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忽悠瘸了】(1 / 2)

「印子錢?」

李世民脫口而出。

身為一代帝王,怎會不知道印子錢?

印子錢是什么東西,印子錢就是驢打滾,其實原名應該叫做引子錢,取意是說用一點引子就能引來金山銀山,但是因為引子這個詞兒太過直白,讓人一聽就能琢磨到其中利害,所以才會改為印子錢,屬於放貸之人想要立牌坊的鬼把戲。

後世大多以為到了清代才有印子錢,其實華夏古代早已有了這門產業,打從商周開始,就有貴族放貸,比如春秋之時的孟嘗君,門客就有人借過薛城的高利貸,因為無法償還高額利息,最後玩了個行政免除的手段。

到了唐代之時,放貸已然多見,不但多見,而且五花八門,但凡有點錢財的組織,都在經營放貸撈油水。

名目很多!

比如和尚們搞得高利貸,名字叫做寺廟香積廚,意思是說寺廟里的香火和廚房積攢了一點閑錢,所以拿出來借給急需要使用的人救急,這一手聽起來像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說穿了仍舊是當了表子立牌坊的手法。

又比如世家和門閥搞得高利貸,名字就叫做驢打滾,驢毛本來光潔,在地上打個滾就能沾來一身泥,用在放貸之說簡直形象無比,民間老百姓最恨的就是驢打滾,為什么呢,因為驢打滾的利息太嚴苛。

無論是香積廚還是驢打滾,其實都是印子錢的一種,香積廚因為是寺廟搞的產業,所以利息定的稍微低一點,驢打滾乃是世家門閥的產業,自然是有多黑心就多黑心。

即便是香積廚,利息也黑的嚇人,春天借,秋天還,利息是多少呢,利息是5o%

而驢打滾直接翻了一番。

春借秋還,利息是1oo%

這指的是長借,如果短借更狠,比如有人只借一個月,那么利息就是九出十三歸,什么是九出十三歸,說的是借一萬貫錢只能到手九千,但是滿月歸還的時候需要還一萬三,月息高達四千,基本上借一家破產一家。

正因為印子錢如此凶殘,所以李世民才會臉色巨變,皇帝深知高利貸的危害,因為他在剛剛登基那年也借過,當時借了世家五十萬貫,結果到手只有四十五萬,用了不到一個月,還錢還了六十五萬。

一個月整整二十萬利息。

就連皇帝也覺得頭皮麻。

……

李世民忽然深深吸了一口氣,不知為何語氣竟然有些恐慌,喃喃道:「印子錢,一還三,利滾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還,幾輩子,還不完……」

猛地目光直視李雲,次以一種無比僵冷的口吻問道:「你這個銀行要搞的就是印子錢?」

不等李雲開口,陡然怒哼一聲,森然道:「朕,不會同意。」

「二大爺!」李雲忽然又換回稱呼,放緩語氣道:「這個事,您攔不住。」

李世民眼光一森,隱約竟有殺氣。

然而李雲仿佛未見,只是繼續開口道:「銀行,確實可算是印子錢,但是,它並非全是印子錢。」

嗯哼?

李世民剛要暴怒的神情連忙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