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會不會悔不當初?(2 / 2)

還有人看到大榜放出來就急忙擠上前,從後向前數,從倒數第一名開始查看名字,他是沒有出息的謝文宇。

越往前數沒有自己的名字,心里越沒底。

完了,沒有上榜。

謝文宇只是納悶自己,沒上榜不是很正常?考完不就知曉自己考糊啦?可為何,心里仍舊閃過濃濃的失望。

有人拍謝文宇的肩膀。

謝文宇回眸。

「哼!」

「父親?」

雖然謝侯爺拍下兒子肩膀給了個冷哼就走,但是謝文宇卻在人群中望著父親的背影眼圈通紅。

父親是有多心急才跑來這里看榜。

父親還特意換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衣裝。

這是第一次,他的父親為他特意「奔走。」

還有一群非常特殊的人群在鬧事,他們是奉天來的舉子們。

准確地說,是那五十六位入住陸家別院的舉人,而其他奉天來的舉人只表現的腳下躊躇,一副想上前跟著一起說點兒啥又不敢講話的模樣。

「搞錯啦,漏寫啦。」

向李秀曾提過親的汪舉人:「我這樣的學問都上了榜,為何宋孝廉沒有上榜。」

崔舉人擺著手,對衙役不停地說:「絕對搞錯了,汪兄說的對,我們這樣的都上了榜,為何我們奉天僅次於解元的宋孝廉並沒有出現在榜單上?」

其他舉人們滿臉不解,試圖給解釋:

你這絕對弄錯了,連學政大人都搬了出來:「宋孝廉可是我們奉天學政大人誇獎過的第一人,也是我們這些奉天來的公認的第一人。」

楊明遠考上了,榜上三十多名,卻顧不上高興。

他更是干脆拉住禮部張貼金榜的大人,將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發揮的淋漓盡致。

說你這謄寫的過程中有沒有可能出現錯誤,試圖從對方的解釋中找到錯誤。

實在沒找到,對方語氣還太硬,楊明遠又說,好,不上榜就是落榜,那我們能否聯名查閱落榜者試卷。

給禮部派出負責張貼科舉榜單的大人氣壞了,你們說出花兒來,這不就是在懷疑榜單的公正性嗎?知不知曉你們這樣講話,眼下所有的應考者都在場,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還是宋福生親自出來勸,拽住這個,扯住那個,說不會的,落榜就是落榜,一定是自身學問不足,才讓場面沒有變的混亂。

本來落榜的就多。

宋福生擔心別再趁著他們奉天舉子鬧事全跟著轟鬧,到時候就無法收場了,搞不好都容易震驚朝野。那奉天真成了典型。

瞧瞧他多可憐。

他落榜了,本該被別人安慰的,卻反過來要安撫大家。

這個亂呀。

不過,即使宋福生勸的及時,還是造成了影響。

這里畢竟是京都,還是滿朝文武和百姓關注的放榜日。

禮部更大的官員出來了,先聽負責的官員敘述是怎么一回事,聽完他就沉默了。

離開前,看了一眼在遠處正在哄孩子的宋福生。

宋福生安撫舉人們就哄孩子。

米壽摟著宋福生的脖子,大顆大顆的眼淚掉落,感覺心里可難受了,哭著說:「您別難過,嗚嗚嗚。」哭的卻比誰都難過。

宋福生拍著小身體後背,這孩子哭的直抖,在米壽耳邊說著悄悄話:「我沒難過,我有米壽。米壽啊,你將來給我考三元及第考狀元好不好?幫姑父圓夢。這人生啊,姑父告訴你,不可能十全十美,月有陰晴圓缺嘛。」

而那位禮部大人為何在離開前看一眼宋福生。

是他耳聞過,好像那位考生的試卷,使得閱卷官們發生了兩次大的爭吵。

一伙人說,這就是該呈給皇上的前三甲卷面之一,且是首位。

一伙人說,你們選出的,我們倒認為都應該落榜,尤其是首位。

聽說,最後鬧的主考官孟大人,不得不出面強力施壓,這位是主考官。

什么叫作「主」,意見出現重大分歧時,由孟大人定奪。

別說將卷面呈給皇上了,從封閉的貢院出來後就出了結果,直接判落榜,連榜尾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