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殺它個桃紅柳綠(1 / 2)

步步生蓮 月關 4616 字 2021-01-27

. .

棲雲觀建在銀州城西,西域地區佛教十分盛行,而道家卻沒有多少信眾,所以這棲雲觀規模就小得很,占地不大,前後三進院落,十分的破敗,平時也沒有什么信眾進香。觀內只有一個邋邋遢遢的香火道人,帶著一個**歲的小徒弟苦哈哈地度日。不過這銀州城歷經多次戰亂,許多佛寺也在戰亂之中遭了兵災,沒有幾個信徒香火的棲雲道觀反倒因為太窮了,所以不曾遭受什么損害,倒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小周後摒退了隨行人員,攬住皮裘,款款走進道觀,只見道觀內一片荒涼,院落中的積雪也不見人打掃,幾根枯萎的野草倔強地鑽出積雪,孤零零地矗在那兒。進了破敗的大殿,更是一無所有,殘破的三清道君的神像上都掛滿了蛛網,這副模樣,肯有信徒進香才怪。

小周後四下尋摸了一陣,不見人一個影,不禁微蹙黛眉。她退出正殿,見左邊一間房子虛掩著,露出一角門簾兒,像是有人住的,便走到門前,揚聲說道:「請問,哪位道長是此間主持?」

房中應聲走出一個道士,皺皺巴巴一張老臉滿是皺紋,頭發已有八成都是白的,若是好生裝扮一下,未必不像個得道全真,可惜那身打扮實在不像個有道之人。

他掀開厚厚的門簾兒,一眼瞧見眼前是個明眸皓齒、眉眼盈盈的大美人兒,穿著打扮也盡顯富貴,不由得兩眼發亮,趕緊跑了出來,向她稽首施禮,道貌岸然地道:「無量天尊,貧道丹陽子,這位施主可是來進香的么?」

小周後道:「啊,原來是丹陽子道長,小女子是受一位靜音仙姑所召,來此與她相見,不知這位仙姑可在觀中?」

丹陽子道長一聽,大失所望,熱切的神情便冷了下來,回頭叫道:「小真,小真,快來引這位施主去後殿見過靜音道長。」

門里邊又走出一個小道童來,一臉的不情不願,也不知他正在吃什么東西,嘴上油乎乎的,他瞥了小周後一眼,抹了把油嘴道:「女施主這邊請。」

那老道士陪笑一點頭,吱溜一下就鑽回了自己房內,門簾兒一掀一合,小周後嗅到一股燉羊肉的香味兒,不禁暗暗詫異:「這對師徒,莫非不守清規,竟在三清道觀內煮肉吃么?」

她只匆匆一瞥,未曾掩得嚴實的房內隱隱可見生著爐火,爐上放著一只陶盆,心知所料不差了。

那小道童把她引到後院兒,往殿門匆匆一指,說道:「靜音仙姑就在此處了,女施主請進吧。」說完轉身就跑,看那情形,好像回去的晚了,那盆肉就要被他師傅吃光光似的。

小周後看了看那扇殿門,襝衽施禮道:「小女子……吳娃兒,求見靜音仙長。

「你來了?」

殿門無風自開,靜音道姑笑吟吟地走了出來,笑道:「棲雲觀這對師徒不過是求個寄身的所在,並非真正的道門弟子,自然也不用指望他們遵守什么清規戒律。我也只是使了銀子,借他塊地方暫住而已。」

靜音道姑雖是出家人,一鼙一笑卻是嫵媚自生,哪怕對著一個女子,也是風情萬種。她眸波一閃,又道:「怎么只有你一個人來,那個唐焰焰呢?」

小周後遲疑了一下,硬著頭皮道:「官人新得銀州,有許多軍政大事要做,夫人輔佐官人,諸事繁忙,實在抽身不得,是以要娃兒隨仙姑習藝,回頭再轉授給她便是……」

小周後難得說一回謊,臉蛋已不由自主地紅了起來,靜音道姑見了她有些難為情的臉色,卻是想的歪了,玉面不由一寒,露出不豫之色:「聽說那唐姑娘是大戶人家女子?想來是看不上我這旁門左道的功夫了,罷了,學不學都由得她,你進來吧。」

