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0(1 / 2)

對於這類的空間設計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其他人十分的不同,在擴大了空間的基礎上還將每個地方都做到物盡其用。

建房子的時候還沒有立即招人,族里有人看到鄭之南生意蒸蒸日上,有些會做生意的便主動和鄭之南溝通,想要入股。

鄭之南其實這個時候要做的事情很多,如果原始資金沒有到位,很可能就爛尾了,什么都得元氣大傷。

有人想要入股,他是求之不得的。

但是也都講好規則,入得多,得的多,入的少,自然分紅也少。

有了原始資金,廠房不過三個月就蓋好了,在廠房快蓋好的前一個月,鄭之南親自把關,挑工人,依舊有試用期,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的,試用期內不滿意,隨時走人。

蓋房子期間,也請人打量設計了釀酒工具,畢竟人多了,工具也得增多,不然都杵著當門神?

因為是春種階段,其實一開始人並不多,但是知道了鄭之南的工資待遇和工人福利後,有些還是想要來試一試,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待到四月,所有東西都到齊,到位。

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鄭之南看顧易做事踏實,也不愚鈍,便將他提拔成了總管,他不在的時候,就把很多事情交給顧易去統籌,處理,安排。

而鄭之南在將酒廠的事情塵埃落定後,才開始研究造紙的事情。

他在沒有來古代之前,就在各個世界學習各種技能,任何事情他都勇於嘗試,畢竟每個世界的一生,對鄭之南這個基於做任務的人來說是很漫長的,為了打發這份漫長,他便將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實。

現代造紙的材料分植物纖維和非植物纖維。

古代東西有限,鄭之南自然只能采用植物纖維作為材料。

還好鄭家村就靠著山,山上一大片樹木還有各種植物可以作為造紙材料。

造紙的材料簡直太豐富了。

走流程,買下山上一大片沒有人光臨的山林,買完了材料後,鄭之南沒有急著辦廠。

釀酒坊開始之前,他也是做了實驗後才開始的。

造紙自然也要做前期的准備和實驗。

按照腦海里記住的流程,還有每個流程需要做的事情。

當釀酒廠在如火如荼地生產時,鄭之南除了每日巡視指導,調控,其余時間就回自己家,在院子里從獲取的材料里分門別類的開始研究那種材料更適合造紙,造出耐用又低廉的紙張。

而且他還要造出衛生紙來,用草紙擦屁股的感覺真的,不是親身經歷,根本無法形容。

他從前造紙都是一些活動中心早就准備好材料開始造,現在要自己准備東西,這個過程還是蠻辛苦的。

造紙一般人知道的流程就是,制漿,散漿,打漿,最後加膠填充。

鄭之南就是按照這個流程走的。

工具很重要。

光磨合工具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

制造出合適的工具,再開始搞研究,用了一個月時間,分出了三種紙張。

材料都很常見,也不局限於只用松葉。

松葉是一種,黃麻和亞麻是一種。

然後就是蔗渣、蘆葦等。

造紙的這個漿很重要,漿的效果不好,造出來的紙就很不對勁,太粗糙,根本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