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二更)(1 / 2)

一台台糧車進村,推車的都是村里的小子。

宋福生在縣里特意派人回來給傳的話。

任族長接到消息,立即召集人手去了童謠鎮。

馬老太她們互相你攥我手,我攥你手,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聽說,是縣令大人號召童謠鎮數得上名的鄉紳地主捐的糧食。

一夜過後就湊了這么多,是捐。

鄉紳富戶們在縣令大人的帶動下紛紛表示:任家村只管甩開膀子賣力干,全縣都在後面支持。軍需村,是整個縣的榮譽。

據推糧回來的這些小子們說,且今日童謠鎮人很多。

縣令大人正喊的口號震天響,又組織了好些富戶,不止那些數得上名的。

喊出的口號大致意思是:一支竹篙,難渡汪洋,眾人劃槳,猛龍過江。

開戰了,讓富戶們有錢出錢,有糧出糧。

縣衙的官差也全部出動,像捕頭齊鳴不僅要維持剛被征兵過後的治安,而且還要向百姓們宣傳:

從現在開始,各家各戶從嘴里省出的每一粒糧,救的不是別人,救的或許就是你家在前線的孩。

胡縣令要以童謠鎮的名義,湊糧,向朝廷捐送。

「我三兒啥時候回來?」

任族長驕傲地告知馬老太:像這樣的動員大會,福生是要列席的,被要求發言。這不嘛,他就回不來。最起碼他得和那些送咱糧的人客氣一番哪。別著急,城門關他也能出來,都認識他。

說完就急匆匆往河對岸去。

任族長現在和宋阿爺越來越配合默契。

宋阿爺負責管具體干什么活,由河對岸那伙人新選出的各小隊長帶頭,宋阿爺指定到小隊長頭上,從早到晚一樣樣活計安排。

任族長認為自己就是負責管人的,村里人,河對岸那伙人,具體干各種活的人手安排。

而宋福生作為他們任家村的「團長」,是負責一系列大事,有事拿不定就請示。

雖然任族長搞不懂為啥叫團長,但是既然人家要求了,就別大兄弟大侄子大孫子的叫了。說實話,不習慣,他也正在慢慢改,慢慢就能不別扭的將福生叫成團長。

八個老太太聽任族長講完這些,那個驕傲勁兒就別提了。

回過頭就沖一百零七戶的婦女同志們喊話:「好好干,賣力干。」

任公信病了,但他家之前也領養了奶牛,兩頭。和村里女人一起熬制奶豆腐的是任公信的二兒媳。

任子玖的婆娘,讓任子玖的小妾留家照顧任公信那大肚子小媳婦。

這個決定,很出乎那位小妾的意料。以為任子玖不在家,那婆娘逮到機會得往死里使喚她。

沒想到那婆娘竟自個挑重活去和村里人一起熬制奶豆腐,擠牛奶、喂牛。

而且還將孩子帶出去,讓任子玖唯一的根幫著干活。那孩子平時在家都不干活,就知道傻玩,現在竟讓干活?不是應該對那孩子更好嗎?畢竟任子玖不在家,那就是她的命啊。

別說這名小妾想不通,就是任公信的大肚子媳婦也看不懂。

任公信也有問過,二兒媳緩過來沒有。

本以為二兒媳會作鬧一番,但是聽說,只抱著孫子哭了大半宿,也不知與孫子講了些啥,娘倆就和村里人一起干了。

這一出搞得任公信更是聽完心難受,讓他大肚子媳婦和二兒子納的小妾務必家里的活計不准累到二兒媳,煮飯什么的,讓吃現成的。

「你要去哪?」錢佩英放下手里的針線,瞪眼看著四壯。

四壯很簡單地比劃了兩下。

住在一起這么久,錢佩英居然能從這敷衍的動作中,看懂四壯要去哪,「去奉天城干啥呀。」

四壯像堵牆杵在門口,抿嘴不吱聲。

錢佩英:「……」這要是她兒子就得罵兩句。那怎的,還不能問問啊。

你瞅她一天天的,老宋不敢給她氣受,卻總受孩子們的氣。

看閨女臉色,時刻觀察米壽的小情緒,跟在四壯後面墨跡。

從洗頭洗腳讓吃飽飯,到問四壯去哪也不告訴,經常性對她帶搭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