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沖突(1 / 2)

殘明 半渡 1560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人和人之間都有不同的立場。

立場不同,做出的判斷也就不同。

在產生矛盾後,你明明已經做出了讓步,別人卻往往並不領情,不依不饒還要糾纏下去,最後爆激烈的沖突。

「土改」工作隊遭到沖擊,楚軍沒有追究鬧事者和幕後指使人的責任,只把幾名死者定義為制造騷亂的暴徒,已經大大讓了一步。現在畢竟是國難當頭的時候,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才是最佳的選擇,和整個士紳地主階層撕破臉,窩里斗,對抗清大業沒有什么好處。

但是,士紳地主們卻不這么想。

在他們看來,楚軍的態度非常強硬,擺明車馬還要堅持進行「丈田」,這是硬從大家身上剜肉,是可忍,孰不可忍?!

士紳地主被激怒了,義憤填膺。

在農耕社會里,士紳地主是構成社會基礎的一角,而且是最為粗壯有力的一角,整個文官系統就是他們的代言人,多年來盤根錯節,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文官內部雖然黨爭不斷,但遇到外部壓力時,又會立刻團結起來,拼命捍衛自己的利益。

在劉嬸一家的案子上,哪怕是楚勛集團內部的文官,也不敢公開表示對楚軍的支持,像章曠、許秉中這種同情楚軍的官員,更是謹慎地閉上了嘴巴,暫時兩不相幫。

連著幾天,長沙城里串聯不斷,各方人物粉墨登場,文廟、書院、學宮里每天都有大批的士子集會,縉紳們也紛紛參與,像王夫之一類的官員還親自去捧場,大家在一起針砭時弊,有人慷慨激昂,有人痛哭流涕,把攻擊的矛頭直接指向楚軍。

在有心人的挑動下。幾名舉子秀才寫了一份「上當今皇帝書」,召集數百名士紳聯合署名,准備一起游街送到湖廣總督衙門,請章曠代奏隆武帝。大明還從未有過普通人向皇帝聯合上書言事的先例,只要這件事鬧出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都會震動天下。在社會上引起更大的混亂。

關鍵時刻,楚軍動手了。

長沙文廟,明倫堂。

數百名士子齊集明倫堂,一個個臉上都是毅然決然的神色,當中台子上,一個二十多歲的瘦高舉子正在大聲念誦那份「上當今皇帝書」。豐富的表情加上不斷的肢體語言,高亢的聲音在明倫堂里到處回盪,每讀上兩句,他還會停下表議論幾句,引來一陣陣歡呼。

這篇「上當今皇帝書」幾經高手潤色,文字言語都非常犀利,像匕。像標槍,殺傷力十足,結尾處更是豹尾驚雷,一連串的四六駢句如高山滾石,勢不可擋,連那些老成的士紳官員都紛紛點頭。

這個時候,一個相貌英朗的舉子又登上台子,向圍觀眾人揮手高呼:「吾乃衡陽管嗣裘!」

迎接他的。是一片山呼海嘯般的歡呼,無數人揮動手臂,向管嗣裘致意,作為王夫之的同年好友,管嗣裘是這場運動的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在士子中的威信很高。

「吾輩讀聖賢書,不寶金玉。以忠信為寶,不祈土地,立義以為土地,雖身居篳門圭窬、蓬戶饔牖之中。不忘為天下興利除弊!」管嗣裘不愧是崇禎年間的舉子,出口成章,滔滔不絕:「楚軍暴政,草菅人命,我等唯有劫之以眾,阻之以兵,至湖廣總督部院請命,見死不更吾所操也!」

「見死不更吾所操也!」數百人整齊應和,情緒都被煽動到極致。

在明倫堂的後面的一間房子里,還有十幾個湖廣官員聚在一起,除了王夫之以外,為的是湖廣學政高世泰,作為一省學官,眼看舉子秀才們要鬧事,理應出來勸阻,高世泰卻一直面帶微笑坐在這間房子里,穩如泰山。

「民心所向,真是令人熱血沸騰,大宗師要不要出面講上兩句?」王夫之遙望明倫堂方向,一副感慨萬分的樣子。

「算啦,學生們上書言事,激濁揚清,誰都不能攔阻,但本學使出面的話,反倒給人落下攻訐的口實。湖廣這幾年慘遭兵亂,文氣低迷,見他們勇於任事,我是既欣慰又擔心啊!」高世泰是崇禎十年的進士,鐵桿東林黨骨干,孔有德侵入湖南的時候,他變節投降滿清,明軍反攻的時候又及時反戈一擊,成了忍辱負重的抗清功臣,被授予湖廣學政的要職。

但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高世泰如何粉飾自己,投降滿清也是一個難以磨滅的污點,所以他在士林百姓間的口碑很差,被看成鼠兩端的小人。既然如此,高世泰也就不再顧忌自己的形象,行事肆無忌憚,這次鬧事更是赤膊上陣,頗有些破罐破摔的潑皮精神。

正在這個時候,明倫堂方向突然一陣大亂,有軍旅鼓號響個不停,還隱隱有甲胄兵器碰撞的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