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東瀛女人想要李雲配種?】二合一章節(1 / 2)

李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前前後後大費周折,然而兩個徒弟明顯沒能領會,李雲不得不仔細給他們解釋一番。

他看著程處默和劉仁實道:「我身負天生神力,最適合沙場沖鋒,如果把沙場沖鋒換成攻打城池,那么起到的作用將會大打折扣,因為我最多只能砸開城門,然後沖進去廝殺一場,至於街頭巷尾的白刃戰,則需要手下的兵丁去拼殺,只要拼殺,就會死人,敵人的兵卒會死,我們的兵卒也會死。靺鞨人雖然是為了錢財歸順於我,但是為師並不願意看到他們死傷太多。」

說到這里停了一停,接著道:「高句麗也是大國,舉國擁有幾十萬兵卒,他們據城而守,天然占據優勢,自古兵書有雲,攻城犧牲最烈,五倍兵力只能圍之,十倍兵力才可攻之,高句麗幾十萬兵卒據城而守,每座城池最少也得三四萬人,而想要攻克一座三萬守卒的城池,我們最少得出動十倍兵力……」

「不用這么多吧!」

程處默下意識開口,提出自己的見解道:「攻城之所以需要十倍兵力,那是因為要冒著箭雨沖開城門,然而師傅你一個人就能砸開城門,攻城根本用不著十倍兵力這么多。」

李雲看他一眼,輕聲反問道:「那你認為幾倍兵力可以?」

程處默遲疑一下,沉吟回道:「打開城門之後,無非是街頭巷尾白刃戰,兵力只需要做到以二對一,絕對可以輕松掃平任何一座城。」

「好,咱們便按你說的以二對一分析來計算!」

李雲先是點了點頭,跟著再次反問道:「這需要多少兵?」

程處默又是遲疑一下,盤算半天才輕輕開口道:「倘若有師傅親自沖開城門,咱們只需六萬兵力就能掃平一座三萬守卒的城。」

這貨用的詞匯是掃平,掃平一般代表著大優勢的勝利。

然而李雲卻搖了搖頭,繼續追問道:「會有死傷嗎?」

程處默據實而答,點點頭道:「只要是廝殺,死傷在所難免,但是犧牲不會太多,頂多損失三四千兵力……」

說到這里忽然一停,他隱隱約約已經有所明悟。

李雲大有深意看他一眼,微笑道:「你自己也想到了對吧,打一座城要損失三四千兵力。」

程處默臉色有些僵,喃喃點頭道:「而整個高句麗擁有幾十座城!」

李雲再次看他一眼,給出精確數字道:「大城十一座,小城三十四座,大城守卒最少三萬,小城守卒也有一萬。」

程處默臉色更僵,一臉晦暗道:「這加起來怕是得有六七十萬兵馬。」

旁邊劉仁實終於有機會插話,急急開口表現道:「而我們最少要犧牲十萬個兵……」說完突然愣住,呆呆看向李雲,面色訕訕道:「師傅,咱們有這么多兵馬么?」

李雲負手揚天,輕聲道:「如果犧牲兵卒十萬,總兵力最少得保持一百萬,十個人死去一人,已算極其慘烈之事,你既然問我有沒有這么多兵馬,那么為師也想反問你一句,我何時擁有過百萬大軍?」

劉仁實抓了抓腦門,再次訕訕開口道:「靺鞨人好像有幾百萬人口,他們為了鐵鍋和精鹽可以不要命。」

「他們不要命,我得保他們的命……」

李雲瞪他一眼,沉聲道:「靺鞨人以後會是我們的子民,怎能拿子民的性命隨意去犧牲?」

劉仁實汗顏低頭。

旁邊程處默也有些慚愧。

兩個徒弟至此終於明白,李雲為什么大費周折布下一局。

李雲再次負手背後,目光又望向遼東那邊,此時天上大雪稍停,然而寒風越凜冽,他忽然語帶深意開口,輕輕說了一句道:「若我猜的不錯,他們也該下定決心了……」

李雲猜的果然沒錯!

