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越是忠厚越得騙】(1 / 2)

一個民間老頭!

吐了皇帝口水!

這事讓李世民目瞪口呆,旁邊李雲則是偷偷壞笑,心中嘿嘿兩聲,暗暗道:「二大爺,您也有今天。」

古代人,講究尊老。

一旦長者上了年紀,那真是有點百無禁忌的意思,罵你兩聲你得聽著,斥你兩句你得忍著,挨完責罵之後還得拱手行禮,口中誠懇說上一句感謝長者教誨。

譬如秦末之時,山東沂水隱居著一個老頭,有一天有個小青年飯後散步,走到橋邊看到老頭正在橋上遛彎,原本老頭只是遛彎閑逛,看到小青年之後突然不走,猛地一屁股坐在橋上,脫掉鞋子狠狠往水里一扔,然後大喇喇看著小青年,怒氣沖沖斥責道:「你有沒有眼力勁?沒看到老朽鞋子掉到橋下嗎?去撿,麻溜滴……」(瞎否?視履入水不見?下橋,撿之!語出琅琊孫氏所箸《漢賢拾趣》,一本很偏門的野史)

這故事能被野史記載,很有可能就是真實存在,故事內容很有意思,擱在後世叫做碰瓷,倘若是新時代的小青年攤上這種事,說不定就要脖子一伸一瞪眼,罵罵咧咧喊一句道:「你個老不死的,眼睛放亮了再找茬。」

而現代老頭會怎么應對呢?

很可能呵呵一笑,直接伸腿一蹬,老胳膊老腿往地上一趟,哼哼唧唧道:「小伙子,有種啊,今天這事要是沒個萬兒八千的,你大爺我可就躺在地上不起來了。」

看吧……

無論是碰瓷的還是被碰的,處理事情全都帶著不道德。

華夏傳統,已然淪喪。

而古人怎么做的呢?

看看人家那個小青年,直接跳下河水撈起鞋子,也不嫌棄水涼,也不責怪老頭找事,撿了鞋子恭恭敬敬送回來,送之前還把鞋子使勁甩甩水。

就算如此尊老,老頭仍舊不滿意,竟然眼珠子再次一瞪,大喇喇呵斥道:「送回來就行了嗎?也不看看我老人家多大了?我坐在地上有力氣穿鞋嗎?你這小東西一點沒有眼力勁。」

我懆,欠你的啊?

這要是擱在後世,脾氣楞點的小青年怕是直接一巴掌抽上了,跟誰倆呢?慣你這個臭毛病!

但是人家古代那個小青年依舊恭謹,竟然真的乖乖聽話去給老頭穿鞋,由於老頭坐在地上,小青年想給他穿鞋就得蹲著,結果老頭刻意不配合,小青年直接跪在地上給穿鞋。

這小青年是誰?就是漢朝留候張良!

碰瓷老頭是誰?就是神仙黃石公……

雖然這只是一個野史傳聞,但卻折射出古人尊老的傳統。

其實在古代這種故事並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實實存在的很多例子,無論民間還是朝堂,尊老乃是一大規矩,遇到長者罵罵咧咧,年輕之輩唾面自干。

這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美德,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有些規矩看似陋習實則有益,此乃教化人心之道,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

……

那老漢約有六十歲,這種年紀在大唐屬於百無禁忌的存在,雖然吐了李世民一口口水,然而老頭全然沒有惹事的自覺,反而眼珠子朝著皇帝一瞪,罵罵咧咧訓斥道:「看什么看?沒見過老頭火嗎?後面排隊去,再敢亂擠信不信大耳刮子抽你?看你年紀也不大,家中應該還有老漢在,他教沒教過你規矩,沒教的話讓他重新教。」

「你……」

李世民何曾受過這種氣,皇帝氣的腮幫子都鼓了,結果那老頭再次一瞪眼,看那架勢竟然要打人。

皇帝咬了咬牙,努力深吸幾口氣,雖然氣的腮幫鼓起,然而還要掛出一點笑容,和聲道:「老人家,朕……」

那老頭直眼看他。

李世民及時收口,深吸口氣再道:「老人家,真脾氣大。」

皇帝這么一說,老頭這才有些滿意,臉上火氣瞬間消失,沖著皇帝點點頭表示嘉許,哼了一聲道:「這還差不多,是個懂禮的人。」

李世民趁機湊到老頭身邊,語氣溫和問道:「晚輩可否問問,您老人家為何突然火?我看您也是個賜厚長者,當不至於因為一點小事吐人口水。」

老頭遲疑一笑,突然上上下下打量皇帝,有些狐疑道:「你是什么人?說話文縐縐的?」

問完又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喃喃自語道:「看你這身穿著打扮,也不像是個大人物啊。」

李世民面色不變,笑呵呵回答道:「晚輩曾經讀過幾年書,可惜家貧沒能堅持下去,雖然沒能堅持,但卻畢生所願,故而說話有些半文不文,倒叫您老人家看笑話了。」

「原來是這樣……」老頭點了點頭,恍然大悟道:「難怪懂點道理,被老漢吐了口水也能忍著。」

他見李世民脾氣很好,不免對這中年後生很是滿意,當下呵呵一笑,這才解釋道:「方才吐你口水,是我老漢不對,但你剛才問的問題也不對,你怎能說這家店鋪騙錢呢?天下若是能多幾個這樣騙錢的店鋪,俺老漢簡直要歡喜的睡不著覺,不用排隊了,想買就能買。」

李世民抬眼一撇,望著前面店鋪越擁擠,皇帝臉上故意裝作好奇,循循善誘問道:「晚輩聽聞這個店鋪很是古怪,買它家的東西竟然要遵守篩選章程,篩選也就罷了,關鍵價格還高,不只是高,簡直天價,世上有那攔路搶劫的山匪,搶起錢來也沒這家店鋪狠,我看老人家您不是個有錢的人,想必也是借了銀行的貸款才有入項,既然借了貸款,應該去做有益的事情,為何卻把錢財送到這里,為了買點東西大冷天在這里排隊。」

「唉!」

老頭忽然嘆了一聲,看著皇帝道:「你聽這後生一說,老漢便知道你不是個農戶,你沒種過地吧,是不是一直在讀書。」

李世民今年四十不到,擱在唐代算是中年,但是唐代多有中年還在閉門讀書之人,四十好幾的年齡仍舊雙手不沾陽春水,這老頭活了六十多歲,對於這種事情頗有聽聞,所以並未懷疑李世民的身份,只把皇帝當成一個閉門讀書的書呆子。

這誤會雖然很大,但是李世民並不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