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共建不世之功!(1 / 2)

殘明 半渡 1540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哈!只憑我們恭義營就能守住福建么?」汪晟在攻擊周國棟。

「北進中原有什么用?南京浙江才是必爭之地……」滕雙林和呂仁青吵得不可開交。

「退回廣州太保守!只憑廣東廣西兩個省,能有多大的作為?」譚嘯在指責汪晟。

……

汪晟等人雖然領兵為將,但除了滕雙林的年紀稍微大一點,其他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秀才,最喜歡指點江山,又沒有在南明官場這個大染缸里泡過,性格上的棱角還沒有磨平,多少都有些書生氣,一不留神就爆發了激烈的爭論。

不知不覺他們已經跑題了,還沒打下大雁,就為怎么煮怎么吃爭得面紅耳赤。

汪晟等人都敏銳的意識到,救出隆武帝對恭義營是個難得的機會,而南明政局也將發生重要改變,乃至於整個抗清斗爭的走勢都會受到影響。

一想到可以參與這種決定國家命運的大事,汪晟等人都是熱血沸騰,全都變成了胸懷天下的謀國之士,都想用自己的想法說服別人,越吵越激烈。

簾子突然一挑,京良把身子探進中軍帳查看,一臉緊張地神色,右手還按著佩刀的刀把,他以為帳內出了什么意外,帶著一隊親兵要來保護汪克凡,汪克凡擺了擺手,把他轟了出去。

既然已經跑題了,就聽聽他們的真實想法。

勤王救駕之功只是一塊敲門磚,隆武帝接著去哪里,的確是個重要的問題,這關系到南明政權的重心分布和國策方針,以及抗清斗爭的整體策略,同時。這也關系到恭義營本身的發展方向。

汪晟等人吵了一陣,譚嘯和周國棟最先敗下陣來,他們兩個提出堅守福建,甚至御駕親征發起反攻,都是出於一時意氣,沒有仔細考慮各種條件,汪晟、呂仁青和滕雙林連珠炮般地提問題,把譚嘯和周國棟問得啞口無言。

他們兩個在軍事上都不是外行,最後不得不承認,堅守福建超過了恭義營的能力。哪怕隆武帝再調集幾萬軍隊幫忙,也於事無補。

兩個人轉為支持呂仁青,贊成把隆武帝送到長沙,恭義營還回湖廣發展,一場更加激烈的爭論又開始了。

在考慮國家大事的同時。他們幾個也夾帶著小集團的利益,考慮如何對恭義營更加有利。當然。「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大逆不道的話。是絕對不會說的,但借助隆武帝抬高恭義營的地位,卻是眼瞅著的機會。

吵著吵著,大家把何騰蛟的舊賬也扒出來了,從對恭義營的排擠,到何騰蛟經營湖廣的舉措。都一一加以指責,言語中也沒了顧忌。

「何騰蛟威福自用,聖上哪怕去了湖廣,難道就天天幫我們恭義營出頭么?到時候受了氣。還不是得強忍著……」滕雙林不贊成回湖廣,主要就是擔心何騰蛟。

何騰蛟從巡撫到總督,經營湖廣好幾年了,根深蒂固,手下有一套文武班子,還有十幾萬軍隊,其中郝搖旗、王進才等人的戰斗力還很強,恭義營哪怕有隆武帝支持,也未必能與之抗衡。

「哈,你怕他作甚,何騰蛟再不堪,也不敢對皇上無禮,你以為他是鄭芝龍么……」呂仁青和周國棟卻意見相反,對隆武帝的權威更有信心,何騰蛟說到底還是一個文官,不是囂張跋扈的武將。

提到鄭芝龍,立刻又把話題引偏了。

鄭芝龍身為堂堂的國公,竟然要投降滿清,斷送福建一省不說,還置隆武帝於險境,讓汪晟等人十分憤慨。如果鄭芝龍降清,福建的局面該如何收拾,也引起了大家激烈的爭論……

汪晟等人爭個不停,帖兆榮在旁邊如聽天書。

他根本不關心這些,反而對花曉月更感興趣,蹩到她的旁邊,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

「花天師,能給本將算一卦么?」

「你問什么?」

「嗯,問前程,再問問壽數如何,我能活多少歲。」帖兆榮更關心自己的將來,大將難免陣前亡,會不會橫死在戰場上,自己這么拼命,又能不能拼來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花曉月看了看帖兆榮的面相,又掐指算了一回,然後向帖兆榮一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