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收公用糧(一更)(1 / 2)

找一塊大空地,空地上本來零星坐著三兩戶歇腳的人家,這三兩戶中間也相隔個十米二十米。

宋里正上前抱拳致謝,說明來意,說我們這是一大家子,能否讓一讓,行個方便,我們大伙想挨一起。

人家一看這么多人,有的干脆沒聽完解釋就給讓開了。

一大片空地倒了出來,先讓騾子車牛車過,一台前、一台後,在兩邊站位停下,用高大的騾子車牛車給兩邊圍成隔斷。

然後是手推車,橫著將一台挨一台的手推車給身後的地方停滿。

這樣就相等於,兩邊、身後,有這些車給中間的人擋住,只留出前方是敞開的。

一是為能抬眼就看見這些車輛,二是為做飯睡覺近便。別人如果不特意留心往這面瞅,也看不太清大伙在里面吃啥喝啥、都睡沒睡之類的。

牛掌櫃、高屠戶,他們倆就是伺候牲口的總長。倆人趕緊把車廂從牛和騾子身上依次卸下來,給牲口們喂水喂吃喝,撓癢癢,順毛摩挲摩挲給擦洗哄一哄。

青少年組的半大小子們,一人守兩輛車,席地而坐,負責守著。

像宋福生大伯這樣的老頭以及老太太們,是紛紛去手推車上掀掉最上面擋雨的油布,油布下面蓋著家伙什的是在山上編的草墊子,在山洞里和庇護所里住也一直是最下面墊這個。

把這墊子通通拿下來,各家鋪各家的地方。

睡覺做飯的位置,仍是按照車輛排名來,一家挨著一家鋪好。

壯勞力們不顧休息,麻溜就得在自家鋪蓋前方挖坑埋鍋,埋完鍋拎水桶去幾百米外小河邊挑水。

女人們帶著自家孩子們,則去拾干草等能燒火的東西。

本來吧,婦女們還想拾干草的同時順手挖點野菜來著,可附近沒有。她們十分懷疑往後這一路,除了山上,是不是野菜都被逃荒的人挖光了?這可是秋天啊,正是野菜肥的時候,愣是沒有。

有的那女人就滿臉愁苦教育孩子:「看見沒有?一路光啊。再往後也不知能不能路過有山的地方了,想吃口野菜都難。全讓那些人給挖走了。」

人孩子馬上說:「娘,有山咱也不能再上去了,宋三伯說耽擱時辰。」

「唉,是,你們吶,要是不餓就都少吃些吧,餓就多喝水,你爹多吃些,推車累。」

總之,大家一切井井有條,誰負責干什么都分工明確。

這一點,宋福生早就考慮到了,不怕管理人數多的隊伍,就怕大伙一起亂糟糟,一個個都麻爪不知道該干啥聚在一起。

不清楚干什么可不就閑下來,這就像一個單位似的,一個個就會這事那事。你讓他們忙著,把伙計分配到個人頭上,把自個兒那一攤干好了,他不迷茫。

宋福生和宋里正此時也有活,他倆是研究了一番現找的事兒。

「郭婆子。」

郭婆子正在掂量她家那點糧,琢磨今晚誰吃半個干糧誰吃一個,總共蒸多少個,還得帶出來明天路上的嚼用。

聽到有人叫她,抬眼一看是宋里正和宋福生,臉上堆了些笑容:「里正叔,大侄子,來,坐邊上,剛鋪好的。」

宋里正擺手:「不坐了,俺們倆是來收糧的,一家先收五斤。」

郭婆子心口一痛:「怎么呢?」

宋里正指了指說道:

「這些車,夜間得選出人手看著,咱才能睡塌心覺不是?不能讓值夜的白熬,後半宿容易犯餓,第二天還得趕路也撐不住,給一人發個干糧,發碗粥,也是個意思。

咱這十幾家,每家一個壯勞力,每宿選出四個,輪番。

大伙出糧,放我家做吃食,信得住不?我家老大他媳婦給順便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