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不怕不怕(一更)(2 / 2)

竟特娘一瓶不滿半瓶亂晃,用規矩糊弄誰哪。

最讓我覺得那三十兩花的值,是將你院子里那死丫鬟趕出門。

有好幾回我都想說,她長的跟妖精似的,不定啥時趁你不注意就爬上姑爺的床。

要是爬床生下男娃,哪是三十兩能解決的糟心事。」

翠蘭扭頭看眼在外面也幫忙串辣椒的得力嬤嬤,想起這位用規矩說事開了丫鬟,又用不軟不硬的態度讓婆母吃憋心痛快極了。

目前,她主仆仨人,那第三人是成親時帶去的小丫鬟,她仨人正在商量,怎么用規矩說事,讓她婆母和夫君交賬本。

嬤嬤說啦,不要用太多心思去計較繼子的外祖一家總登門之類的,先抓主要的,管賬,自己生娃。

其實李秀能給翠蘭尋到得力嬤嬤,說到底還是宋福生的關系。

李秀聽說翠蘭被欺負就去一品軒找陳東家,想讓陳東家幫忙尋外地大戶人家的嬤嬤,那門第越高越好能唬住人。

而實際情況呢,咱這頭掏不出太多銀錢買人,只要那人在高門深宅里做過事,見過許多事就成,不用是正經伺候過貴人的。

陳東家應了,只是疑惑,怎不在當地尋?

李秀搖頭,她和葛二妞對周家的看法一樣。

周家屬於一瓶不滿半瓶晃。

你說那家人富裕或是有地位吧,快拉倒,自從家里認識陸將軍,宋九族都覺得咱家福生那個六品知縣也不過就是那么一回事,童謠鎮的縣令更是小官。

可你要說那周家是啥也不是的人家吧,那咱也有些浮誇啦,那畢竟屬於殷實的庄戶,那附近幾個庄子,周家都出名。

所以說,不能在當地尋嬤嬤,以防周家存心打聽嬤嬤來歷。

這也是李秀先去求陳東家的原因。

陳東家老家在外地,是個大城池。

陳東家又問了:「但你要知曉,想花錢少,只買大宅子沾邊的嬤嬤,那是真不如當過主事的嬤嬤有眼力見。」

李秀一擺手,夠用,她又開始在心里不屑周家,沾邊就足夠唬住那些趁倆錢不是好嘚瑟的人家。

後頭就有了這位嬤嬤。

陳東家是拜托他老家做官當初幫忙改他戶籍的朋友,買了一位在當地最鍾鳴鼎食人家的犯事嬤嬤。

深宅里嘛,難免哪院夫人和姨娘互相下個葯向池子推個孩子什么的,這嬤嬤沾了點邊,是那位犯事姨娘小廚房的婆子。

就這么的,犯事姨娘和身邊的丫鬟婆子被打死,其他仆從正被賤賣。就買下這個嬤嬤被送進周家。

這不嘛,通過此事,葛二妞認為李秀腦子好使,正在囑咐翠蘭:

「我們走後,你有啥大事小情拿不定主意,進城去和李秀商量商量。

那嬤嬤即使再借力,她也不如李秀對咱家事門清。

反正閨女,李秀要是說,需要將你三哥拿出來鎮場子啦,要和他老周家當面鑼對面鼓了,到了那種程度,你不許給我窩窩囊囊的向後退。」

可見,在做娘的心里是有多么不看好姑爺。

「娘,夫君最近還可以,你別這樣說話。」

翠蘭放下辣椒,拽過葛二妞的手笑道:

「我發現咱家人真是,不知是啥時候變的,以前在村里罵嫁出去的閨女過不好就去跳河,敢被娘家休回丟臉面,就當沒生過你,你去上吊。

那時候,你們連讓外嫁的閨女過不好可以回娘家的話也不敢說。

眼下可倒好,過的好好的就先囑咐,咱不怕和你們婆家對著干,敢真磋磨咱家姑娘,和他和離,讓他滾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