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6(1 / 2)

又怎能真正的實行開?

然後那些高門大戶,世家大族屁都不敢放,因為皇上連自家手足都可以秉公處置,把李家殺的是一個不剩,又怎會在意這些規矩奇多的世家大族?

這位聖上從還是王爺的時候就與眾不同,如今當了皇帝,自然更與眾不同。

這樣一想,也不覺得過繼謝家子有什么問題,明兒沒准還過繼了李家或者王家子呢,都是有可能不是?

只要皇上培養的未來儲君是位明君,是個樣貌丑陋的無名之人,他們都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的吃喝,自己的生活,不想再經歷戰亂,不想再背井離鄉,顛沛流離。

不過該議論還是會偷偷議論。

鄭之南跪在殿內,看著案前批改奏折的李耀,最終還是問了出來。

「皇上這是為何?」

「孤要做什么,還需要向你解釋嗎?」

「皇上不是說要開選秀女入宮,選皇後納妃嬪嗎?」

李耀扔了手中的奏折,放下朱筆,擰眉瞪視鄭之南。

「你不要打著為朕好的借口來遠離朕,你是不是想離開?蕭逸雲是不是慫恿你離京?」

「皇上,如果臣想走,現在就不會站在這里了。」

聽到鄭之南這句話,李耀的神情才緩和下來,沒有剛剛那么冷。

「朕知道你想做什么,這謝遠游就交給你來培養了,能不能培養出個明君,就看你的本事了,這大夏國未來的基業和民生,也都掌握在你的手中。」

鄭之南回去的路上,想這件事想的腦仁疼,他怎么都想不通,為什么李耀要過繼一個異姓孩童為繼子,而且還是謝家的。

當初在邊關的時候,他就覺得謝將軍待李耀不同尋常,當初就沒想明白,現在鄭之南想的腦袋更疼了。

冒天下大不為,堂而皇之的扶持謝家的孩子為未來儲君,李耀是巴不得旁人猜測他與謝家的關系嗎?

鄭之南在快要出皇宮的時候被李耀身邊的內侍給叫了回去。

鄭之南看著城門在自己面前合上,捏了捏眉心,轉身跟著李耀身邊的內侍向李耀的寢宮走去。

其實就算是謝家的幼子也無妨,畢竟這是謝家嫡支唯一的獨苗,謝將軍的孫子,雖然如此,但並不擔心到時候謝家子上位後,就有可能被其父或者其他人代替。

因為謝將軍的兒子身體不好,去年年底去世了,而謝將軍如果未來有謀逆之心,應該也活不過李耀,等謝家子成年,身邊自然有李耀為他培養的班底,怎樣也不會隨隨便便被他人取代。

何況既然李耀有信心選擇謝家,自然是相信謝家不會有謀逆之心。

鄭之南成為了太子太傅,並不只教導謝遠游,李耀特意吩咐了各個臣子有三歲左右的孩童,作為太子伴讀,一同接受鄭之南的教導。

鄭之南面對幼童自然講不了《大學》、《尚書》甚至《通鑒節要》,但他並不煩惱。

幼童也好,一張白紙,想怎么在上面寫寫畫畫都可以,按照他的三觀來塑造未來的明君,名將,名臣,可比十七八歲已經有了健全的想法和世界觀再去重塑要簡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