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楚軍的框架搭起來了(1 / 2)

殘明 半渡 1549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汪克凡給了情報局一千兩銀子的經費,五十個人的編制,由於湖廣的形勢非常緊張,權習把人湊夠了以後,沒有舉行任何儀式,就投入到細致而瑣碎的工作中。

從隆武二年的年底,到隆武三年的年初,情報局突然冒了出來,乃至於日後沒人能說清,這個在帝國的權力中樞里舉足輕重的部門,而且毫無疑問是最神秘,最有威懾力的那個部門,到底是哪一天,甚至是哪一年成立的。

這一點也不奇怪,隆武三年的新年前後,恭義營發生了太多的變化,情報局的成立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沒人注意這個新的部門,不知道情報局具體是干什么的,包括權習自己也沒想到,他因為擔任情報局第一任局長,將在史書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汪克凡離開湖廣的時候只是一員參將,再回來已經是提督『操』江,封疆大吏,恭義營也迎來了一個爆炸『性』發展的新階段。

水漲船高,隨著汪克凡地位的提高,他部下的將領也早已升官進職。

汪晟被提升為總兵,周國棟等人被提升為副將,史無傷等人被提拔為參將,就連年紀輕輕的京良都被提升為游擊將軍,張家玉則以文職代領東莞營的坐營官,汪克凡又上書隆武帝,保舉王鼎為副將,顧宗福為參將,估計很快就能得到批准……

整個武將系統已經比較完備,為全軍改編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隆武二年的年末,汪克凡對全軍進行了大規模擴編,從七千多人擴充到兩萬六千多人,部隊達到這個規模後,原有的編制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汪晟等部都獨立成營。這支大軍也不便再稱為「恭義營」,汪克凡和眾將商量之後,把這支部隊改名為「楚軍」。

汪克凡的籍貫在湖北。楚軍起家在湖北,現在的駐地也在湖北。又屬於朝廷中的楚勛集團,用「楚軍」這個朴實無華的名字,清晰表明了這支部隊的歸屬,和汪克凡不容置疑的領導地位。[]殘明28

楚軍下轄八個步兵營,兩個騎兵營,一支火器部隊,一支水師。以及其他部隊。

八個步兵營是楚軍的主力,汪晟所部編為崇陽營,周國棟所部編為通山營,譚嘯所部編為岳州營。滕雙林所部編為通城營,呂仁青所部編為大冶營,張家玉所部編為東莞營,王鼎和顧宗福所部編為吉安營……而恭義營的名字仍然保留,作為汪克凡的直屬部隊。

每個步兵營平均有一千七百名戰兵。七百名輔兵,再加上親兵斥候等等,總兵力在兩千五百人到兩千六百人之間,這個編制大小適中,既能保證獨立的作戰能力。又不會過於臃腫,失去靈活『性』。

編制的精確化和固定化,在軍事管理上會帶來很多好處。比如制定作戰方案的時候,可以把每個步兵營當做一個獨立單位,對其戰斗力有一個大致的估算,又比如在後勤保障上,固定的編制可以實行精確的量化管理,方便統計各種物資消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兩個騎兵營一大一小,大的是帖兆榮的西涼騎兵,有兩千人馬,稱為西騎營,小的是汪猛的騎兵部隊,總共有一千多人馬,稱為江騎營。

騎兵的機動『性』很強,就像一只隨時可以打出去的鐵拳,對於楚軍來說,只有帖兆榮這一個拳頭還不夠,還需要再鑄一只鐵拳。由於馬匹有限,汪猛手下的騎兵本來只有幾百人,獨立成營顯得兵力不足,汪克凡為此親自做帖兆榮的工作,又調給江騎營五百多西涼騎兵。

帖兆榮剛剛投靠汪克凡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游擊將軍,掛四品武官銜,不到一年內卻連升兩級,成了正二品的副將,還在廣州隆武帝御前多次接受召見,榮耀無雙,前途似錦,早就打定主意要跟著汪克凡賣命,對汪克凡的決定沒有表示任何不滿。

當然,他雖然沒有任何表示,心里多少也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又自己想通了。

他的騎兵在楚軍中非常重要,轉戰江西和汀州救駕的時候都大出風頭,甚至壓過了老資格的汪晟、周國棟等人,當時雖然得意,閑下來的時候卻有些擔心,怕應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古話,汪克凡略微削弱了他的兵權,反而讓帖兆榮松了一口氣。

吃虧是福,讓出這四百多騎兵之後,帖兆榮發現自己的人緣變好了,汪晟等老資格的將領對他更加親切,真正接納了他。這讓帖兆榮感到非常慶幸,楚軍內部的派系非常明顯,汪晟還算公正,周國棟等人卻有些排外,作為一個被收編的雜牌將領,能加入到這個核心集團中,付出那四百多騎兵的代價也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