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先打敗滿清再說吧(1 / 2)

殘明 半渡 1579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汪卿,依你之見,該如何經營兩廣呢?」

經營兩廣,固守湘贛,爭奪長江,這三條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哪一條出了問題,整個方案就會失敗。隆武帝不懂軍事,但對行政管理卻是內行,汪克凡給出的方案太過粗略,以兩省之地怎么對抗全國,隆武帝覺得不靠譜。

汪克凡卻覺得靠譜。

隆武帝這個態度,有門!

但對他的考試還沒完!

「臣有治兩廣奏本,請陛下一閱!」

汪克凡拿出一份早就准備好的計劃書,如果隆武帝拒絕了自己的要求,這份計劃書也不會給他了。

隆武帝接過計劃書打開細看,第一個印象就是格式新穎,文風質朴。

這份計劃書采用了後世的文體,開頭部分是對當前形勢的分析,對明清雙方的軍事、政治、經濟都一一進行對比,很多地方還用表格列出了關鍵數據,文字詳盡朴實,和常見的文言文完全不同。

「是篇務實的文章。」隆武帝在心里給出評價,不知不覺就看得入迷了。

他見過的奏章成千上萬,幾乎每份奏章都是一篇華麗的文章,各種修辭手法花樣百出,有些精妙之句讓人忍不住擊節贊嘆,但看得太多反而免疫了,在心里會多打一個問號。

這份計劃書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通篇沒有什么點睛之句,只有冷靜的分析,精確的數字。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反而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隆武帝尤其欣賞那些表格。里面的內容一目了然,還可以進行直觀對比,包含的信息量比一大段文字多好幾倍。

有一張表格隆武帝看了足有五分鍾,里面列出了明清雙方這幾年的賦稅收入和軍費開支。

滿清入關後占領的地盤越來越大,每年的賦稅收入不斷增長,從開始的兩百多萬兩翻著跟頭往上漲,到了去年已經達到了八百萬兩白銀,而軍費增長的更加凶猛。幾乎都占賦稅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剩下的那不到百分之十,就是其他的行政開支。

大明的財政收入卻在不斷下降,軍費也跟著大幅下降,而軍費占財政收入的比例,總比滿清要低上一大塊。

表格的最後有一段說明,如果戰爭態勢不發生巨大改變的話。滿清的賦稅收入還將繼續增長,在兩年內突破一千萬兩,五年內達到一千四百萬兩,而滿清的軍費將達到一千三百萬兩的驚人數字,但由於八旗兵的改制和綠營兵的擴編,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主要靠戰爭中掠奪搶劫來彌補。

同時,滿清的政府更有效率,大部分的賦稅收入都能轉化為軍費,從而武裝了大量的軍隊,而南明則存在嚴重的貪污和浪費。軍費越來越低。

通過這張表,仿佛能看到滿清正在節節勝利。不斷擴軍,不斷占領富庶的江南地區,通過燒殺搶掠,橫征暴斂,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再武裝更多的軍隊來攻打南明……而南明一方卻節節敗退,素手無策,眼看就要滅亡。

隆武帝心情沉重!

第二部分是治理兩廣的具體措施,厚厚的足有幾十頁,隆武帝先掃了一眼目錄,感覺考慮的很周到,方方面面都覆蓋到了,有些地方連他都沒有想到。

「汪克凡果然有文治之才!」隆武帝先給了個七十分,不管里面的內容怎么樣,一個秀才能考慮到這些方面,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能文能武,這是擔任封疆大吏最基本的要求,只會打仗,沒有文治之才,干不好提督操江。

當然,這份目錄也存在明顯的缺點,大眼一看順序比較混亂,比如第一條是開科舉,第二條是清吏治,有些主次不分……滿清都快打到家門口了,當然應該先籌餉練兵,科舉教化的事情怎么能放在首位?

「果然是秀才出身,總是想著讀書人的事情。」隆武帝在心里笑了笑,科舉關系到朝廷的根本,他一直很重視。

這個年代讀書認字的人並不多,老百姓里大多數是文盲,要管理一個龐大的國家,就需要大量的知識分子……但是南明的地盤越來越小,投降的官員越來越多,可以利用的人才越來越少,有些地方連基本的官員編制都湊不齊了。

所以隆武帝早就主持過一次鄉試,選拔一批秀才和舉人,但是因為戰事吃緊,後面的會試就沒有舉行。

這些道理,汪克凡也許懂,也許不懂,但不管怎么說,先看看吧。

細看之下,隆武帝不由得一愣!

文中第一段首先指出,科舉是士紳上升的重要通道,是爭取士紳支持的重要手段,尤其在明清兩軍的交戰區更要廣開科舉,和滿清爭奪這些士紳背後的資源。

隆武帝不得不承認,這話說的很有道理,但是,這是一個武將應該考慮的事情嗎?

他抬起頭深深看了汪克凡一眼,目光中大有深意,汪克凡的表情卻很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