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見風使舵的選擇(1 / 2)

殘明 半渡 1558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在滿清開國的政治人物中,多爾袞和洪承疇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兩人對形勢的判斷不約而同想到了一起,提出的戰略思想堪稱正大光明的陽謀。

國戰,比拼的終歸是國力,滿清的地盤比南明大,人力物力財力都超過對方,只要把自己的根基扎穩,消滅南明是遲早的事情。

欲速則不達,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能在復雜的形勢下做出准確判斷,卻需要高明的政治眼光,多爾袞和洪承疇對天下大勢的感覺都非常敏銳,隱隱嗅到一絲危險的味道後,很快達成了共識,寧可穩扎穩打把步子放慢一些,也不要冒險追求速勝。

滿清入關將近四年,由於多爾袞過於強勢,順治帝的皇權一直難以樹立權威,造成統治階級內部山頭林立,攝政王多爾袞一派,禮親王代善一派,鄭親王濟爾哈朗一派,順治孝庄的帝後一派,剛剛被打壓的豪格一派……各方勢力一個巴掌都數不過來,互相之間有合作,有斗爭,在重重矛盾中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滿漢官員跟著紛紛站隊,互相不斷攻訐,而連年征戰之余,滿清國庫極度空虛,老百姓負擔沉重,和統治階級之間嚴重對立,滿漢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銳……總而言之,各種問題已經到了爆發的邊緣。

多爾袞本來希望用一場大勝來轉移各方視線,通過戰爭轉移內部矛盾,但令他失望的是,湖廣會戰表面上雖然取勝,卻沒有收到太大的成效,由於戰爭資源消耗殆盡,在短期內沒有能力對南明發起大規模進攻。

令他感到一絲不安的是,南明方面最近一年來頗有些勵精圖治的氣象,廣開科舉,移駕桂林。掌控廣西,西聯雲貴……,隆武帝的幾項舉措都不乏可圈可點之處,變成了一個值得重視的對手。如果貿然讓孔有德進攻桂林,勝了未必能抓到隆武帝,但萬一打個大敗仗,朝野間立刻就會出現一場大地震,威脅到多爾袞的統治。

「沒想到朱聿鍵(隆武帝)突然開竅了,早知道這樣,還是應該先打湖廣和兩廣,不應讓博洛攻打福建。」多爾袞笑道。

「經過福建之變後,偽明隆武帝擺脫了鄭芝龍和東林腐儒的束縛,起用了一批務實官員。確實比當初強了一些,但其偏安兩廣蠻荒之地,早晚必為王師所擒。」洪承疇繼續強調他的戰略思想。

多爾袞笑著點了點頭:「這么說來,朱聿鍵身邊倒有幾個人才嘍?也好,將來平定南明之後。這些人都可以重用,還請先生為本王推薦一二。」

洪承疇卻是一愣,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原本出身大明,對隆武帝手下的幾只小魚小蝦都很熟悉,何吾騶細密有余,終嫌孱弱,呂大器東林余黨。志大才疏,傅冠不拘小節,難堪重任,其他眾人更是碌碌無為之輩,難入洪承疇的法眼,到底是誰在給隆武帝出謀劃策?

……

多爾袞和洪承疇對形勢的判斷極為准確。但這世上的一般人卻沒有這樣的信息渠道和眼光,隨著清軍基本占領湖廣全境,很多人都以為天下大勢已定,迫不及待地跳了出來。

按照牛佺的建議,熊立春屯兵幕阜山。靜觀以待變,不料明軍一潰千里很快丟了湖廣,就連汪克凡的楚軍也躲進了井岡山,看不出有任何反攻的跡象。幕阜山現在已經變成了孤懸敵後的孤島,等到清軍騰出手來進山圍剿,寧州義兵肯定死路一條。

「早知道這樣,不如當初就向韃子投降。」錯過了賣身投靠的最佳時機,熊立春非常懊悔,對牛佺也有些不滿。

但牛佺在大順和滿清都干過道台知府,屬於高級行政管理人才,治理幾座山寨和半個縣城不要太簡單,這些日子在寧州干的非常出色,熊立春已經離不開他了,而且熊立春身邊沒有出謀劃策的人,碰上事情還得和牛佺商量。

兩人經過反復討論,確認明軍已經不可能翻盤,最起碼在一兩年內不會反攻湖北,所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抓緊時間補票,還能趕上投降滿清的最後一班車。

事關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幾千兄弟的生死存亡,熊立春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和滿清的招降使者頻繁接觸,書信往來討價還價,很快達成了投降協議。

這段日子里,熊立春在牛佺的熏陶下,對滿清官場已經頗為了解,知道向誰投降才最為合適,這條大腿有可能要抱一輩子,必須謹慎選擇。

從理論上來說,孔有德無疑是第一人選,但他遠在湖南搭不上線,而且身份官職太高,熊立春投降後未必能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