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結拜(1 / 2)

步步生蓮 月關 4063 字 2021-01-27

. .

城門洞開,楊浩與折御勛和楊崇訓並轡而入,待入得城門,折御勛和楊崇訓便暗自驚訝。城中本來靜悄悄的,可誰也沒有想到,入得城來竟見一支支士兵方陣列隊整齊,早已肅立在那兒。一個個千人方陣氣壯如山,那種銅牆鐵壁般的氣概,使得這兩位戎馬一生的大帥心中也不免震盪起層層漣漪。

折御勛和楊崇訓各帶一支三百人的衛隊以及大批僚屬,陸續進城之後,眼見如此場面,不免發出陣陣私語聲。這次西北兩藩來訪,楊浩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真正實力,如今他已不需要繼續扮三藩夾縫中求生存的可憐蟲,也不需要扮出一副與世無爭的老好人模樣,他必須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才能得到蘆州軍民、各方行商坐賈和繼嗣堂的擁戴和信任,必須亮出自己真正的實力,才能得到拆楊兩藩的傾力支持。

李聽風站在半山窯洞外,撫須觀望著谷中一個個整齊的方陣,指點道:「那一支方陣所持的長刀,想必就是漸至失傳的陌刀了?」

崔大郎微笑道:「這刀說不是陌刀也沒錯,說是陌刀也不差,不過較之唐朝時候的陌刀,這刀還要厲害許多。唐朝時候的陌刀因為冶煉能力有限、鑄造水平不高,故而每柄陌刀生達五十斤上下,而他們的陌刀,鋼質淬練的更好,刀刃堅韌、刀口鋒利,威力絲毫不遜於陌刀,但是重量卻只及唐朝時陌刀的一半稍多一些。」

李聽風驚訝道:「如此說來,楊浩其實早就有了稱霸一方的野心了?否則倉促之間他怎能聘得名師匠人鑄此鋼刀,又從哪里獲得了大量的鋼坯?」

崔大郎目光閃動,微微搖頭道:「這是蘆州至高機密,就連我也不得而知了。不過……理他作甚,他若真是深藏不露的一位梟雄,豈不更與我等有利?」

李聽風點點頭,嘆道:「自古行師,步騎並利。所謂勁馬奔沖,強弩拒之,然一旦逼近,步卒則任人宰割了,唯這陌刀大陣,乃是騎兵的克星,但使魁健有力之卒使此大刀,千百柄刀豎立如牆,上砍人下砍馬,敵騎若來近戰,不管是掠我陣腳,亦或踐踏我步卒,有此陌刀大陣當前,那都是自蹈死地了。我記得,自陌刀陣初創以來,但凡用上陌刀陣的時候,莫不起了巨大作用。」

崔大郎大笑道:「兵在審機,法貴善變,騎兵之大用,並只在沖鋒陷陣處,只憑一個陌刀陣當然不能天下無敵,不過有這陌刀陣,敵騎近戰的確頭痛,陌刀之用,主克騎兵近戰,弓弩之用,主克騎兵遠戰,你看陌刀陣對面的弩兵方陣,嘿,陌刀與勁弩相配合,正是騎兵的克星。

看來蘆州不但早有准備,而且他建軍之初就有的而發,針對的是擁有大批戰馬的對手了,在西北,這樣的對手還能是誰?自然是夏州那位李大人。自古英雄應運而生,時勢造英雄,英雄易形勢,西北能否在他手中一改天地,我們倒要拭目以待了。」

「嗵!嗵!嗵!」

三聲號炮響過,鼓樂聲齊鳴,兩旁甲仗整齊,刀槍林立,楊浩三人並轡緩馳,狀若閱兵。

「陌刀陣!」

楊崇訓一眼看到那豎立如牆的緊密戰陣,瞳孔攸地收縮了一下,陽光映在刀刃上,一片銀光如同鱗鱗的水光,卻透著無窮的殺氣,楊崇訓看得呼吸也急促起來。

自唐末以來,陌刀已漸漸淪為部分身高力大的將士所使用的單兵武器,已經沒有哪一支軍隊配備這種專門破騎兵的陌刀隊了,陌刀隊列陣於前橫向密進時,長柄大刀如牆一般,隨著鼓樂的節奏推進、絞殺,當面之敵簡直無從抵擋。

在有史可循的戰例中,陌刀陣的參戰,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與善騎射的塞外游牧族交戰中,陌刀更是改變了中原軍隊馬劣且少的狀況,充分發揮了步兵的優勢,以致在戰場上出現弓手、陌刀手配合追打騎兵奇觀也不算稀罕。

