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哥哥們,我這一招腦袋開瓢帥不帥?】(1 / 2)

皇帝說話之後,人群之中恰好站著大唐的宰相房玄齡。

老房此時的臉色很是無奈,長吁短嘆道:「陛下啊,老臣好不容易才壓住次子的渾噩,結果您一個口旨將他放了出來,這下可好,小東西狂笑連連,一口一個今天要見血」

李世民哈哈大笑,贊許道:「見血好啊,小家伙頗合朕意。」

房玄齡打個哆嗦,吶吶道:「真要是讓他們打起來玩瘋了,老臣再想收其心思就難了,臣那孩子的腦筋有些犯渾,惹起事來不比程處默遜色,臣只盼著他能好好讀書,然後洗掉身上的渾噩陋習」

李世民呵呵一笑,對房玄齡道:「房喬你這話不妥,朕認為值得商榷,你讓嫡長子從文做官便可,何必讓次子也去念書求仕,一個家族必須有文有武,如此才能保住祖祠延綿」

老房默然無語。

李世民又把目光看向其他幾個重臣,語氣誠懇道:「你們也不要怪朕,覺得朕這是拿你們的孩子當槍使,朕其實是在培養這些小兔崽子,朕認為打打殺殺未必不能有出路。」

眾臣面面相覷。

李世民對這幾個臣子也算掏心窩,語氣誠懇又道:「我大唐首重軍功,即使白身也能封侯拜相,讀書則不同,朕甚是不喜讀書人。雖說治國需要讀書人,但是讀書人最容易幻想不該要的東西」

皇帝把話說到這里的時候,在場之人的臉色隱約已經變了,能矗立朝堂的沒一個是傻子,大家都猜出皇帝接下來要說啥。

果然只聽李世民一聲冷哼,突然道:「看看歷朝歷代的造反者,十之八九都是讀書人,即使不曾讀書,他也比正常人聰明,聰明人最容易做糊塗事」

這話說的太重,分明就是敲山震虎那一套,在場幾個大臣連忙拱手,皆稱臣等堅決不敢胡思亂想,謝過陛下栽培犬子雲雲。

就連房玄齡也鄭重開口,嚴肅道:「陛下一言驚醒夢中人,老臣也向您做出一個保證,從今日開始,臣不再管教次子,他生性喜歡舞槍弄棒,那臣便由著他去舞槍弄棒,陛下說的對,一個家族不能缺了武勇,否則光靠文卷傳家,漸漸就滋生羸弱之氣」

李世民點了點頭,忽然仰天輕輕一嘆,喃喃道:「大唐有些青黃不接啊。」

這話讓眾人都是一怔。

李世民又道:「有位老神仙曾經告訴過朕,槍桿子里出政權,朕問他槍桿子是什么,老神仙說是兵強馬壯的意思,讀書人固然能夠治國,但是威震四方還得靠著武勛,一個國家如果重文輕武,慢慢就會變成軟趴趴的鼻涕蟲,誰都能欺負,誰都敢欺負,你們都是國朝勛貴,應該熟知過往歷史,朕問問你們,可還記得兩晉之慘」

兩晉之慘

那不就是五胡亂華

當時北方異族屠戮中原,將大好河山殺成一片白地,屍橫片野,血流成河,中原老百姓何其凄慘,竟被異族穿在棍子上燒烤了做軍糧

李世民自己也有胡人血統,然而卻直言不諱說出兩晉之慘,可見在皇帝心中多么痛恨那一幕慘劇,沒有咬牙切齒已經算是刻意隱忍了。

因為這個話題有些沉重,在場眾臣都不好開口接茬,最後還是李世民再次開口,語帶感慨道:「武勇治國,方能護衛百姓,所以大唐才會首重軍功,因為朕知道武人對國家的重要性」

說到這里忽然一停,有些落寞又道:「可惜的是,眼下大唐雖然名將赫赫,但是皆都過了如日中天的年齡,倘若再過二十年後,我大唐怕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所以朕才要培養年輕一輩,甚至放任他們惹事胡來,因為朕給予厚望,大唐以後要靠他們守」

幾個臣子面面相覷,這才明白皇帝的高瞻遠矚。

皇帝見到敲打的差不多了,突然語氣又轉了回來,對著房玄齡微笑調侃道:「房喬你總是想著讓次子讀書,但卻忽視了人的心性和天賦,遺愛那小家伙就不是個念書的料,他現在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吧」

老房羞愧難當。

旁邊李孝恭嘿嘿壞笑,打趣道:「據說房遺愛有一回上街買東西,人家要三文錢一個梨,他非要十文錢買三個,如果不答應,立馬掀攤子,哈哈哈,十文錢三個,這腦子有多渾」

老房氣的吹胡子瞪眼,對著李孝恭反擊道:「河間郡王莫要忘了,那天買梨之人也有你的娃,犬子只不過說了一句十文錢買三個,你兒子立馬歡天喜地買了一大車,見人就送,還說占了大便宜」

李孝恭一張臉拉的比驢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