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背水一戰(1 / 2)

步步生蓮 月關 2279 字 2021-01-27

. .

綏州,刺史府沉寂兩年之久的聚將鼓突然再度響了起來。

綏州治中從事楚雲天、別駕從事吳有道。一左一右站立在刺史公案之前,各路將領頂盔掛甲,匆匆跑入。

這幾年,在麟府兩州的排擠打壓下,綏州苛延殘喘,餓殍遍地,幾乎變成了一座死城,在這座城里,唯有從軍入伍者,尚能有口飯吃,所以綏州百姓踴躍參軍,連老帶少,綏州此時怕不有四萬以上的軍隊。

李繼筠對士卒那是多多益善,只要開得了弓,扛得起槍,大多都招納進來,府庫的存糧吃完了,所有的大戶分光了,所有的金銀珠寶都拿去從走私商人那里換了米糧,優先供應軍隊,饒是如此。糧食也是一天天減少,如果不是朝廷成功收買了赤忠,適時發動了對府州的襲擊,綏州真就堅持不下去了。

「眾位將軍,咱們綏州苦苦打熬兩年,如今……終於有了出頭之ri!」

李繼筠對眾將領興奮地說道。朝廷出兵府谷的消息,除了他的幾個心腹將領,其他所有人都還蒙在鼓里,此時一聽李繼筠此言,都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他。

兩年多的隱忍、藏匿,痛苦的煎熬,已經使李繼筠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外貌與以前並沒有甚么分別,但是氣質沉穩多了,以前他的眼神是目空一切的,xing情是粗暴狂傲的,而今,他不管看向誰,那雙凶晴中閃耀著的都是yin鷲如鬼火般的光芒,遇事也變得yin忍起來。

他沉穩地一笑,這才向消息極度閉塞、已經陷入絕望的將領們宣布道:「諸位,我們的大仇人楊浩,勾結了草城川的赤忠,意圖奪取府谷,事機敗露,折楊兩家的聯盟已然瓦解,府州折御勛逃亡至京,向趙官家請兵平叛。如今趙官家已調集六路大軍,兵發府州,又派潘美率五萬大軍,如今正在征途之中,嘿嘿,朝廷和楊浩,終於要干起來啦!」

堂上眾將一聽,不由得jing神大振,李繼筠又道:「你們以為本官壯志消磨,這兩年來只是醉生夢死么?本官這兩年來,亦秘密與朝廷建立了聯系,此番朝廷發兵攻打府州,本官亦得朝廷令諭,令本官奇襲銀州,使楊家軍首尾不得兼顧,為潘美攻打麟府兩州制造機會。」

營指揮使肖楓寒大喜道:「大人,咱們要是奪回銀州,憑此堅城便足以立足了,西北以我黨項羌人為主,朝廷想要控制西北,總要扶植一個能被羌人各部所接受的頭人。楊浩一倒,還有誰比大人您更有這個資格,得了朝廷的幫助,楊浩和折御勛又垮了,這西北、這定難五州,一定能回到大人手上。」

李繼筠手下這些將領,除了擺設似的楚雲天、吳有道,全是這兩年里李繼筠提拔的親信,這副將肖楓寒更是李繼筠的侍衛隊長,提拔做了營指揮使。聽了肖楓寒的話,李繼筠嘿然道:「楓寒,你想的也太簡單了。」

肖楓寒一怔,訝然道:「大人,屬下說的不對么?」

「當然不對。」

李繼筠扶案坐下,躊躇滿志地瞟了眼恭謹地立於案前的眾將,沉聲說道:「朝廷之所以一直不能把西北牢牢控制在手中,就是因為我西北自成一格,為將者享有獨霸地方的生殺之權,儼然一方諸候。而今朝廷有機會進軍西北,如非得已,豈會把到手的領土和子民再交予他人?哼哼,自古以來所有的皇帝,還有比他趙家更喜歡把持軍權的么?」

肖楓寒唯唯稱是,李繼筠目光閃動,獰笑著道:「如果我們的實力夠強,如果朝廷自忖吃不下西北這塊肥肉,平息不了西北之亂,那么……官家才會心不甘情不願地扶植一個人,對西北施以羈縻之策。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想辦法火中取粟,制造這個機會。」

行軍司馬吳火火也是李繼筠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聞言大聲道:「他娘的,這兩年來憋在這綏州城,生不像生,死不像死,屬下早就忍夠了。大人,屬下是個粗人,想不明白這些彎彎繞的事情,你說怎么干,咱們就怎么干便是了。

李繼筠微笑道:「本官的意思……,咱們佯攻銀州,半途改道,直取夏州。奪回我李氏中興之地。諸位都知道,夏州對我黨項羌人意味著什么,夏州對我黨項羌人,就像蘆州是西北僧侶們的聖地一樣!

只要我們奪回夏州,楊浩已然得罪了朝廷,樹下了他最大的敵人,又失去夏州成了一條喪家之犬,野利、細封等七氏族長,豈能不為自己一族的命運前程著想?到那時候,他們只得掉回頭來。再度向我效忠,嘿嘿!」

別駕從事吳有道眉頭一蹙,忍不住說道:「大人,夏州如何重要,我們知道,楊浩自然也知道,恐怕……夏州會比銀州更難打吧?」

李繼筠瞥了他一眼,咬著牙笑道:「不然,楊浩如今不在夏州,他野心勃勃,yu一統河西。已率兵一路殺向玉門關去了,甘州回紇兵強馬壯,不好對付,楊浩便繞過了甘州。

嘿嘿,這邊戰事一起,他的糧草接濟就會斷了,當楊浩軍心大亂,倉促逃回的時候,你以為甘州回紇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你以為歸義軍會放過這個機會?後有追兵,前有強敵,楊浩能不能活著回來授首於本官刀下都很難說了。」

吳有道與楚雲天對視了一眼,都隱隱聽出了不對勁的地方:既然赤忠是被楊浩收買,伙同楊浩意yu吞並府州的,那么在此緊要時刻,楊浩豈會jing銳盡出,西征玉門關?這也太有悖常理了,就算他想聲東擊西,故布迷陣,也不會真的不留一支伏兵應付萬一吧?

不過,雖然心中存疑,二人卻不敢說破,他們兩個能活著,完全是李繼筠化名李丕壽時,需要他們兩個原綏州官吏充門面的原因,兩人的權力早就被架空了,如今掌兵的人都是李繼筠的心腹,他們豈敢觸怒於他。

李繼筠說的得意,一挑眉頭,又道:「楊浩臨行之前,將夏州大軍盡數調往西域,而東線,主力則部署在銀州和麟州,他本以為夏州在其腹心之地,最是安全不過,怎會想到如今處處火起呢?我們打夏州,正是出其不意。說起來,銀州和夏州一樣城高牆厚。不好攻打,可是我李家坐鎮夏州百余年,城中豪紳士族,豈會那么快就全部歸心於楊浩,只要本官趕到夏州,亮出我李繼筠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