可是,任何一個兵種都有它的缺陷。陌刀陣也不例外,首先它同樣需要騎兵、弓手的配合,無法單獨作戰,而且這個兵種實在是太昂貴了,訓練陌刀手的時間比訓練普通士卒要耗時數倍,至少也得兩年時間才能讓士兵們臨陣作戰時,做到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其徐如林,不動如山,動如雷霆,侵掠如火。

而自唐末以來,諸候並起,隨便招募一些難民,塞一把刀給他,這就是一個兵了,哪個草頭王有那耐心耗費數年時間訓練一支需要諸兵種通力配合才能發揮巨大作用的陌刀隊,況且打造那一柄陌刀和那一身重甲耗資巨大,也沒有誰耗費得起。

正如崔大郎所說,兵在審機,法貴善變。初唐時候吐蕃、突厥這些異族的兵力有限,唐朝動用的軍隊也有限,李靖大破西突厥時只不過用兵三千,而坦羅斯之戰,唐軍大舉出動也不過萬余人,所以昂貴的陌刀可以廣泛裝備軍隊,到了後來,軍隊規模不斷龐大,誰也支撐不起這么一支燒錢的部隊了。

到後來,陌刀的迷你版——太刀,在日本大行其道,成為武士們的主戰武器,是因為在那里,即便史上有載的大型戰役,出動的兵力也不過數千人,而在動輒出動數十萬軍隊的中原戰場上,這種武器則漸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長矛和斧鉞,它們價格低廉,可以大量裝備,雖然威力稍遜,但同樣可以克制敵騎。

楊浩在初建蘆州時,以建開寶寺的名義得到了大批鋼鐵,當時的假想敵就是西北羌人,所以蘆州主要發展的武器就是用以遠戰的弓弩和近戰的刀斧,當時曾有人向他提議過鑄造陌刀,但是為了盡量節約鋼鐵,同時也是為了盡快使士兵能投入戰斗,楊浩否決了這一提議,改為大量鑄造戰斧。

但是後來形式有了改變,蘆州有了自己的鐵礦,而且蘆州地域大小、兵力有限,只能走精兵路線,所以楊浩便改變了主意,令「一品堂」李興精益求精,重新設計,最終打造出了一批改良版的陌刀,他就地招募的兵丁本就大多魁梧有力,這刀的重量較之唐時陌刀又大為減輕,士兵們操練起來,很快就能得心應手了。

戰爭藝術並不只是戰場上的打打殺殺,但凡能克敵制勝的因素,做為一方主帥都要充分考慮並加以利用。陌刀是當年唐朝全盛時期對付吐蕃和突厥人的強橫武器,如今唐朝滅亡才不過百余年的時間,中原朝代更迭,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塞外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發展十分緩慢,這種極具殺傷力的恐怖武器在這些民族的記憶中還猶如昨日,重建一支陌刀隊,會起到強大的心理作用,當它一戰功成,重新揚威於西北時,就會給對手造成一種不可敵的心理壓力,再強大的敵人,如果先對對手產生了怯意,這支軍隊的戰斗力都將大受影響。

今日陌刀陣首次亮相,果然連折御勛和楊崇訓都感到驚懼不已。千百柄沉重的陌刀高高豎起,森如牆立,他們可以想象得到,當這個方陣高舉陌刀,隨著鼓聲有節奏地踏步前行,千百柄大刀齊起齊落,那將是一種什么場面,重裝陌刀手一揮之下,迎面鐵騎將人馬俱碎,勢不可擋。

行在寬敞的道路中央,距那陌刀陣尚有十幾步距離,馬匹感覺到了那無邊的殺氣,就不安地噴吐起鼻息來,兩位節度使所率的精銳護衛們臉上也不禁變了顏色。

當楊崇訓貪婪地盯著陌刀陣打量的時候,折御勛則在盯著另一側的弓弩隊,折御勛早從「隨風」那里知道蘆州正在秘密訓練陌刀陣,對這個已不算是秘密的秘密,雖說今天才是他頭一回見識到陌刀陣的威勢,他還是做得到泰然自若的。

他真正在乎的是蘆州的弩。他早聽說蘆州正在秘密研制、制造一種新型弓弩,據說射程和殺傷力較之傳統的弓弩有天壤之別,可惜這種武器太過秘密,由於它的機密之處在於設計使用了許多精巧的助力構件,射箭的基本要領與普通弓弩相似,一個精擅騎射的士卒就算不曾接觸過它,只要稍經訓練,也能迅速上手,所以蘆州所造的這種神弩一直秘不示人,平常根本不交予士兵深練,所以他也不明其中底細。

今日他還是頭一回見到這種被蘆州秘技自珍的神弩,他端坐馬上,微眯雙眼,撫著長須細細打量,見這神弩較之普通的大弓似乎還要小了些,一般來說,要想射程遠、射速快,弓臂總要長一些,而這種弓既宣稱比普通的弓射程更遠、射速更甚,卻又比尋常的弓更小,那顯然是倚仗機關的精巧了。未見他們演示,其威力如何尚不知其詳,這樣目測也無法看出其精巧,他只得遺憾地打量起弓弩手的整體裝備來。

每人都披半身皮甲,腰間佩刀,身前豎著一柄齊胸高的大盾,人手一只大盾,那弓弩手的防御力便大大增強了,培養一個弓弩手並不容易,要他們隨身攜帶巨盾,自然可以大大減少戰場損耗,可是如此一來,如何發揮弓弩手的戰力?

