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47(1 / 2)

想到半個月後,鄭之南就要被帶到姚家庄,周連義根本沒辦法考慮其他。

所以現在周父跟周連義說了這件事後,周連義便沒有什么懷疑的。

不懷疑還有一層原因是他對父親和母親一直是信任有加的,在這件事之前,只要是答應他的事情,都會一一兌現。

「好,明日就啟程前往京城,只是之南哪里……」

周父語氣平穩地說:「我們會幫你把他安排妥當,等你會試傳來好消息,沒准我們還會差人將他也送到京城。」

聽到父親的應承,周連義徹底松了口氣。

周連義是今秋參加的鄉試,順利考得秀才,這事兒村里都是知曉的,那天周家二老還在村里擺了宴席慶祝。

現在周連義在村里走動,旁人見了,也得叫一聲周秀才了,雖然他並不在意。

同齡人也沒有身份有別這樣的念頭,大多數還是嘻嘻哈哈的,不然鄭裕也不敢對著周連義橫眉冷眼,他也就敢背著鄭娘子這么干。

為了鄭之南,周連義從書房里出來就開始拾東西。

他原本是想去見一見鄭之南,和鄭之南說這件事,但周母特意交代書童去通知,讓他專心整理書籍,得讓父親看到,改了主意。

周母周父兩人唱雙簧,就這么把周連義哄上了早就准備好的馬車,一共兩輛馬車,除了丫鬟外,十幾個人跟著,浩浩盪盪的直接從老家出發,到了鎮子上後又添加了一些用品衣物,還有管家早就准備好的箱籠。

待周連義離開後,周母就直接將周連義的書童關進了柴房。

第228章

周母知道兒子認識了一個村里的孩子,似乎玩的還算可以,但是一年她也就帶孩子回來兩次,一次是夏天,一次是冬天,只不過一年見這兩回而已,她怎么都沒有想到,一年里就見這兩回,也能見出來禍事。

兒子天資聰穎,若不是他們拘著,早就能考上秀才,只是不想他那么快獲得殊榮,驕傲自滿,因此才讓他今年秋季參加鄉試。

若是早一年參加,直接送往京城他舅舅家備考會試,是否就沒有這檔子事?

周母從未見過那男孩,只覺得是兒子鬼迷心竅,不然怎會這么沖動,直接跑來跟他說要與男孩結為契兄弟。

像他們這樣的人家,結為契兄弟是萬不能做的,只有娶不到媳婦,甚至沒有體統的人才會找男人過日子。

他們就算允許兒子用一個男人,也該先娶正室之後,那樣不管他是否要納妾還是養男寵,都可以悄悄地來。

結契兄弟在民間可是與對方結為夫妻無二致,雖說也有結為契兄弟的二人後來分別娶妻生子,兩人就真的是兄弟般的生活著,但那是民間的做法,像他們這樣的人家是不可能允許發生這樣荒唐的事情。

等他會試結束,有了功名,站在另一個台階上,或許就會慶幸,他們們沒有為他做這件事。

送走兒子後,周母將書童關在柴房,也不是要讓他自生自滅,不過是問更多詳情,同時懲罰這個什么事情都幫他的少爺瞞著的家伙,叫他知道,有些事情不是少爺不讓說,就真的不能與他們說。

若不是孩子信任他們,這事兒還不知道要鬧成什么樣。

將書童打了一頓後,問了許多細枝末節,周母頭疼了好幾天。

過了年,周家夫婦就立即回了鎮上。

他們沒有刻意去為難鄭之南,因為他們已經調查的很清楚,這男孩過不了多久就要去相看未來的夫家,根本不用他們做什么手腳,他們也不屑為了這么一個人做手腳,頂多會在兒子面前遮掩一下這件事。

畢竟沒有他們從旁介入,那男孩也應該會與其他人結為契兄弟。

周連義回家的那天晚上,鄭之南躺在床上,想著事情。

他其實挺好奇周連義回去後會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劇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