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兩更合一(三更,為月票750+)(2 / 2)

宋茯苓坐在床上,撓頭發撓的不耐煩了,干脆兩手一起上,咔咔咔給自己撓成了瘋子。

二丫在踏上翻個身:「胖丫,你別撓了,你一撓我也想撓,渾身癢。」

錢佩英也拍了下閨女的膝蓋,讓輕點撓,再撓出血了。不用猜就知道,一准長虱子了。應該說,這里誰沒長?都長虱子了。

宋茯苓頂著一腦袋蜂窩頭,就這形象拿著面油躡手躡腳來到馬老太床邊。只這么一會兒功夫,屋里還有人說話呢,馬老太竟然睡著了,可見得多累。

宋茯苓抱著她奶的腳,小手抹著面油,怕吵醒她奶,小心翼翼往上擦,擦完拿塊布給裹上。

田老太太側身躺著,回眸看了一眼,心下感慨。

宋銀鳳瞅了眼桃花、瞅了眼大丫二丫,她終於明白老娘為啥一路偏疼胖丫了。

要說以前也疼胖丫吧,但她當親閨女的說句實在話,總感覺老娘是沖三弟和胖丫有個好姥爺之類的。就這回,這一路可真是不一樣。

那祖孫倆從打嘴仗,到挎著胳膊一起走,一路上嘰嘰咕咕的,咱也不曉得一老一少在說么。缺水那一陣,都沒擋住老娘和胖丫經常說私房話。

此時,宋福生從宋里正那個房間出來了,不止給大哥在這屋重新包扎完了,也查看一番其他人的傷口。

一句話總結大伙傷勢,命賤的人啊,真的好養活。四壯一天天神叨的,還別說,火烙過的止血效果比他吃消炎葯的還好,人家都已經開始長新肉芽了。

宋福生讓大哥回房間,他打算去柴房和馬圈轉一圈,看看大伙都怎么樣了,要不然不放心。不能指望里正,阿爺歲數大,已經迷瞪過去了。

到了柴房,宋福生問,都洗沒洗啊?趁著有熱乎水泡泡手腳。被子夠不夠鋪啊?不夠不行他去和掌櫃的商量下,借幾條被,大不了明早走之前,咱勤快些給人換洗了。

王婆子躺在地上,她離灶坑挺近的,作為代表擺手回話:「福生外甥快回去歇著,不用惦記,這都挺好,俺們都挺好。」沒錯,外甥,王婆子已決定從馬老太那論親屬關系,她和馬老太往後就是姐妹,徹底當「母族」了。

宋福生巡視了一圈就覺得人少,等到了馬圈,一下子就察覺到,這人也太少了。

「人呢,去哪了?」

牛掌櫃回道:「姑爺,高屠戶花的銀錢,在跑堂的手里買了些板子,帶人去給三台手推車做車廂去了。人家掌櫃的說,叮咣的,不讓在這院里鑿,他們就拉著車帶著板子,都去官道上干活去了。」

且還告訴宋福生:「鐵頭那幾個小子,還研究要自個兒做木炭呢,怕咱們路上不夠用。」

宋福生皺眉,胡鬧。燒木炭一燒就七八個小時,這一宿不用睡了,明天還得趕路。

等他趕到官道上看到鐵頭他們時,松了口氣,真怕這些人去挖坑包。

鐵頭還不樂意了:「三叔,這就是不如在山上方便。柴火也不讓隨便用,木頭就更是了,怎么燒碳啊。」

宋福生沒搭理他。

高屠戶笑得自豪,指著新做出來的兩台車廂:「是不是鑿的挺密實?不透風,不信你把手伸進去感受感受。這樣娃子們在里頭也能暖和些,炭盆子火也不用一刮亂飛嗆人咳嗽。就是咱得在前面拉車,我套繩子了,你瞅瞅,到時候挑幾個身大力不虧的拉車。」

郭老大笑道:「我就能拉,這回咱有了車廂了,也免得像員外爺那樣的好心人惦記。人家總惦記咱們會把娃子們凍到。看咱大伙那眼神啊,就好像咱們多慘似的。明個再讓他們瞅瞅,咱大伙做的也不比他們買的差嘛。」

另幾個漢子累的一腦袋汗,也跟著附和:「就是,明個給他們瞅瞅。」

就在這時,宋福生眯眼看到不遠處,滕頭過官道往他們所在的客棧方向走了,一看就是特意來找他們,有話要說。

他又回身看了眼這些不睡覺、給娃子們制車廂的漢子們。

「干完早點回去,」留下這句話,宋福生就大踏步回了客棧。

才走進客棧,眼神搭到滕頭的影子,就一邊對滕頭笑著抱拳一邊對掌櫃的道:「拿壺酒來,再來兩疊小菜。」

前庭里,二十幾張空桌,宋福生和滕頭坐在靠窗的位置。

酒液倒向酒盅,發出聲響。

宋福生舉杯:「滕頭,其實我剛才就想過去找你了,一直忙忙活活的,又怕這個時辰去,你已休息,本想明早和你聊聊。」

滕頭喉嚨動了動,桌下的手也攥了攥拳。眼前這人,看人太透亮,活的越明白,他越有些不好意思啟齒。

可那些家,到了客棧,除了那位員外爺,家家都找他們,同僚和手下也紛紛贊同把這伙人扔下,他們先行。

宋福生看著滕頭表情,再次倒酒,主動挑破話題。

他說滕頭,能否告訴我怎么到達目的地,一路怎么走,中間經過哪些城鎮,需要什么手續,要是需要通城文書,你能否給我留下,咱能否分開走。

與人方便,於己方便,手推車跟著隊伍,我們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