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拿黃金買人口】(1 / 2)

大唐長安,國之帝都,古人也有假期一說,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休沐,休沐不用上朝,無論大臣還是皇帝都會放假。

雖是放假,但是該忙的還得忙,比如李世民一大早就得待在御書房,處理許許多多尚未批閱的奏折,眼看即將秋收,各地報上來的奏折不太美妙,皇帝忽然長長一嘆,喃喃苦澀道:「大唐何時才能豐衣足食。」

說罷有些提不起興致繼續批閱奏折,索性站起身來使勁伸了個攔腰,正要喊個內侍給他奉茶,忽見門口的地面上有些陰影。

那陰影是人的影子,明顯是故意露出來想讓皇帝現。

李世民微微一怔,隨即笑出聲來,對門口道:「觀音婢,是不是你?一天來三回,你不煩朕都煩了。」

「不是臣妾,這次不是臣妾。」

門口明顯是長孫皇後的聲音,但是回答卻睜著眼睛說瞎話,但見人影一閃,皇後扯著楊妃現出身形,再次道:「不是臣妾要來,是楊妃妹子弄得臣妾煩躁,她一大早跑到臣妾寢宮啼啼哭哭,臣妾沒奈何才把她領到陛下這里。」

「哼!」

李世民何等精明,豈會看不穿皇後那點小心思,他伸手沖著門口一招,略帶無奈道:「進來吧,不用杵在門口,你們這幾日一天最少來三回,難道還怕別人指責你們進入御書房?」

皇後和楊妃都有些赧然,不過仍舊提起裙角邁入門檻,進門之後先自辯駁,故作嚴肅道:「這可是陛下准許我們進來的。」

李世民沒好氣的翻個白眼。

長孫先上前,一路走到批閱奏折的桌案旁邊,看似是想幫著皇帝整理奏折,其實一雙眼睛咕嚕嚕不斷查探。

後面楊妃也急急跟過來,口中還掩耳盜鈴道:「姐姐且先去伺候陛下,這些瑣事讓妹子操持便可,咦,陛下的桌案有些雜亂,須得把奏折分門別類才行,最好能按照各地的報奏分揀,如此才能方便陛下批閱。」

說著和長孫皇後一起動手,仔仔細細開始分揀桌子上的奏折,看似很是用心,其實眼珠兒一直咕嚕嚕不斷,明顯是想尋找什么東西,結果弄得奏折更加雜亂。

「行了行了!」

李世民滿臉無奈揮了揮手,道:「想找河北的報奏直接說,不用假惺惺的瞎收拾,朕實話告訴你們,今天奏折沒有河北的。」

「那山東的呢?」楊妃脫口而出。

李世民更顯無奈,不過仍舊道:「山東的也沒有。」

皇後和楊妃頓時泄氣,收拾奏折顯得沒精打采。

李世民冷眼旁觀,看著兩個小女人在那里演戲,明明顯得很失望,卻又裝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

這樣子讓皇帝大感有趣。

李世民忽然開口道:「雖然沒有奏折,但是飛禽傳書卻有幾份,只不過嘛,傳書朝堂大事,嬪妃不可請閱……」

「呀!」

兩個女人頓時驚喜出聲。

皇後眼珠子一轉,目光遞向楊妃,楊妃妙目忽閃,突然嬌嬌柔柔道:「陛下,臣妾看您很乏累呢,您熬夜批閱奏折,很是傷害眼睛,不如讓臣妾幫您誦讀,您在旁邊聽著可好?」

「幫朕誦讀?」

李世民似笑非笑,淡淡道:「不用了,幾份飛禽傳書而已,朕勉強還能支撐著看完。」

楊妃噶然噎住。

她可憐巴巴的看向皇後。

到底還是長孫皇後有魄力,突然抬腳蹬蹬蹬蹬走到皇帝面前,素手向前一伸,對著李世民道:「臣妾兒子的家書呢,還請陛下趕緊拿出來。」

這話聰明的很。

不說飛禽傳書,卻說兒子的家書,只不過稍微改個說法,已經巧妙的避開了宮嬪不得摻和政事的束縛。

當然這也就是長孫皇後能行,倘若換個人肯定沒這膽量,就算長孫皇後如此,也得看李世民心情。

李世民今天的心情明顯很好。

但見忽然突然伸手入懷,臉上竟然帶著一絲壞笑,得意道:「朕就猜到你們會來,所以先把飛禽傳書藏了起來,哼哼,想從奏折里面找,你們找一年也找不到。」

這話等於是打趣兩個女人剛才的演戲,無論皇後還是楊妃臉色都有些羞紅。

不過兩個女人急著探聽孩子消息,這時哪里顧得上和皇帝打趣,長孫皇後伸手一奪,直接奪過那幾份傳書,口上還不忘掩飾一句,掩耳盜鈴般道:「臣妾看看兒子給的家屬,不知道稚奴在信里寫些什么。」

哪知李世民忽然又把傳書奪回去,語帶肅重道:「這次傳書說的乃是正事,所以還是讓朕念給你們聽吧,否則你們私自翻閱,傳出去會被朝臣攻訐。」

兩個女人對視一眼,連忙湊過來又是捏肩又是敲背,動作溫柔無比,努力討好丈夫。

李世民甚是享受,這才緩緩展開傳書,先念第一份道:「兒臣啟奏父皇,行程已至范陽,李恪哥哥同行,不去山東亦來河北。」

了了四句,這一份就念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