……

高句麗國,丸都山城,此是高句麗國都,依山而建牢不可破,外圍乃是軍事堡壘,內圍則是大型宮殿,外面寒風呼嘯,皇宮火爐熊熊。

今日高麗皇宮之中,竟然有來自三股不同的勢力匯聚,但見高麗國主居座於中,忽然沉聲開口道:「中原的漢人經常說一句話: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今大唐李雲已然越過遼河,要在白山黑水建立他的諸侯國,朕想問一問,高句麗該如何?」

高句麗該如何?

這話問都不用問!

但見一個大臣站起身來,順著國主高元的意思道:「白山黑水乃是高句麗采邑,豈能任人建立他的諸侯國?漢人卧榻之側尚且容不得別人酣睡,李雲卻想占用我們的土地建立封國,此乃入侵高句麗國土之舉,吾等即使戰至一兵一卒也不會退讓。」

高元甚是滿意,然而卻故作擔憂道:「奈何李雲此子擁有天生神力,即使面對百萬大軍亦敢沖鋒,若是激此人凶性,我高句麗兵卒豈不白白橫死,朕是帝王,朕不能讓子民太過犧牲……」

口上這么說著,目光不斷看向某一處,那處站著一個面色桀驁的青年,腰間赫然配備著四把短刀。

這桀驁青年見到高元看他,口中頓時出淡淡一笑,站出來道:「陛下無需憂心,今次李雲構不成威脅。」

說著緩緩負手背後,一臉悠然道:「冰天雪地之中,又值天寒地凍,此人縱然天生神力,奈何他的坐騎需要冬眠,沒有坐騎相幫,他只能選擇步戰,步戰若是陷入大軍圍困,說不得有可能橫死當場……」

高元目光一閃,有些不滿意道:「若是他死不了呢?我高句麗兵卒豈不任他宰割?淵蓋蘇文你莫要含糊其辭,你知道朕剛才說的是什么意思!」

原來這青年正是淵蓋蘇文,雖然很是年輕,卻是手握權柄的權臣,他聞言仍舊負手背後,一臉悠然道:「陛下可以放心,家師已經決定出山,陛下盡管派出大軍去劫掠糧隊,家師會在暗中關注戰局,倘若李雲沒有察覺咱們出兵,那么咱們正好把他的糧隊屠戮一空,再把那個阿瑤和程處雪抓捕當場,擄來丸都山城當做威脅他的人質,如果他察覺了咱們出兵,那更好,家師會打死他……」

最後這句話,說的森然冰寒,眼中殺機一閃,臉上傲然自信。

高元甚是滿意。

這時忽聽有人咳嗽一聲,但見一個漢服老者慢悠悠站起身,笑眯眯對高元道:「吾等多方籌謀,已然勝券在握,高麗國主何必故作踟躇,瞻前顧後非是帝王之道也。」

說著緩緩走出來,面上仍舊掛著笑眯眯模樣,突然伸手探入懷中,取出一張小紙條,道:「李雲自以為布下妙局,卻不知全被我世家洞穿,他的糧隊車夫乃是突厥人充任,分明是想玩一手化民為兵的把戲,可惜少年人行事太多粗糙,如此粗鄙的計謀豈能瞞住有心人……」

這老者說話字正腔圓,分明是中原漢人的口吻,若是有大唐那邊的人見了,立馬會認出老人是誰,原來這老東西不是旁人,赫然是太原王氏的族長王珪。

但見王珪把紙條隨手一撕,臉上隱隱透著狠辣之色,又道:「欺一步,欺兩步,李家皇族步步緊逼,五姓七望苦苦掙扎,自從李雲出現以後,我世家的財富已經折損五成,打壓財富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取消士人的地位,若是真的被他開化民智,千載傳承的世家必然消亡,他既然把刀子放在世家脖子上,那就別怪世家動用最狠的手段予以反擊。」

說著一停,忽然看向高句麗國主,森森又道:「世家經營許久,暗地里也養著私兵,如今被逼的沒有退路,願意動用私兵襄助國主,若能將李雲的諸侯國扼殺在萌芽之中,國主莫要忘了分潤一筆利益出來。」

高元目光一閃,語帶含糊道:「他的渤海國窮困潦倒,哪里有什么利益可以分潤?」

王珪大有深意看了高元一眼,忽然笑呵呵道:「據探李雲在營州附近現一座大金礦,據說一日一夜便可出產黃金數百兩,國主故意裝作不知,莫非是打著獨吞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