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第二道拒馬槍前的禮物(1 / 2)

殘明 半渡 1520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黑火葯會產生大量的煙霧,葡萄牙火槍兵的隊列又很緊密,士兵的視線因此受到嚴重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葡萄牙兵會在戰斗中向前移動隊列,以避開那些煙霧。

但是這么一來,必然會打斷射擊的節奏,在戰斗狀態中突然移動位置,需要重新整隊才能再次進行排槍齊射,起碼要耽擱一分鍾的時間,但戰場上一切都要爭分奪秒,這一分鍾就可能決定戰斗的勝負。

聽說這件事後,顧宗福提出了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用大蒲扇去扇。

這些又圓又大的蒲扇一發下去,很快就得到了葡萄牙兵的一致好評,在幾次演練中經過試驗,都能很快扇走煙霧,極大地節約了時間,況且南方的天氣非常炎熱,等夏天來了之後,這些大蒲扇就更實用了。

從此之後,這些葡萄牙兵人手一把大蒲扇,出征上陣扇不離身,很快就得到了一個「扇子兵」的外號……

煙霧散去,葡萄牙火槍兵再次舉起燧發槍,瞄准清軍開火。

三段射擊的精髓,就是通過多線交替開火來提高射擊的效率,這種戰術簡單而實用,一直沿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仍在使用,對密集隊形具有極大的殺傷力。

燧發槍比鳥銃的射程更遠,裝填彈葯的程序更為簡單,而且能夠通過緊密隊形提高單位面積火力,三百名葡萄牙兵站著拒馬槍後面,不斷射出鉛彈構成了一道死亡防線。

下馬坡的中軍大纛下。汪克凡手舉望遠鏡觀戰。

燧發槍在戰爭史上活躍了二百多年,也有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以穿越者的眼光來看,葡萄牙兵的這些燧發槍還很原始,除了改變擊發方式之外,其他方面和火繩槍區別不大,擊發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70%左右,也正是由於火繩槍和燧發槍都經常啞火,所以為了保持火力輸出。才會發展出列隊齊射的戰術。

在軍官的指揮下,葡萄牙火槍兵每分鍾大約能打四排排槍,差不多十五秒一槍,每次排槍平均能打響七十支槍,這樣算下來,一分鍾能打出將近三百顆鉛彈。

這已經非常厲害了,在密集隊形為主的冷兵器戰爭中。每分鍾三百發子彈的火力輸出,絕對是敵人的噩夢!

汪克凡暗暗下定決心,要盡快把燧發槍搞到手,在修械所進行仿制。

隨著八旗騎兵的不斷逼近,明軍的弓箭手和鳥銃兵也開始射擊,弓箭手使用的是威力強大的步弓。在六十步以內對清軍造成很大的威脅,鳥銃兵的有效射程比較短,他們就專打目標較大的戰馬,八旗騎兵都是輕騎兵,戰馬沒有馬甲。被鳥銃在五六十步的距離擊中也會受傷。

阿禮哈超哈兵如果獨自面對鳥銃兵,可以憑借高速沖鋒硬抗一兩輪鉛彈。把拒馬槍搬開就穩操勝券,但是,那三百名葡萄牙兵的火力太猛,再加上明軍弓箭手在旁邊幫忙,突前的三十幾個清軍尖兵還沒有沖到拒馬槍前,就被全部消滅。

後面的阿禮哈超哈兵全都沖了上來。

那阿禮哈超哈章京紅著兩只眼睛,揮舞著斬馬刀大喊大叫,鼓動士兵們發起決死沖鋒,明軍的底牌已經全部揭開,他決心拼上最後一把。

明軍的炮兵陣地就在前面,只要沖過那道拒馬槍,殺散那些火槍兵,就能摧毀明軍的大炮,他投入的本錢已經太多,現在撤退已經太晚,拼命向前還有一線勝機。

燧發槍和鳥銃槍聲大作,鉛彈像雨點一樣打向八旗騎兵,明軍的弓箭手也盡量加快射箭的頻率,張弓搭箭瞄准放箭一氣呵成。

清軍此時顧不上放箭還擊,都死死抱在戰馬上向前猛沖,盡量縮小目標把戰馬當做肉盾,受傷過重的戰馬突然馬失前蹄,狠狠地摔在地上,數百斤的馬身再加上高速飛奔的動能,立刻撞倒了旁邊的戰馬,把摔下來的清軍壓個半死。

八旗兵雖然悍勇,但臨死時也不斷爆發出無法控制的慘叫,摔倒的戰馬骨折腿斷,悲嘶連連,有些戰馬失去了主人,自己卻僥幸沒有受重傷,就遠遠地向旁邊跑去,盡量躲開這個可怕的戰場。

這是一場消耗戰,前排的清軍不斷被打倒,隊形越來越稀疏,後排的清軍卻及時補位,繼續向前猛沖,滿清在幾十年前還是一支原始的漁獵民族,八旗兵的身體里都有殘存的凶蠻野性,這場慘烈的廝殺已經激起了他們的野性。

五十步,三十步,十步……

前排的清軍終於漸漸逼近了拒馬槍,他們雖然有戰馬掩護,大多數的身上也受了傷,鉛彈打出的傷口汩汩流血,弓箭掛在鎧甲上不停顫動,每一下都帶來鑽心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