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1 / 2)

殘明 半渡 1980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城隍屬於道家神仙,為一方土地之神,監管陰陽兩界之事,在明朝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神道可以「暗助王綱」,從明太祖朱元璋起,直到嘉靖、正德年間,明朝歷代皇帝對道教大都傾力扶植。洪武元年,明太祖詔封天下城隍神,應天府都城隍稱「帝」,用王者禮儀,倍加推崇。

天下府縣也紛紛修建城隍廟,凡有城池之處,必有城隍廟。按照明朝制度,地方官上任之後先要拜謁本地城隍,在廟中齋宿,神前起誓,「陰陽表里,以安下民」。刑部、地方官、錦衣衛……,都經常在城隍廟里審案辦差,以表三尺神明在上,公道不可欺於暗。

按照崇陽縣慣例,每個月初一都是祭拜城隍的大日子。

早上城門剛剛打開,四鄉百姓就絡繹不絕地進入城中,向著位於東二街的城隍廟涌去,除了燒香敬神之外,還要趕去看城隍巡街,祭神齋醮,這一天都是難得的娛樂休息時間。

東二街里人頭攢動,熱鬧非常,賣早點的,唱曲的,算命的,打把式賣藝的……,再加上往來看熱鬧的百姓,把城隍廟門前的小廣場填得滿滿當當。

廟門前還有數十位本縣士紳,富戶牙商,不時抬頭向遠處望一望,正在等待縣令許秉中到來。他們都是崇陽縣里有些身份的人,應邀參加今天的祭神儀式,雖然三五成群各有自己的小圈子,但整體上還是聚在一起,和普通百姓之間涇渭分明。

牙商們富而不貴,在士紳面前低了一頭,彼此之間沒什么共同語言,湘楚商行的錢外郎,隆茂昌的宋大官,崇陽碼頭的趙埠頭……,十幾個牙商自成一群,正七嘴八舌地發著牢騷。

「聽說了嗎?功果銀漲到了二十兩!」錢外郎是官牙,消息靈通。

眾人立刻叫了起來。

「啊?要這么多,水匪不是打跑了嗎?」

「宋江就在通城,縣里還要修繕城防,賑濟災民,反正變著法要錢唄。」

「巧立名目,橫征暴斂,我大明就壞在這些貪官手里了!」

「唉!我本想今天躲出去,卻被許大令逼著來了,簡直跟明搶一樣……」

「諸位仁兄,請慎言!」宋大官說道:「許大令也是為了保我崇陽平安,二十兩銀子又不多,你們哪個拿不出來?」

「那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今天這銀子我就不捐了!」有人不服。

「我也不捐!每次祭城隍都要功果銀,現在還漲到二十兩銀子,半個月又白忙了。」有人響應。

「別裝窮啦,上個月在武昌府,你梳籠個粉頭就花了二十兩……」有人揭老底。

正在此時,遠處傳來「咣咣咣……」七棒鑼響,寓意「軍民人等齊回避」,這是縣令許秉中到了。百姓們紛紛向兩旁避讓,士紳和牙商們整衣正冠,躬身伏首,准備拜迎父母官。

開道的銅鑼越來越近,圍觀的百姓卻一陣陣躁動,指指點點興奮地議論著,好像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士紳牙商抬頭看去,不由得都楞住了。

許秉中上穿黑邊青羅衣,下著黑邊赤羅裳,冠帶佩綬,一身非常正式的祭服打扮,但是,他卻赫然騎著一匹馬來了,汪克凡與他並轡而行,只略略落後半個馬頭。

「這,這成何體統……?」幾位有功名在身的年長宿儒痛心疾首,當時就變了臉色,其他人也是一片嘩然,疑惑、嘲笑、不屑、艷羨,兼而有之。

城隍祭祀是非常重要的官方儀式,朝廷有一整套對應的典章制度,許秉中作為本縣父母,理應全套輿蓋儀仗,馬棍官轎,以維護朝廷體面,這樣公然騎馬出入,實在太輕佻了!

按照大明制度,文官並非不能騎馬,但都是為尊者避讓的特殊場合,比如有巡撫、御史一類的大員到場,許秉中就該騎馬隨行。但是,今天祭拜城隍的最高長官就是許秉中,他在一個六品武官面前自**份,兩人並馬而行,簡直是禮崩樂壞,士林之辱!

「雲台,你看這些人神情古怪,心里在想什么能猜出來么?」許秉中在馬上側過身子,低聲詢問汪克凡。

「**不離十吧,『君子不重而不威』,『有失朝廷體統』這一類的。」

「你還是避重就輕。除了這些陳詞濫調之外,他們肯定還在罵我斯文掃地,諂媚武弁!」

許秉中一伸手,攔住了要請罪的汪克凡,微笑道:「一點點虛名不必放在心上,我就是要有意為你立威造勢。不過,我能幫到你的有限,下面還要看你自己的手段……」

水匪大軍仍在虎視眈眈,威脅崇陽,許秉中的榮辱安危都寄托在恭義營身上,汪克凡提出要在祭拜城隍的時候籌措軍餉,他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下來。

但是,他只負責敲敲邊鼓,壞人還要汪克凡去做,另外也不能把事情鬧得太大,免得惹來麻煩。

「……這些人大多鼠目寸光,守著萬貫家財卻不肯捐資助餉,難道城破了還有他們的好?」

許秉中頓了一下,又加重語氣囑咐道:「不過你我都是朝廷命官,若他們不願助餉,也絕不可違背朝廷法度,縱兵用強。」

要錢可以,別動粗,能讓他們自己乖乖掏出銀子,那是你的本事。

「請老師放心,學生自有分寸……」

說話間來到城隍廟的大門前,汪克凡翻身下馬,退後一步讓出許秉中,眼神向人群中一掃,已經看到於三郎和蘇漢章,兩個人的神色都有些緊張。

許秉中和士紳們寒暄見禮,率領陸傳應等屬官典吏進入城隍廟,廟中一班道士正在設醮作法,細樂聲聲,香煙渺渺。為首的老道把眾人引入大殿,對城隍像虔心禮懺一回,又到偏殿請出城隍和城隍娘娘的木主。(小一號的木頭像,城隍出行時專用)。

眾人給廟里捐了些香火錢,然後一起看向許秉中,按照多年來不成文的規矩,在城隍巡街之前,還要向縣里捐納一筆功果銀。

那一伙牙商在後排暗自嘀咕,心中頗為不滿。他們自以為知道了功果銀漲價的內幕消息,二十兩銀子有些肉疼,但已經到了這個場合,也只能咬咬牙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