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運籌(1 / 2)

步步生蓮 月關 4161 字 2021-01-27

. .

李繼筠真是被種放給打怕了。膽戰心驚之余仔細一看,這才發現對面軍中簇擁著一將,遠遠看去隱約有些面熟,定晴再看,這才認出那人乃是甘州回紇的夜落紇大汗。

前兩年夏州定難軍和吐蕃人、回紇人戰事連綿,後來迫於楊浩崛起太快,已對夏州構成極大威脅,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與仇敵和解,忍氣吞聲做出讓步,當時就是他受父親之命與涼州吐蕃首領絡絨登巴以及甘州回紇首領夜落紇數度進行談判,他自然認得夜落紇的模樣。

如今兩人竟在這里相見,李繼筠不由又驚又疑,試探著上前喊話相認,夜落紇才曉得前邊這路人馬竟然就是那個所謂的綏州李丕壽的人馬。夜落紇驚喜交加,連忙上前相認。

二人下馬互訴處境來由,都是被楊浩所害,奪了他們家的根基,一個死了老爸,一個棄了老婆,逼得他們如喪家之犬般落到這步田地,說到凄慘處。也不由掬一捧英雄淚。

二人昔年雖是仇敵,此時卻已是實打實的盟友,說起楊浩來更是份外的眼紅。

這時夜落紇才曉得李繼筠奇襲夏州,實際上根本沒有對夏州構成什么實質xing的威脅,他以破釜沉舟之勢離開綏州,本來算計的很好,想著李家統御夏州上百年,在那里的勢力根深蒂固,李家的影響絕不是那么容易被抹除的,而且如今楊浩不在夏州,而定難軍又碰上了他們最強大的敵人:宋國,夏州此刻必然是人心惶惶,各部族的頭人酋首們意志搖動,這時只要他李繼筠兵臨城下,就能在這些拓拔氏貴族搖擺不定的心中再壓上一塊沉重的砝碼,一舉奪回這黨項羌人中興之地。

誰想到那種放居然兵出夏州城,在曠野平原間擺開陣勢,與他堂堂正正地打了一場遭遇戰,以後的情形他不說夜落紇也看到了,李繼筠傾綏州所有的三萬五千名兵卒,如今只剩下了破破爛爛的一萬人,而他付出這么大的犧牲,卻連夏州城的邊兒都沒沾著,這些天一直在夏州外圍玩敵進我退的把戲來著。

夜落紇就不必說了,他本來比李繼筠的勢力強大十倍,現如今混的還不如李繼筠呢,兩個人咬牙切齒。痛定思痛,便絞盡腦汁地開始磋商如何應對當前的形勢。

經過一番磋商,二人想出來三個行動計劃:一是集合兩人全部兵力,埋伏於楊浩必經之路,利用楊浩東返的急切心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二是合力圍攻夏州,如能爭取到城中拓拔氏貴族的支持,就能趁種放揮軍在外的機會輕易破城。只要占據了夏州城,憑他們現有的兵力怎么也能堅守一兩個月,那樣就能造成整個東線地區人心浮動,給宋軍攻破橫州創造機會。第三就是馬上向橫山轉移,內外夾攻,先助宋軍攻破橫山防線,再挾宋軍之威**夏州。

打楊浩的伏擊,二人斟酌來斟酌去,最後還是否定了。楊浩揮兵東返,手中至少有八萬人,他們二人的殘兵加起來一共不到兩萬人,打伏擊的確大部分時候是以少對多的局面,可前提是他們還得有後續的軍隊,可以利用他們打伏擊創造的戰果來擴大戰績。扭轉戰場形勢。

如今他們一共只有這么點人馬,殺人一千自損八百,這一錘子買賣下去,就算成功伏擊,他們的人馬也要損失殆盡了,那時不是白白讓宋軍撿個大便宜?這一點不管是夜落紇還是李繼筠都無法接受。更何況他們身邊還有一個神出鬼沒的種放,指不定什么時候他就會鑽出來,這計劃太過凶險。

兩下里合兵一處攻打夏州倒是個令人心動的誘惑,可是盤算來盤算去,二人還是否定了,夜落紇剛剛中了種放的埋伏,現場必然有受傷和被俘的士兵,種放的人馬一經盤問,得悉夜落紇的人馬也趕到了這里,必然會引起jing覺。李繼筠可沒有自己一到夏州城下,振臂一揮,城中守軍馬上倒戈出迎的自信,而種放的兵馬以及楊浩的七八萬大軍都是隨時可能要出現的,到時候打不下夏州不要緊,反讓人一鍋端了那就冤枉之極。

二人計議來計議去,最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去橫山。他們兩下合兵一處,將近兩萬兵馬,這股兵力要沖破黨項八氏的部落勢力轄區還是辦得到的,而且以這股兵力,也足以給鎮守橫山的楊繼業造成相當大的困擾,只要他們能在橫山打開一個豁口,就能把宋軍源源不絕地放進來。

