝廷的政策來,對於新稅制的推行,是十分用心的,只是,為政施策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罷了。

潘佑性如烈火,行事如秋風掃落葉,讓人感到寒季,與之相比,李沆的政風則是迥然而異的風格,性情寬厚,處事穩重,往往給人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大受贊譽與認同。

李沆的起步是很高了,在朝中任職不滿是時,外放即是一州主官,還是鄭州這樣的大州重地。而就任的數月間,沒有絲毫的不適應,這似乎就是天生的官僚,那種書本上記載的「政通人和」的氣象,李沆到任兩個月後就基本做到了。

李沆論出身,是一科狀元,論靠山,是普天之下最可靠的皇帝與太子,而最為關鍵的則是,他還不是金玉其外的綉花枕頭,有自己一道為人處事的方法風格,也正在形成自己的政治理念。

可以說,李沆就此前的表現來看,幾乎是當下主流價值認知中一個完美的官僚形象。知書達禮,學識淵博,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同時不乏治事才干,上則一絲不苟遵從制命,下則躬親視事俯察民情。

因此,雖說履任鄭州不久,但李沆也是如魚得水,極受僚屬們的擁戴,雖然這份擁戴之中有幾分真心不知,但至少鄭州的官僚們是願意接受其領導,在民間的官聲口碑也同樣迅速傳開。

就拿道司土地清查的政令來說,李沆一面推動此事,又一面替下屬們頂著上頭的壓力,不是一味地以大令相互逼,願意聽取下面的聲音,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這樣一派作風,即便很多人心中不樂意,但至少面上得遵從,知州已經如此明理體諒,做到這一步,他們還能如何。

李沆存著穩扎穩打的考慮,從原武縣的土地開始,從州內抽調了大量的人手投入進去,雖然無法滿足道司此前中秋之前全州完成土地清丈的任務要求,但原武一縣是做到了的。

當然,即便為政以寬,也不可能事事順遂,清理土地的過程中,面臨的那些隱匿、瞞報、推諉、抗拒,時有發生。

而每到這種時候,李沆就細致地去了解其中的狀況,調查清楚之後,開始講道理了,道理並不是什么人都能講通的,尤其涉及到切身利益之時。

當道理講不同的時候,李沆也不得不拿起權力與法律這兩項武器,因此,至少原武縣土地清丈過程中,還是不免處置、處罰了不少人。

只是,這種時候,旁人也不好再指責李沆什么了,畢竟人家有理有據,給足了面子,給夠了時間,只是有些人不識時務,受了罰也是罪有應得。

而中秋節前,道司下發的政令自然是完不成了,相反,由於秋收之時,農忙當前,舊稅的收取工作不能疏忽,李沆還有意放慢了對於其他州縣的土地丈量准備工作。

不過,李沆在鄭州如此「自行其是」,自然難免與京畿道司的意志相悖,即便李沆背景強大,也是不可能一點壓力都沒有的。尤其是前日司衙大堂二使相爭的情況擴散開之後,鄭州這邊也難免不受影響。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兩者之間,差著幾級呢,李沆也不可能完全不顧道司的權威。另一方面,李沆雖然有自己的做事風格與改革思路,但是這種對抗上司政令的嫌疑,還是讓人忌諱的,當盡量避免。畢竟,李沆做得初一,開了這道先例,旁人就能做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