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你家孫女是金子做的?(1 / 2)

「我說,你小孫女還會畫畫呀?」九嫂子用胳膊碰了下馬老太稀奇問道。

馬老太望著遠處支起畫板子的小孫女笑,眼角笑出了褶子、

她微揚著頭:「恩,琴棋書畫,都會。」

其實,以前馬老太納悶過,是啥時候學的啊?

問老三兩口子,那兩口子都說,「一直學來著,打小就學。」

那咋不教教針線活啥的呢。

過日子有用的一點兒不會。

這么大了,縫個小衣找幾個姐姐。人緣倒是好,誰都給幫忙做,別以為她不知道。

至於上山砍柴那更是,孫女拿著鐮刀一副笨樣,你看胖丫干活,能給你累夠嗆,會讓你情不自禁的就吼出:「快別干了。」一看就知,沒下過地、沒砍過柴、沒挖過菜,草菜不分。

其實不止馬老太認為三兒三兒媳婦沒正行,竟教些沒用的,小小農女,學那些作甚。

就連葛二妞那幾位老太太,最初也都是這么認為的。

可擋不住宋胖丫會獨家絕活:能掙銀錢。

甭管是做點心、黑列巴還是奶豆腐,這都可以通通稱為會掙錢。

你就說服不服吧。

這手絕活,就能給她們的嘴堵的嚴嚴實實。

並且極其認同宋福生那番話:「人有長板短板,這世上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這方面不擅長,那方面就會格外突出。」

恩,太有道理了。

整的這些老太太們頭回聽到這番說辭時,第一反應竟是:要是家里的姑娘們都能在掙銀錢方面格外突出該多好,那樣的話,即使都不會拿針線也沒問題。她們給縫唄。

此時,村里跟著一起過來送奶豆腐的婆子們一聽,不止畫,還琴棋書畫?

都沒敢質疑,你看人家奶奶那副驕傲的神情,就知說的不假。

九嫂子:嘖嘖嘖,團長的閨女,將來不得比她大孫女嫁的還好啊?

大白胖娘們翹腳望了望:「大娘,聽說人家都畫花呀草啊,那你小孫女坐大地里那是畫啥呢。」

其他婆子們:「是啊,大地里有啥可畫的?」

王婆子搶過話,一臉你們沒見識的樣:「那叫寫生。」

王奶奶你可真棒,聽蒜苗子瞎嚷嚷提一嘴就能記住。

宋茯苓確實是在畫一幅紀實圖,任家村的勞作圖。

大地里,好些漢子在種地。

畫里,有的漢子在捶腰,有的漢子始終推著宋福生改良的農具。有的漢子在用脖子上的巾子擦汗。

也有漢子一邊手不停拍打著土坷垃,一邊站在攏溝里回眸瞅在認認真真描字的小娃子們笑。

每天,宋茯苓畫畫就是小豆包們描字的時間。

之前,甭管上課多鬧得慌,到了要費紙費筆墨寫字的時間,小豆包們都會很安靜地坐在矮木凳上,將課本放在用大凳子當臨時課桌的「小桌子」上,一個個古代小孩在認認真真地寫。

一紙一墨都是錢,賣的可貴了,是爹娘掙的血汗錢。

畫里,離這片大地的不遠處是任家村的河。

河邊築起「摩天輪。」

那摩天輪做的很粗糙,一看就知那吸引風力的扇葉勉強只能對付用,綁舀水桶的繩子也很不均勻,純手工打造。

清凌凌的河水隨著風車被攪動起來,嘩嘩的水,倒進流水槽。

宋茯苓正在畫天邊殘陽,一山松柏當背景。

就在這時,送飯的婦女們來了。

宋茯苓讓小豆包們不許分心接著寫,自己卻停下畫筆。

眼神隨著老媽、二伯娘她們趕著牛車的身影移動。

婦女們艱難地在地里趕著牛車,手里攥著長鞭,車上裝著一桶桶飯食。

東北風嘩啦啦的吹,吹亂了這些送飯婦女們頭上的巾子。

宋茯苓心想:她一定也要將這一幕畫進去,畫那被風吹起的巾子,畫那些女人被春風吹皺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