一對難兄難弟一拍即合,計議已定,立即合兵一處。兵進大沙堆,經七里平直撲橫山,要搶在楊浩援軍到達之前,撕破橫山防線去了。

※※※※※※※※※※※※※※※※※※※※※※※※

種放本來駐軍三岔口,令張崇巍、拓拔昊風在前路偃兵設伏,本來是要打李繼筠的,不想夜落紇一頭踩進了陷阱,發現敵軍有異,又審訊了俘虜得到准確消息後,老成持重的張崇巍立即勸阻拓拔昊風,回師三岔口兵塞,把消息稟報了節度副使種放,請他定奪。

種放聽說夜落紇已經逃到了夏州左近,眉頭頓時蹙了起來,他倒背雙手,在戍樓中輕輕踱著步子,口里邊念念有詞,一雙眼睛還時不時的翻向天空,也不知在嘀咕些什么。

麾下眾將早已習慣了他這種思考時的習慣,只是靜靜地等候著,過了半晌,還不見種放有所決定,拓拔昊風忍不住了。大聲道:「大人,大帥馬上就要回師了,夏州安危可保無虞,咱們現在何不趁勝追擊呢,如果能搶在大帥趕回來之前一舉殲滅夜落紇部或李丕壽部,那豈不是奇功一件?」

種放輕輕搖了搖頭,又沉吟半晌,這才吩咐道:「立即把我們這里的情形傳報到太尉那里,請太尉一路小心,勿中埋伏。」

李繼談應了聲是,緊跟著問道:「那我們呢。現在該如何做?」

種放雙眉一揚,沉聲道:「張崇巍,你率所部馬上趕赴德靖鎮,如果李繼筠或夜落紇部經過那里,只守不攻,只是阻滯了他們的隊伍,那就達成了你的使命。李繼談,你率所部去守鐵冶務,防止他們經銀州奔回去,他們若想逃出生天,這是除往橫山外的唯一一條路,切記,你也是只守不攻,只要能把他們牢牢地困在我夏州地面上,就是你的大功一件。」

經過這段時ri的調兵遣將,眾將對種放的手段已是心悅誠服,李繼談和張崇巍二話不說,齊齊拱手道:「末將遵命!」

拓拔昊風迫不及待地道:「大人,那我呢?」

種放微微一笑,說道:「你么,隨本官回夏州,加強夏州防務。」

「什么?」

拓拔昊風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怪叫道:「大人,想當初李丕壽氣勢洶洶而來,人人都勸大人據城而守,不可冒進,可大人你卻一意孤行,執意出兵尋敵決戰。而今,咱們勝券在握,大帥的兵馬頃刻間也就到了,你的膽子怎么反而變小了?」

李繼談和張崇巍同聲喝止道:「昊風,怎么用這種口氣跟種大人說話,還不快快謝罪。」

種放微笑道:「無妨。拓拔將軍,須防狗急跳牆啊。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如今大帥馬上就要回師,大局已定,需要冒險的已不是我們。那我們又何必冒險?切記,兵出險招,乃迫不得已之舉,若處處行險,劍走偏鋒,早晚必吃大虧。」

拓拔昊風眼見大功在握,種放卻一反常態,采取了謹慎姿態,心中大是不服,可是李繼談和張崇巍在一旁扯著他的衣袖,不斷示意他少說幾句,而且這些時ri下來,他對種放用兵確也心悅誠服,因此雖然還是不理解,卻還是悶聲答應了。

種放也不多做解釋,便命飛羽立即傳書楊浩,示jing報信,同時命張崇巍和李繼談馬上領兵上路,自己則迅速回師夏州。

當初,剛剛收到李丕壽揮軍四萬,繞過銀州奇襲夏州的時候,夏州文武本來都一力主張在此嚴峻形勢下采取穩妥的守勢,借助夏州城的高牆深壕抵御綏州軍的進攻,而種放當時則堅持主動出擊,御敵於外,是因為實質上如同定難軍宰相的種放,站在他的地位,有他更深一層的考慮。

首先,楊浩西征已用去了夏州這兩年來的大部分積蓄,可以預料的是,將來他要穩定河西諸州,對其實施統治,仍要動用一部分儲備,而此時已是秋季,夏州附近的大片良田已進入成熟期,夏州城外還有大片的牧場、農庄以及財源滾滾的作坊工場,如果兵力收攏於夏州城內,這些根基都會被亂兵毀去,對正遭受宋軍攻擊的夏州來說,那是雪上加霜。

其次,李繼筠寄予厚望的,正是種放所忌憚的。夏州的拓拔氏豪門貴族太多了,其中有的並沒有從楊浩上位中獲得什么實際利益,有的忠誠度有限,如果李丕壽兵臨城下,打出匡復李氏的旗號,再加上有宋國大軍壓境這個因素,難說會不會有人臨陣反戈,防范再嚴密、防御再堅實的城池,一旦出了內鬼也很難抵御敵人,既然如此,不如主動御敵於外,反而更加安全。