折御勛很快又發現,那盾移動起來十分輕便,估計是以堅韌的藤條一類的東西制成,外裹鐵皮,而且……那盾可以放手立在地上,折御勛驚詫不已,向側前方的盾手看了看,才注意到大盾後面有一個支架,支架兩角與盾底呈三角形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這一來弓弩手們就可以專心侍弄弓弩,而不必照顧遮身的盾牌,同時又能起到極好的防御效果。

折御勛暗暗稱奇,心道:「只增加了這么一個小玩意兒,居然有這么大的作用,回去後我倒要令府州工匠好生效仿一下。」

再往前去,左右就是輕騎兵和重甲騎兵方陣,輕騎兵自不消說了,看到右面雄駿高大的阿拉伯馬,那武裝到馬腿的一身披掛,還有端坐馬上,全身甲胄,丈八長矛前舉,如同鐵甲怪獸一般的遮面武士,楊崇訓的眼都紅了:「老子要是有這樣一支重甲騎兵,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還用處處看人臉色行事?」

折御勛更是眼饞不已:「想不到楊浩這么有錢,他奶奶的,想當初我還自以為慷慨地給了他不少兵甲武器,早知如此,我該反手敲他一筆東西才對,這小子一直哭窮,老子讓他給騙了,不成,不成,將來我妹子若真嫁過來,說什么也得敲他一筆厚厚的嫁妝,哥仗義,你也不能拿我這大舅哥當傻子耍啊。」

他想著,忍不住回頭往侍衛隊伍中看了一眼,侍衛叢中,一個眉清目秀,生著兩撇八字胡的侍衛正是折子渝所扮,望著齊整威嚴的蘆州軍隊陣容,折子渝眸中異采頻閃,她本以為自己的「隨風」已是無孔不入,放眼整個西北沒有什么東西是能瞞得過她的,想不到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不知不覺間楊浩已經擁有了這么龐大的實力,這得需要多少財力物力,需要多久的訓練准備?他還口口聲聲說什么要避世啊、歸隱啊,勸我不要與天意為敵啊……,誰信啊?這個騙子、超級大騙子!

折子渝一頭想、一頭恨,恨得牙根癢癢,渾沒注意自家兄長很猥瑣地望著她,關二爺那雙丹鳳眼中的瞳孔已經變成了兩枚「宋元通寶」的形狀……見到拆楊兩藩經過重騎兵方陣,山岡高處崔大郎和李聽風不禁相視一笑,臉上露出自矜之色。這支重甲騎兵,蘆州早就開始著手培養訓練了,但是這種鐵片式的盔甲,還有這高大雄駿的阿拉伯馬,可是全賴他繼嗣堂之助才得以裝備,見到自己用巨大財力一手武裝起來的威武之師,兩人自然與有榮焉。

再往前去便是長槍陣和短刀陣,長槍陣和短刀陣還分別玩了個舉槍(刀)、劈刺、收勢的動作,動作整齊劃一,千百人齊刷刷動作,如臂使指,真是漂亮極了,那種視覺效果絕對震撼。雖說這些花哨的動作在戰場上沒有什么用處,但是軍隊講究的就是訓練精良、號令如一,這些士兵能把這幾個動作做得整齊劃一如同一人,還怕他們在戰場上做不到軍令如山、令行禁止嗎?

這一手卻是楊浩從後世的閱兵式中借鑒來的花樣,果然引來一陣情不自禁的喝彩聲,武將們看門道,只是頻頻點頭,兩藩帶來的文官們已是禁不住高聲喝彩起來。

迎接兩藩的所在並不在節度使府,而在府衙外的高階上,那里搭了一個高高的彩棚,兩旁流水席依階排列而下,十分壯觀。

今日兩藩聯袂來訪,意義非凡,這是一種政治上的表白,楊浩也是有意借這個機會公開亮相,所以就接迎之處就設在明處。在蘆州往來的商賈中,不可能沒有朝廷的耳目,甚至夏州李光睿和銀州慶王的耳目也大有人在,從今天起,他要以強者的身份出現在世人眼前,招搖?那是必須的。

「兩位節帥,來來來,我再給你們介紹兩位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