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籌款和後路(1 / 2)

殘明 半渡 1519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昌化縣在後世是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漢人都集中在海邊縣城附近,遠沒有黎族人口多,石碌鎮里只有幾百漢人,礦區一帶還是原始狀態的不毛之地,在這里開礦建廠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大工程。

但這里蘊藏著豐富的銅鐵資源,李四組織人手初步探查,已經發現了好幾處巨大的地表礦,以現有的技術手段進行開采,一百年也未必能采完,為了開發這個巨大的寶藏,所有的困難都變得微不足道。(石碌鐵礦是中國最大的露天富鐵礦,平均含鐵量42%以上的磁鐵礦儲量將近三億噸,還伴生著鈷、銅、鎳、銀等多種礦石。)

地表礦的開采並不難,礦工只用原始手段挖掘,不需要用任何機械助力,每個人一天就能采出幾噸礦石……開發石碌鐵礦的關鍵難點在於礦石外運,由於昌化縣一帶不產煤,所有的鐵礦石都要運出山區進行冶煉,礦區到海邊的直線距離雖然只有五十公里左右,但是地形復雜,沒有可供車輛通過的大路,運不出多少礦石。

「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往昌江修一條路,然後從水路出海。」

李四攤開一幅地圖,在上面指指點點:「從石碌到水尾,然後翻過俄嶺通到叉河村,然後再走陸路到昌江老烈碼頭,這是最合理的路線,這一路總共要翻過七個山頭,架三座橋,中間還要通過水路轉運,總長度大概在五十里上下……」

在地圖上,從石碌到昌江的直線距離只有二十多里,但這個年代既沒有穿山隧道,也沒有高架橋。李四規劃的道路在山溝里轉來轉去,長度整整增加了一倍,但這個計劃已經充分利用了昌江水道,大幅降低了工程量,如果修一條直達海邊的道路。難度是不可想象的。

雖然如此,篆姬也被嚇了一跳:「五十里?這條路不得修上兩年?」

李四笑著搖了搖頭:「用不了那么長時間,這一路大多都是黎民的山路,不需要開山挖洞,只要把路拓寬墊平,如果人力足夠的話。最多半年就能完工。」

「半年能修完?」篆姬還是不信。

「沒問題,你回頭去香港看看,那里現在已經大變樣了,碼頭、道路、房舍都初具規模,那些呂宋猴子就認皮鞭,干起活來還是挺好用的。大不了再給羅經受幾千兩銀子,多抓一些呂宋猴子來賣命,肯定能在半年內把這條路修好。」

海盜出身的羅經受從呂宋和越南抓來了很多勞工,每人的成本平均不到一兩銀子,被當做奴隸使用來建設香港,這些勞工在惡劣的條件下進行高強度勞動,生活條件很差。死亡率極高,但香港的建設速度也快的驚人。

篆姬默然無語,心中略有些不忍,但沒有多說什么。

石碌礦區的條件比香港還差,為了修好這條路,李四准備進行死亡式建設,用幾千條人命去填平沿途的溝溝坎坎,而且修路只是一個開始,石碌鐵礦投入生產後,肯定還要用那些呂宋勞工來采礦運礦。經年累月之後,這座礦山周圍必將鋪滿累累白骨。

「只修一條土路嗎?下雨怎么辦?」篆姬看了看周圍的環境,又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海南是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的雨水都很多。土路被雨水沖泡就沒法用了。

「天氣好的時候多運些,下雨就歇著,這條路修好之後還得養護,起碼得配上百十個人,下雨後把路重新墊平,慢慢再鋪上石頭,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李四笑著說道:「修這條路其實不算什么,後面的事情才真正麻煩,礦區、碼頭、鐵廠都要一樣一樣建起來,車輛、器械、船只、糧食給養,人員調配,安全護衛,要操心的事情實在太多,小妹遠來辛苦先歇息兩天,然後先管著籌建鐵廠的事情吧,總不能等礦石運出來了,卻遲遲不能開爐煉鐵……」

開發石碌鐵礦是一件關乎楚勛集團命運的大事,相關的詳細計劃都要送到汪克凡那里審批,但汪克凡到底遠在湖廣,很多具體的事情還要李四拿主意,這么大的攤子鋪開之後,千頭萬緒忙碌之極,李四雖然有楚勛集團的官員相助,也忙的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這才把篆姬召回廣東幫忙。

「鐵廠准備設在哪里?昌化縣還是香港?」篆姬問。

「汪軍門早有明示,鐵廠和銅廠都要放在香港,南海這邊紅毛夷一直不安生,昌化不能派太多的守軍艦船,況且生鐵冶成之後,還要送到各地匠所加工才能制成鐵器,昌化這邊吃不下這么大量的生鐵。」李四非常興奮,等到初步投產後,這座礦山一年就能產出幾百萬,上千萬斤銅鐵,再也不用為銀子發愁了。

「大哥先別高興得太早,這件事恐怕要緩一緩。」篆姬卻突然潑了一瓢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