小周後暗叫一聲慚愧,舉步進了殿中,這處地方收拾的倒還干凈,靜音道姑與她各拾一個蒲團坐了,開口道:「我這功法,功參造化,十分了得,不但有強身健體之效,而且益壽延年,青春永駐,我這年紀,比你祖母還要大了些,你看我如今相貌怎樣?」

小周後瞿然動容:「仙姑……竟已如此高齡了么?這功法,當真有如此奇效?」

但凡女子,沒有不重視自己容貌的,如能青春永駐,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福氣,難怪她又驚又喜。靜音道姑笑道:「那是自然。說起來,我的出身,與你大抵有些相似,所以對你總有些親近之感,你既有心學我本領,我自然要傾心傳授。」

小周後大喜,忙道:「多謝師傅。」

靜音道姑道:「我這門功法,本有陰陽乾坤之別,初學者自然是從築基開始的。男子么,這築基功夫是乾道鑄劍之術,而這女子,就是坤道鑄鼎之術了。」

「築基功法習之,可令真氣歸元,形神俱妙,能使陰陽平衡,周天自通,百脈流暢,身強體壯,呼吸細微入胎息;胸中月明;玄關竅開,天人共震,雷鳴電閃;身內有身;沉痾能自痊,塵勞溺可扶,除卻未生之眾病,無疾苦之厄,自然變朽回陽。這功法若習至大成,便可由陰陽雙修而臻性命雙修境界,龍虎相交,至道大成。元氣妙合,甘泉潤養周身經脈,自能通玄靈妙道,身體至真,益壽延年……」

靜音仙姑所言,許多都是道家術語,若是真正的道家中人,聽到這里就該明白她所說的是一門什么功夫了,小周後卻並不了了,聽她說的如此玄奧,反而喜不自勝。

靜音道姑笑道:「我曾暗中窺你夫君,功法已然入道,只是你這兩房妻子都不曾習得這門功夫,無法與之配合,所以他只練至采葯還爐境界。采葯還爐,初時倒還無事,可是時日久了,爐葯充實,卻不能陰陽貫通,合和大樂,則必成孤陽煞,孤陽煞需索無度,偏生不能陰陽貫通,於是便如飲鳩止渴,終必釀成大患。而且性情也會變得暴躁猛烈,他是掌兵之人,難免就要變得殘忍嗜殺。

那老鬼不知輕重,徒兒尚無鼎爐,便先授他鑄劍,險些釀成大禍,幸虧現在還來得及。若要我在這里教授你三年五載,那是不成的。你是汴梁才女,博聞強記,領悟之力較之常人強上十倍,諸般功法,我會傾心傳授,你且認真記下,嘗試修習一番,我會悉心點撥,真要功臻大成,卻須你好生修煉了。不過我這功法,雖是劍走偏鋒,卻是易於大成,內中有些易出岔子的地方,卻也不打緊。憑你夫君現在的功力,自可予你引導,絕不會走火入魔的。」

小周後聽的懵懵懂懂、神神道道,還是不明其意。不過她天性純真,本來就信這些神神道道的東西,聽了更是迫不及待,想要馬上學習她這門神通,使自己有一技傍身。

靜音道姑抬眼看看天色,又笑道:「時辰不早了,我先將坤道鑄鼎術的功法傳授與你,再教你吐納運行一番,掌握了其中訣竅,你可每日自行習練。至於幻影劍法、戲道八動、合道十修、陰陽采煉、玉液還丹、仙道求索諸般技藝,倒是不急於一時。」

小周後聽得幻影劍法,還以為是一門高明的劍法,喜不自勝,連連點頭道:「多謝師傅。」說罷站起身來,雙膝跪倒蒲團之上,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師禮,靜音道姑笑吟吟地受了她的禮拜,說道:「好乖巧的孩子,呵呵,你這個禮,貧道倒也受得。起來吧,為師現在就將坤道鑄鼎術的功法傳你……」

