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李世民的決斷】(1 / 2)

大唐夜晚,依舊悶熱,此時長安已經敲響凈街鼓,然而皇宮里仍舊燈火輝煌。

天中一輪明月,照的宮牆發白,在皇宮最高點的太極殿頂樓,李世民負手眺望著靜謐的長安城。

身後忽然有腳步聲來,長孫皇後慢慢走到他的身邊。

李世民沒有回頭,只是輕輕嘆息一口氣,道:「觀音婢還沒睡嗎」

長孫皇後伸手抱住丈夫臂彎,柔聲道:「陛下連續三次夜不能寐,臣妾又豈能貪圖安逸入眠」

「唉」

李世民又嘆一聲,拿手輕輕拍打皇後手背,輕聲道:「曾幾何時,朕從不畏懼什么,多少次風雨交加的壓迫,朕都覺得自己可以挺下去,為何現在做了皇帝,反而失去了當初的武勇。」

「因為您是皇帝,不再是當初的秦王。」

長孫皇後幽幽開口,有些心疼道:「作為秦王,您只需要能征善戰,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一路刀兵砍過去便是,但您現在是個帝王,一身要維系整個天下。所以您才會顯得優柔寡斷,遇到事情也顯得畏縮不前,這並非失去了武勇,臣妾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大仁大勇。」

自古知夫莫若妻,若說天底下誰最了解李世民,絕對是跟他攜手一生的長孫皇後,李世民不斷輕拍著妻子的手,臉上的神色竟然顯得很憂愁。

誰能想象到的,千古雄才大略的帝王也會有憂愁。

他依舊眺望著長安,望著滿城的萬家燈火,忽然開口道:「朕得到百騎司秘奏,草原從七月上旬已顯枯黃,按照當地老牧民的說法,這是百年難遇的大災難,今年的冬天,草原必然會刮起白毛風。」

長孫皇後靜靜聽著,直到此時才輕輕開口道:「這是天災」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突厥人不事生產,所以比漢人更難抗拒天災,為了渡過這場寒冬,頡利必然會南下掠奪,突厥和大唐這一戰,怕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過去」

說到這里停了一停,接著又道:「大唐建立不久,常備兵馬只有六十萬,而且多是府兵步卒,並且還分散駐守各地,即便朕能緊急召集,最多也只能抽調三十萬。而突厥的騎兵,最少也有一百萬」

長孫皇後忽然開口,語帶期盼道:「陛下,咱們的侄子」

李世民揮手將她打斷,沉聲道:「他起不了太大作用,觀音婢不要抱太大希望。爭霸天下之時,猛將才可以攻城拔寨,當初三弟之所以能夠橫掃天下,那是因為所有的反王都在爭江山,大家必須硬著頭皮跟他打,不打就會被我們慢慢占領盤踞之地,但是現在不同,現在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猛將能夠起到的作用大大衰減」

「這是為何」

長孫皇後明顯不解。

李世民嘆了一口氣,略顯無奈道:「因為突厥人不會跟絕世猛將硬著干,我大唐幅員遼闊,而突厥全是騎兵,他們可以依仗優勢四處掠奪,遇到啃不下的硬骨頭可以躲避開,那孩子即便真有三弟的威猛,他一個人也不能分成幾千幾萬人,突厥人只要躲著他,那孩子起到的作用會很差。」

「陛下還有其他猛將啊」

長孫再次開口,急急道:「程知節,李勣,秦瓊,尉遲敬德,還有咱們的柴紹姐夫,這些人個頂個都是猛將,陛下可以把他們都派出去。」

李世民可笑一聲,道:「觀音婢你還是不明白,朕現在缺的不是猛將,而是能夠對抗突厥騎兵的大軍,朕麾下的將帥確實能打,可你總不能讓他們單槍匹馬上陣吧。我大唐能抽調的兵力只有三十萬,如果分兵去對抗一百萬突厥騎兵,那么結局簡直不可想象,所有人都會被突厥一點一點給吃掉。」

長孫皇後臉色泛白。

好半天過去之後,皇後眼睛突然一亮,似乎想到什么好主意,語帶渴望道:「如果能創造一個戰局,把所有突厥大軍吸引一起,然後大唐和對方來一場硬對硬,那咱們的侄子就能發揮威力了。」

李世民怔了一怔,臉色明顯變得精彩。

長孫緊跟著又道:「陛下應該還記得,當年咱們就是用了這一招,那時大唐同樣不占優勢,但是運用各種手段逼迫天下反王齊聚四明山,那一場決戰三弟打的屍山血海,他一個人就鑿穿了上百萬軍隊,如果這次也能逼迫突厥人不得不戰,咱們的侄子一個人就能把他們打跪下。」

李世民喘息粗重,忽然急急甩開長孫的胳膊,道:「朕現在就召集眾臣,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些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