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 2)

近衛,以及帶著小意討好的寶劍、珍葯及玩物,其中更有兩件小小的金紅肚兜。原本喬雲飛還無時無刻不堤防著莫名的窺探,如今倒好,影衛們都擺上了明面,罷、罷──那人若隱若現的糾纏,恐怕自己一生也無法擺脫!

散漫的思緒終於抽回,喬雲飛將手中玉杯擱下,吹滅了燈火,漸漸睡去……

07進退

此時封泰異軍,經兩年的厲兵秣馬,已逼近兩國接壤的玉門。

玉門名副其實,乃是一處兵家必爭之關隘。整個塞北以戈壁、高原為主,地勢極高,一條河西凹陷的走廊則是大地斷層陷落的地塹盆地。萬民沿著彎彎區區「幾」字形的長河而居,少數倚山脈、面長河的地方,便是建城修塞的最佳選址。玉門便是其中最北一座關隘,北有延綿不絕的陰山,南有滔滔東去的育子河,往西是巨大的內陸湖泊隔絕道路,往東則是天然形成的三岔河道;整個城池又坐落於地塹之邊,乃是來往兵路、商路的重要節點,故而有「天險玉門」「寶關玉門」之稱。

然而,即使是天險,不過十數年之前,也曾完完全全地被封泰洗掠過。可見任何天險,都敵不過一個「人」字。

玉門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城。一座靠西南、臨烏嶺,乃是銀關;一座正東,也倚陰山而立,名曰雪川關。

而此際,魏軍營中,則正激烈地爭論著作戰方略。

方略有三:

一則,如何分兵守三關?如果銀關、雪川被奪,則將以掎角之勢包圍最為繁華最為重要的大關玉門,而十數年前,封泰正是憑此將玉門歸囊下,此後又一口氣踏平了燕郡十城。

二則,是否出戰?據探報,封泰此次來勢洶洶,興兵八萬,幾乎集中了所有兵力。而整個三關,滿打滿算,不過區區兩萬五之眾,扣去守城五六千,也只有兩萬人可以與之敵。

三則,如果出戰,何處出戰?若是敵軍從東側三岔河口繞襲雪川,則最宜在陰山山腳、河汊處於之一戰;如果從陰山、烏嶺之取玉門,則恐怕戰場則要選為那一坦無疑的戈壁……這無疑將會是一場艱難的硬仗,謀略與計策也可能起不到分毫作用。

各路武將打的是各有算盤。雲徽將軍王慕,族中世代軍功,自然是自視甚高,其表兄王墨,又在與封泰之戰中屢戰屢敗、最後身死沙場,為名為仇,便無論如何都想著要出軍擊敵,生怕死守。也有不少人巴望著死守至朝廷增兵、增援。眾人議論紛紛,到底是王慕無法服眾,大半日下來,也沒得出個眾望所歸的結論。

整個帳篷內喧囂斥天,熱火哄哄,喬雲飛卻靜坐在帳角一張氈椅上,於陰影中默默不言,似睡似醒、似笑非笑地,身在局中心似局外。王慕忽而眼角一轉掃到他人影,乍然氣得幾乎胃炸。自己這邊與軍中那幫得理不饒人的老油子們炒的幾乎翻天,詰難一重重地如個緊箍咒般的套上來,這人居然還顧得優哉游哉地在一旁隔岸觀火!

他幾步從人群正中走到帳角、裝作不經意地踱到喬雲飛身畔,實則語帶挑釁:「喬將軍似胸有成竹啊?你怎麽看呢?」眾人頓時都安靜下來。

「喬某以為,」喬雲飛慢條斯理:「當今聖上曾塞北親征,此次封泰攻來必會盡快增援,我等不如靜守三關。當務之急,是要派遣探子去摸清封泰兵力、兵路,以在來日大戰時掌握先機。」

「喬將軍說的是!」立刻就有幾人不要命的喝。

王慕怒極反笑:「好、好!」好你個宣威將軍,看來誠心與我對著干了!「誰都知道如今大軍壓境,探子送出信兒來越發不容易,近十日,我們已未曾得過一封消息了。不知喬將軍有何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