第三,就是此舉可以向周邊各部,向黨項八氏,向定難五州的子民釋放一個信號:夏州,並沒有因為大帥東征、宋國來襲而失去對其轄地的控制,夏州還有足夠的余力打擊入侵之敵,jing告蠢蠢yu動者安份一些。

否則,以目前楊浩乃宋國封疆大吏的身份,定難軍正在重復著折家軍面對打著受折家所邀的旗號而來平叛的宋軍時的尷尬,打吧,理不直氣不壯,不打呢,則只有束手待斃。雖說楊浩的軍隊是以定難五州軍隊為骨干,招兵買馬自行建立的,不會聽從朝廷號令,可是一些無形的東西對軍隊、對百姓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的,一旦有一個部落或一營官兵投敵,其連鎖反應將十分堪慮。

有鑒於此,種放才堅決主張御敵於外,主動出兵,他將自己從各個方面的綜合考慮合盤托出,最後還是得到了羅冬兒的大力支持,這才得以力排眾議,調兵出城。而今,楊浩將歸,大局已定,他當然不想再出什么岔子,優先考慮的自然是確保夏州穩若泰山。

※※※※※※※※※※※※※※※※※※※※※※※※※※※※

楊浩回來了,當他的大旗出現在夏州城外時,守候在城門外的文武官員、士紳百姓都由衷地松了一口氣,已然有人歡呼起來。夏州在楊浩遠征期間,能支撐到現在,如今他率大軍歸來,而且是一舉踏平了河西故道,以新勝之師,挾滿腔銳氣而回,或許夏州面前的這個難關就能闖過去了。

一見楊浩,種放、蕭儼、徐鉉、丁承宗等人臉上就露出了由衷的喜悅,節度留後丁承宗由人推著,率先迎上前去,抱拳道:「職等恭迎太尉歸來,先賀太尉一統河西。」

楊浩翻身下馬,滿面chun風地抱拳道:「楊浩遠征期間,多賴諸位維持夏州軍政,楊某能平定河西,諸位功不可沒,在此,楊某先謝過各位。」

楊浩向前來相迎的夏州文武團團拱手為揖,眾人紛紛舉手還禮,一通忙亂寒喧後,丁承宗立即道:「太尉,橫山那邊……」

楊浩泰然道:「不急,咱們回府再說。」

一旁種放見了,不由會心地一笑。楊浩這般沉得住氣,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那些惴惴不安的夏州文武官吏、士紳名流們看在眼里,當可安心了。

楊浩此舉確實是為了安撫軍心,其實他現在心里比誰都急,他恨不得馬上就把橫山內外發生的一切情形事無巨細地了解一遍,但是從夏州文武的臉上,他看得出,雖然人心不定,但是眼下還沒到火燒眉睫的時候,做為夏州的軍政最高統帥,這個時候他的一舉一動莫不引人關注,此時他能神情自若,安之若素,將遠比一番慷慨陳辭更能起到安撫民心的作用。

對於眼下的夏州,楊浩心中其實是頗為慶幸的。慶幸的是他有楊繼業、種放這樣的名將,能為他分憂解難,慶幸的是他這兩年來對內政建設不遺余力地投入終於得到了回報,他的統治已經初成規模,統治機構已ri趨成熟完善,並沒有因為他這個統帥不在夏州就群龍無首,變成一團散沙。

節堂就在他的節帥府西側,到了節府前面,楊浩下意識地向自己的府門看了一眼,他多想現在就回到府中,見見自己的嬌妻愛妾,看看他的寶貝女兒,還有冬兒,現在應該已經生了吧,為什么往來的軍書中對此一字不提呢?大敵當前,他也不好動問此事,而現在文武臣僚都在身邊,等著他對夏州目前的困局做出指示,雖然家門近在咫尺,他竟然要效仿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輕輕的一聲嘆息,楊浩硬起心腸,正要直奔節堂,府門中忽然走出了一群人,楊浩立刻站住了,跟在他身後的文武官員們很默契地停住了腳步,只見娃娃妙妙一左一右陪著冬兒,正娉娉婷婷地站在府前,瞧見官人歸來,三人喜淚盈睫,若不是見他身後跟著許多官吏士紳,三人早就忘情地撲了上來。

楊浩瞧見三人,卻是一怔,女英有孕在身,按時間算,現在已經顯懷,不出面本在情理之中,不過……出現的這三人……,娃娃手中牽著雪兒,妙妙牽著呀呀學語的姍兒,而冬兒……冬兒懷里抱著的那小小嬰兒……

楊浩急行幾步,搶到冬兒面前,冬兒喜極而泣地喚道:「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