楊府,後宅,仕女撲蝶的六扇屏風後面,流蘇垂幔的錦榻之上嬌喘吁吁,楊浩叩關而入,大肆伐撻,唐焰焰已然酥軟如泥,似再禁受不起那風雨狂暴,偏又用一雙豐若有余、柔若無骨的修長大腿夾緊了他的腰肢,抵死纏綿。終於,在唐焰焰的告饒聲中,雲收雨歇,鴛鴦交頸,榻上傳來楊浩促狹的低笑:「現在還要說你家夫君沒有本事么?」

流蘇錦幄的榻沿上有氣無力地垂下一條粉光致致的**,唐焰焰以一聲盪氣回腸的呻吟做為了回答。這時,那錦幄悄然拉開,娃兒兩頰染霞,皺著鼻子嬌嗔道:「大白天的,你們兩個便占了人家的綉床行那荒唐之事,好不知羞。」

楊浩也不知如今自己為什么對男女之事越來越是興致勃勃,明明元陽已泄,腹中反更加熾熱如火,他伸手一拉,便把娃兒拉上了床,笑道:「娃兒吃醋了么,來來來,咱們再來殺它個桃紅柳綠杏花煙雨江南……」

娃兒嬌吟一聲,臉紅紅地瞟了眼眉梢眼角春意盎然的焰焰,害羞地閉上了眼睛,由著自己男人拉開了她緋色的抹胸,露出堆玉賽雪的一**兒來……※※※※※※※※※※※※※※※※※※※※※※※※※※※※※※一頭蒼鷹飛入楊府,片刻功夫,丁承宗便出現在楊家後宅:「小源,太尉大人呢?」

小源一見丁承宗,忙道:「大少爺,太尉現在三娘那里。」

小源見了丁承宗,仍是按照在丁家時的稱呼喚他的,丁承宗點點頭道:「我有要事,請太尉馬上來一下。」

小源答應一聲,急忙往吳娃兒院落走去,不一會兒,楊浩神采奕奕地趕到了客廳:「大哥,你叫我?」

丁承宗從袖中措出一只竹筒,沉聲道:「不出你之所料,夏州果然在秘密議和,已經有了眉目。」

楊浩為之動容,急忙從他手中取過竹筒,從中摸出秘信,細細看了一遍,負手在房中踱起了步子,丁承宗道:「夏州幾次議和都被人破壞,此番隱秘一些也不稀奇,未必就是抱著伐我銀州的意思,可是如果太尉應詔去伐漢國,夏州得訊卻是一定會來的,不如尋些理由拖延不去吧。」

楊浩站住腳步,略一沉吟道:「走,去白虎節堂,召集文武,共議大事。」

文武濟濟一堂,楊浩將拓拔昊風和赤邦松打探到的情報分析與眾文武說了一遍,目光一掃,問道:「諸位,有何建議?」

徐鉉道:「太尉,就算趙光義和李光睿不曾暗中勾結,若得知太尉率大軍赴漢國,李光睿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依卑職之見,我們在銀州立足未穩,太尉不宜遠離,尤其是要率大軍離開,銀州空虛,夏州若傾巢出動,單憑黨項七氏,是阻擋不住的。」

木魁摩拳擦掌地道:「少主,咱們干脆趁趙官家伐漢,騰不出手來料理西北之事,直接殺去夏州算了,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哇。」

楊浩徭頭:「正面為敵,我如今尚不是李光睿對手。如果我引兵去夏州,夏州只須堅守不出,調綏州、宥州、靜州兵馬伐我銀州、蘆州,那時我就要進退失據了。」

蕭儼道:「這還只是其一。趙光義單憑宋軍實力,如今要滅漢國,也是易如反掌,太尉如果主動出兵伐夏州,出師無名,趙光義得了漢國,馬上就可以名正言順伐我銀州平亂,那時太尉苦心經營的局面就要盪然無存了。」

「不錯……,蕭大人所言有理。」

楊浩說道:「現在不能和趙官家翻臉,他要調我的兵,我不但要去,而且必須親自去。唯有如此,才能叫他空有數十萬雄獅在手,卻拿我毫無辦法。我去漢國,還有一個好處,如果夏州主動發兵攻打我銀州、蘆州,那我們在道義上便占住了腳,再要反擊夏州,趙官家也無話可說了。」

