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牛刀子戰術(1 / 2)

殘明 半渡 1552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百舟競發,投鞭斷流,四萬明軍水陸並進,向贛州進兵!

這是生死攸關的一仗,關系到大明還能不能撐下去,這四萬明軍是隆武帝最後的本錢,關系到他還能不能坐穩皇帝寶座,這也是恭義營第一次和清軍展開正面會戰,關系到汪克凡的通盤計劃能不能貫徹實施。()

勝則滿盤皆活,敗則大勢已去。

隆武帝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在誓師出兵的時候,當著數萬將士親口立下誓言,以天子之尊與贛州共存亡,絕不會再後退逃回廣東!

三軍將士熱血沸騰,士氣大振。

凡是當兵賣命的,都考慮過自己會不會被殺死,對死亡的恐懼每個人都無法避免,但普通的士兵都是最卑微的,當皇帝表示要和大家一起死戰,所有人都願意拼命了。

能打敗清軍嗎?大家心里還是沒底,但死就死吧,和皇帝一起死,值了!

對於隆武帝親征,並沒有太多的人提出反對意見。

現在跟在隆武帝身邊的,基本上都是比較忠誠的臣子,沒有那種專門和皇帝唱對台戲的邀名之徒,凡是有資格提意見的都明白,朝廷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隆武帝必須打贏這一仗,必須親自打贏這一仗。

但在具體的戰術安排上,明軍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最後還是靠隆武帝的權威才實現了統一指揮。

隆武帝到達南雄後的第四天,就誓師出兵,帶領大軍向贛州進發,這遭到了所有文官的一致反對,傅冠、郭維經、呂大器和何吾騶都激烈表示,決不能這樣倉促發起贛州戰役。

恭義營離開江西之後,金聲桓又加強了對贛州的攻勢,包圍贛州的兵力有六萬多人,這些清軍原來都是大順軍和左良玉的精銳,整體素質比明軍明顯高出一截。而南昌府、吉安府、袁州府一帶還有兩萬多清軍,隨時可以支援贛州前線。

明軍只有四萬人,加上贛州城里萬元吉的部隊,也不過區區五萬來人,以少打多,以弱擊強,明顯沒有勝算,不如在南雄繼續等待援兵,再調集更多的部隊。

廣西的援兵還在半路上,給何騰蛟施加壓力。可以從湖廣再調一些部隊。唐王從福州逃出來的時候。也帶了一些人馬,而廣東方面多少還有些潛力,到處湊一湊的話,應該還能湊出來兩三萬人。

除此之外。()水師方面也沒有准備好。

明軍的水師是剛剛招撫的潮州海盜,他們的中小型船只都運到了前線,隨時可以通過支流進入贛江,但還有幾十艘大型戰船無法進入贛江流域,正在通過陸路辛苦轉運,最少要等半個月才能趕到……

沒有准備好,怎么能打仗?

但是隆武只用了一句話,就把他們堵了回去——烏合之眾,利在速戰!

廣西方面對贛州戰役最不熱心。翟式耜用各種理由推脫延誤,才會造成廣西的部隊遲遲不到,到底哪一天能趕到南雄,甚至最後會不會趕到南雄,都是一個未知數。

至於湖廣、廣東和唐王的援兵。都是遠水不解近渴。

至於水師方面的問題,少了大型戰船,一樣能打仗。

這四萬明軍都是拼湊而成,素質良莠不齊,如果在南雄停的時間太長,糧餉、軍紀、士氣……都會出問題,互相之間也會鬧矛盾,到最後不用和清軍交手,自己就先跨了。

況且再搞來兩三萬雜牌部隊,效果也好不到哪去,一加一,有時候是小於二的。

在南雄停的時間越長,給清軍的反應時間就越長,等明軍這邊調來幾萬人馬,清軍那邊也會再調來幾萬人馬,最後的結果反而更加不利……

所有的文官都無話可說。

隆武帝接著教誨大家——打仗的事情不能一廂情願,要根據戰場實際情況出發,以弱對強的時候要敢於放手一搏……

文官們不再亂提意見了,武將們卻仍然心有疑慮。

按照隆武帝給出的作戰計劃,明軍將沿著章江一路推進,直抵贛州。

這個計劃有點太簡單了吧?

凡是打仗,都要講究一個兵力的有效發揮,互相配合,什么鉗形攻勢,分路合擊,齊頭並進,四面包圍,聲東擊西……,隆武帝給出的這個計劃,完全就像一個外行在指揮,一錘子買賣,成不成就是他了。

這么直接打進去,開始的時候因為兵力集中,肯定勢如破竹,但清軍也可以輕易判斷明軍的動向,以主力部隊來迎擊,到最後完全就是拼實力,明軍肯定不是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