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蟒玉尚方劍(1 / 2)

殘明 半渡 1529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第二天早朝散後,隆武帝留下汪克凡等一些重要的大臣,召開了一場小型的御前會議,專門討論前線戰局,尤其是救援江西金聲桓的安排。

國家處於非常時期,政務上的事情再大都是小事,軍事上的成敗才是關乎生死存亡大事,南明形勢能夠有所好轉,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金聲桓突然反正所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如果金聲桓被清軍剿滅,轉眼間又會回到原點。

江西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必須要救,這一點大家早就取得了共識。

但在具體的救援方案上,一直存在分歧。

受到湖廣大捷的鼓舞,隆武帝興致勃勃地提出了一個方案,調集江西、湖廣、廣東乃至廣西四個省的兵力,全力救援金聲桓,在南昌城下將清軍擊敗,甚至把他們趕回長江以北。

沒想到話一出口,就遭到了好幾個人的反對。

首輔何吾騶,兵部尚書郭維經,大學士呂大器,大學士林增志,戶部尚書路正飛,兵部右侍郎李永茂等等,異口同聲地勸阻隆武帝,南明現在仍然非常孱弱,和清軍進行決戰的時機並不成熟,不能把傾國之兵傾國之力都投入江西,萬一金聲桓戰敗或者投降,就沒有力量組織第二道防線,整個國家都危險了。

「金聲桓、王得仁驟然反正,軍心不穩,若傳檄而降滿清,我十數萬大軍進退失據,萬一敗於敵手,大事去矣,不如固守贛州,屯兵積糧。再遣一偏師馳援南昌足矣……」兵部右侍郎李永茂是天啟七年河南鄉試的解元,崇禎十年的進士,前兩年一直在江浙地區組織敵後抗戰,最近剛剛回到朝廷。同時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江南復社的支持者。和東林黨的關系很深,平常和南黨之間多有分歧,不料這番話說出來後,不但呂大器等人表示贊同,連何吾騶這樣的南黨領袖都連連點頭。

原因很簡單,他的這番話說出了在場大多數人的心聲。金聲桓只是一個反正的降將,就讓他頂在前面當炮灰好了,明軍可以派兵去救,但不能把所有本錢都押上去,主要的力量應該放在贛州的第二道防線上,金聲桓如果能守住南昌。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南昌失守,清軍肯定也精疲力竭,守住贛州就能高枕無憂。

「譚泰乃滿清悍將,金聲桓絕非敵手,我若派大軍去援,滿清也可增兵。到時候兵連禍結,十數萬八旗勁旅直下兩廣,恐有引火燒身之禍,請聖上三思。」

戶部尚書路正飛是個老成之人,平常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盡量和隆武帝保持一致,但今天也憋不住唱起了反調。打仗就是打錢,戶部的錢袋子並不寬裕,如果調集十幾萬兵馬救援南昌,財力物力都是孤注一擲。一旦戰敗,局面就無法收拾了。

他雖然不懂軍事,這番話卻也提到了一個關鍵問題,江西現在的局面,是滿清征南大將軍譚泰對金聲桓和王得仁。明軍如果派兵增援,清軍也可以派兵增援,八旗兵的主力年前去四川征討張獻忠,現在已經回到北京,如果這支清軍主力來攻江西,南明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

「這個……」

被眾人七嘴八舌的一說,隆武帝有些猶豫了,抬眼看看汪克凡,心里暗暗後悔,早知道這樣,就該先和汪克凡商量一下,再拿出來讓大家討論。

看到隆武帝期待的目光,汪克凡只好挺身而出:「臣汪克凡不才,願領湘楚官軍救援南昌,解金聲桓之圍。」

話音未落,眾人都暗中松了一口大氣,大家在這里說來說去,其實就是想讓最能打的楚軍和忠貞營出頭,接下江西這個燙手的山芋。

「甚好,甚好,雲台果然是國之柱石,忠勉過人!」隆武帝欣慰之余,也有些失望,為什么只有楚軍敢於迎難而上,其他的官軍都不濟事呢?目光掃了眾人一圈,他又殷切地問道:「譚泰乃滿清名將,驍勇善戰,當年松錦之役,洪承疇就為其所擒,不知雲台有何良策破敵?」

每個朝代開國的時候,總有一批能征善戰的猛將在史書中留下自己的姓名,滿清這方面卻差了很多,他們所謂的開國名將,在後世仍被記住的寥寥無幾,這主要是因為滿清入主中原的時候,漢人江山已經被農民軍打爛了,清軍沒費什么力氣就摘了果子,也就沒機會造就所謂的名將。(這里面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這是一個比爛的年代,漢人不願歌頌自己的敵人等等,一一闡述篇幅太長,總之一句話,滿清自封的名將很多,但在後人心目中,都是些二流三流的貨色。)

譚泰卻是其中的另類,此人在歷史上機緣巧合,總能出現在閃光燈聚焦的中心,搶足了風頭,他一生中被人記住的戰功主要有三件,一是生擒洪承疇,二是剿滅金聲桓,三是打敗李成棟。

明末是個比爛的年代,洪承疇卻是個非常厲害的牛人,譚泰抓到他,也跟著一舉成名,後來更被多爾袞倚為心腹大將,成為滿清二百多年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征南大將軍。

一次是意外,兩次是巧合,三次就是必然的結果,譚泰總能打勝仗,打敗的對手也很強,說明他的確有幾分本事,比勒克德渾更加老辣。

不管二流還是三流,譚泰的確算是滿清名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