柯鎮惡遲疑道:「可是……,如果大帥率大軍赴漢國,夏州結束與吐蕃、回紇的戰事,攻打我銀州、蘆州,我們是否一定守得住呢?銀州被李家統治了上百年之久,在這里的勢力根深蒂固,雖然表面上,我們現在已完全把持了銀州,但民心向背,不是那么容易爭取的。李光睿不來倒也罷了,如果他來了……,我銀州軍中有許多李氏舊部,也不需太多人嘩變,只消其中有一路人馬起了反心,打開城門迎那李光睿進城,偌大一座堅城都不可守了,為求一個出師有名,咱們冒的風險太大了。」

眾人議論紛紛,有的贊成楊浩應詔赴漢國,有的主張應裝病不去,派三五千老弱殘兵去充充門面,始終沒有統一的意見,楊浩不由漸漸煩躁起來,「砰」地一拍帥案道:「應詔出兵也不是,抗旨不去也不成,主動伐夏還是不成,那該怎么辦才好?」

眾文武頓時肅然,楊浩驚覺自己脾氣有些暴躁,忙又緩頰一笑,滌清了思路,說道:「是本帥急躁了,諸位莫怪,咱們再好好商議一下。如今的情形是,夏州我們絕不能搶先進攻,否則失了道義之名,趙官家就有了插手的名目;其二,不管夏州和趙官家是否已經有了勾結,只消本帥一出兵,他必趁我後方空虛伐我根基,這一點勿庸置疑,而趙光家目前對夏州仍是以羈縻為主,必然縱容;第三,現在我們有夏州這個強敵,一時半晌絕不能和趙官家決裂,這塊招牌還得打下去,所以這軍令還得遵守。我們得怎生想個兩全齊美的法子才好。」

眾文武默然半晌,忽有一人越眾而出,昂然道:「大帥何必煩惱,夏州與吐蕃、回紇議和,趙官家伐宋令大帥出兵,這是天賜良機於大帥,大帥應該善加利用才是。」

眾人聞言,盡皆向此人望去,卻見此人正是半晌沉默不語的張浦。楊浩雙眼一亮,急忙問道:「張將軍計將安出?」

張浦一直想扶保一位識英雄重英雄的名主,創一番大功業出來,可惜出身寒微,始終不得重用,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重用他為將的李繼法,卻是個不扶不上馬的阿斗,又飽受李繼法手下那些驕兵悍將的排擠。楊浩崛起於西域的時間尚短,急需將帥之才,又是誠心招納,張浦便投了楊浩。

楊浩對張浦倒是抱著用人不疑的態度,軍機大事也容他參謀。不過他手下兵馬成分復雜,必要的防范還是要的,所以對那五千明堂川的兵進行了整編,一是摻沙子,將那兵馬與自己本部兵馬互相穿插,一是換台子,將原有兵馬的低級將校軍官與自己嫡系兵馬的將校軍官進行調換,確保了對這支軍隊的控制。

張浦投靠楊浩之後一直比較低調,平時上堂議政大多時候都保持沉默,這還是頭一回發言,想不到竟是一鳴驚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他身上。

張浦拱手道:「將計就計,暗渡陳倉。出奇兵,奪夏州。夏州若到手,就算大帥把蘆州、銀州都丟了,攻守也將從此易勢,西北王非為大帥莫屬。」

此言一出,眾皆嘩然。夏州是什么?那就相當於契丹的上京,宋國的汴梁,南唐的金陵,夏州近百年來一直是拓拔氏的大本營,如果占據了這個地方,就將嚴重打擊夏州李氏,給李氏政權以重重一擊。而且夏州是拓拔氏的根基,財力物力盡集於此。控制了夏州,利用山川地理條件,就可東扼銀州,南扼橫山南線的龍州、洪州、鹽州、韋州,至於定州、懷州、興州、定州、靈州都在夏州之西,更在其控制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