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更(為1250張月票+)(2 / 2)

「不是,我的意思是咱趕緊回去吧,胖丫她爹沒在,咱也吵不過干不過,頭天來,都消停的好不好?走走走。」

錢佩英帶頭拎著水桶先走,走時喊孩子們:「米壽啊,叫上哥哥妹妹,咱家去了,不撈沙子了。來,姑母背你,咱省些力氣。」

唉,她就忘了,她從空間拿不出東西,米壽餓的小肚咕咕響,一遍遍問她姑父什么時候回來?關鍵老宋他們現在估摸還沒走到鎮上呢,等送回來糧得啥時候啊。

馬老太也是,肚子里都是稀湯,餓的前胸貼後背,吵架都怕喘不上氣。

聽三兒媳那么一說,也跟著走了。

人啊,你得家里有余糧,吃飽喝足才能有力氣和人掐架。吃飽了,往那一站,氣勢都不一樣。

「唉,走吧。」

這些老太太們全耷拉著腦袋,拎桶抱盆往茅草屋方向走。

她們身後,隔著一條河傳過來嘰嘰喳喳的笑聲,還有一些聽不真切的議論聲。

宋福生也心知家里人指定餓夠嗆,著急。

尤其是上山伐木的,背那大樹下山,吃飽了都不一定能背得動,何況就只喝點稀湯呢。

所以他是一路走,一路囑咐大哥家的大郎,還有宋富貴家的小子二蔫,讓他倆互相記道。

說等會兒到了鎮上,先把他倆人的手推車松子卸下,然後就買糧,讓他倆再帶上仨小子一路給送回來,讓大伙先吃上飯。

送完糧食也不用回鎮上了,就在茅草屋附近選個地方,燒木炭。

宋福生在路上不僅囑咐讓小子們記道,還急步走,和他閨女領先別人百十來米遠,抓緊時間碰頭開個小會。

「你剛才說,記工分?」

「對啊,爹,不記,就這么稀里糊塗花錢掙錢啊,不是長遠之計。」

宋福生覺得有道理。

眼下,他們這伙人吧,之前逃荒,第一批那七家,估計手里還能剩點銀錢,比如身後不遠在推車的高屠戶,那位老屠夫,手里指定還有些銀子。

而像宋富貴那種,那指定是已經一點銀錢不剩了。

長此以往確實不成,不能總讓人倒搭吧,他們這伙人得像個生產隊那么管理。

「閨女,那你看爹這么安排行不行。他們之前湊的四十多兩銀錢先放一邊,到時候再議,那是另一碼事。咱就只說賣松子賣蘑菇掙的,打比方最後全賣了,有一百兩銀錢,這就算是公家錢了。」

「對,公家錢。」

「然後一百兩,打比方花八十兩買糧食等必需品,咱吃大鍋飯。」

宋茯苓補充道:「大鍋飯,要吸取歷史的教訓,不能誰想吃多少吃多少,那早晚吃窮了。還是像現在似的,要定量供應,我終於明白我奶了,唉。」

「恩恩,然後像咱家條件好,允許吃完大鍋飯開小灶,或者直接開小灶,這是自個願意的事兒。」

「是的,爹,咱家必須開小灶,要不我會受不了。你也可以告訴大伙,往後掙了公分,公分多的,給他們算完銀錢,半年一算銀錢,或者開頭難,大家手里緊,三個月就一算銀錢。算完他們要是有富裕銀子也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買什么就買什么。」

宋福生眯眼:「可定公分,大伙每天拿多少公分,這得細琢磨一番。還有時間長了,干多干少的,能不能偷懶呢?」

「所以,爹,您不止要實行生產隊那一套,也要把公司法那一套用上。得成立監事會。十天一評比,表現不好的往下減公分,有特殊貢獻的可以升公分,給大伙積極性調動起來,為拿十公分而自豪。」

這爺倆越說越投機。

他們倆也不研究一下,公分最後換錢需要不停有項目創收,創收的過程中大伙不停干活,最後按照每人得的公分給開工錢,創收項目才是重點啊。

宋福生、宋茯苓:那都不是事兒。

沒感覺到累,主要是爺倆嘮嗑的事兒,這伙人就到了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