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處在困境中的隆武帝(1 / 2)

殘明 半渡 1650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龍虎將軍!

汪克凡全明白了,隆武帝給自己直接封了個「中將」,中將總不能去干團長,何騰蛟這才倉促提拔自己為參將。()().參將本身沒有品階,但按照慣例一般對應三品,以二品龍虎將軍出任參將,勉強也說得過去。

從守備到參將連升**,汪克凡很滿意了,如果驟然提拔到總兵、副將一類的火箭式升官,自己根基不穩,難免招來明槍暗箭,不如多踩幾個台階踏實。

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像李過等人一樣得到勛爵身份,不說封公封侯,只要是個伯爵,就可以和大多數文官分庭抗禮,不用像現在這樣見人就跪。

(南明初期的勛爵身份還是很值錢的,比如弘光帝上台的時候,才封了左良玉一個寧南侯,李過率二十萬大軍歸順南明,也只是個興國候,不過到了窮途末路的永歷後期,全靠封官封爵拉攏人心,王爺國公就滿天飛了。)

接下來是汪晟,安遠將軍,從三品!

汪晟因為生擒祖可法,也大大的出了一回風頭。祖可法雖然是綠營總兵,但也是滿清堂堂的總兵,況且此人很早就投降滿清,甘為鷹犬爪牙,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大**,對他的憎恨甚至超過了滿清韃子,汪晟因而從六品的低階千總,直接被攫升為從三品的安遠將軍。

至於周國棟、譚嘯等人,因為還夠不上高階武官,所以直接由湖廣方面提拔封賞,隆武帝只在詔書中加以表彰,另賜金銀表里若干……

……

儀式結束之後,堵胤錫在巡撫衙門擺下酒宴,款待朝廷欽差,酒席上說起東南局勢,馬吉翔突然一語驚人。

「鄭芝龍那廝,有曹**之相!」

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海盜出身,後來被明朝招安,屬於福建的地方軍閥,尤其以水師最強。

弘光皇帝死後,他和弟弟鄭鴻逵擁立隆武帝登基,以定策勛臣自居,在朝中囂張跋扈,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意,隆武帝不願充當鄭氏兄弟的傀儡,君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一方是占據大義名分的南明天子,一方是手握重兵的實力派軍閥,在政治斗爭中旗鼓相當,互有勝負。戶部尚書何楷忠於隆武帝,被鄭氏兄弟逼得辭官致仕,還派人半路上割了他一只耳朵,向隆武帝示威,隆武帝就把鄭鴻逵降職處理,從太師降為少師,君臣之間的矛盾徹底公開化,已有分道揚鑣之意。()

馬吉翔身為隆武帝的親信,此次出行兩廣湖南,除了奉旨頒詔之外,也有試探各地文武官員,封疆大吏的使命,為隆武帝尋找更多的支持。這一路走來效果還不錯,無論是兩廣總督丁魁楚,還是湖廣總督何騰蛟,都表示會忠於隆武帝,而江西總督萬元吉更是上疏隆武,請他移蹕江西南部的贛州,擺脫鄭氏兄弟的控制……

當然,這屬於朝廷機密大事,不能當眾公布,馬吉翔只是借著酒意大發感慨,猛烈抨擊鄭氏兄弟,就把湖廣文武官員都撩撥得怒火中燒。

從崇禎自縊殉國以後,南明的皇帝死了一個再立一個,死了一個再立一個,威信越來越低,隆武帝的威信比崇禎差得太多,但是借著大明將近三百年的積威,仍然是大家精神上的效忠對象,湖廣官員聽說鄭氏兄弟膽敢要挾隆武帝,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膺。

「賊姓難改!賊姓難改!」

文官們交口痛罵,忠貞營眾將卻面露尷尬之色,鄭氏兄弟是海盜出身,忠貞營眾將是流寇出身,大家半斤對八兩,誰也不比誰高貴。

「若聖上移駕湖廣,忠貞營二十萬將士願誓死效忠!」

李過終於騰地站了起來,向欽差馬吉翔深施一禮,然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臉色鐵青。他這一發怒,文官們才發覺不對,立刻閉上了嘴巴。

「興國候(李過)忠義無雙,聖上一向都是深知的。」馬吉翔笑著安撫兩句,又放起了煙幕彈,岔開話題:「但為了收復江南,聖上決不能離開福建,若是那魯王無人壓制,豈不亂了我大明統繼?」

魯王是另一個南明**,自稱監國,位處江浙,和唐王隆武帝爭奪帝位,但在各地的支持者不多,湖廣一向擁戴隆武帝,文武官員提起魯王,都是同聲譴責。

大家從魯王說起,又說到前不久作亂自立的靖江王(另一個南明小**,也想當皇帝),以及在廣西蠢蠢欲動的桂王(就是後來的永歷),語氣越來越沉重……南明現在只剩兩廣還完整無缺,再加上大半個福建,大半個湖廣,貴州、雲南、江西的一部分,整個地盤被擠壓成一個l型,還各自為政,一盤散沙,形勢之險惡一望可知。

這種形勢下,大家只能把希望放在隆武帝身上,希望他能擺脫鄭氏兄弟的控制,把各地忠於大明的力量團結在一起,對抗強大的滿清……

汪克凡沒有參與他們的討論,後世的史書記載的很清楚,南明的幾位皇帝中,隆武帝無疑是最有政治眼光的,施政方針也基本都是正確的,無論是蛤蟆皇帝弘光,還是逃跑皇帝永歷,都比他差了太遠。但是隆武帝不是萬歷的嫡系子孫,屬於明朝皇室中的旁支,在政治上先天不足,缺乏自己的班底,一直難有作為,他為了擺脫鄭氏兄弟的控制,鋌而走險要離開福建,最後在汀州被清軍俘殺……

(弘光好色,在南京到處抓蛤蟆,配春葯,所以稱作蛤蟆皇帝。永歷膽小,多次對清軍望風而逃,最後干脆逃到了緬甸,還是難逃一死,所以稱作逃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