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1 / 2)

書簽子是我的,我愛給誰給誰,什么東西!」吳有為唾罵了一番,丟開手,不搭理這個茬兒了。

八月有個好日子,就是八月十五。

吳家守孝,吃的月餅都是素餡的。

萱草為了爭回大丫鬟的地位,特別跟她母親叮囑了一番,她母親做面點是一手,於是做了十個月餅盒,每一個里頭都裝了二十四個月餅,六種餡兒。

吳有為自己也備了賀禮,他這次做的書簽,都是圓形的,圖案多是嫦娥奔月、玉兔搗葯、吳剛伐桂等等跟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關的圖案,後面提的詩詞就一首,乃是廣為流傳的《水調歌頭》。

因為書簽太小,而此詞字句又許多,故而燙印上去的字都非常小巧,了吳有為不少氣神。

找芙蓉包裝了一下,放在禮物里。

吳府給他兩位座師准備了節禮,其實就是四匹綢緞,六匹細布,一些時下出產的水果,吳有為這里自己加上的月餅禮盒,以及書簽。

給他的同窗們准備的節禮是兩匹素錦,四匹細布,以及一些時下出產的水果,同樣的,吳有為加了月餅禮盒和書簽。

這些東西看著多,拉了一車出去,其實並不值多少錢。

倒是回禮,這些人可是知道吳家的,也知道吳有為的處境,故而回禮十分豐厚。

兩位座師更是各包了一百兩的現銀給吳有為!

已經是翰林的幾位同窗好友,更是送了吳有為幾本書,這些都是他們在翰林院的時候,找到的孤本書籍。

別誤會,不是原本,是他們的手抄本。

不過這也十分難得了,因為是孤本,外頭沒人看過,吳有為這後世來的人更沒看過了。

雖然對文言文不感興趣,但是他們給他抄帶的都是一些山川地理的古代記載,類似《夢溪筆談》那一類,他最喜歡了。

當得知翰林院里有大量藏書,且可以抄錄,吳有為頓時提筆,列了許多書名出來。

《洗冤錄》、《水經注》、《齊民要術》、《九章算術》等等。

寫完之後,分為若干份,讓小小送去了幾位同窗那里,一人抄一本或兩本,給他就可以了。

他這書單子送了出去,幾個同窗好友都在翰林院,某一日遇到了,發現幾個人都在抄書!

一對,這才知道,小師弟這是一人分了一點任務下來啊!

恰好趕上座師陳鑒陳大人走過來,看他們聚在一起,一問,方知道是給自己的學生抄書。

「都抄的什么書啊?」陳鑒一直記得吳有為呢。

「有為他在家里守孝,只能溫習,聽說學生們在翰林院,仰慕翰林藏書,特別寫了幾本,讓學生等各自抄一兩本給他。「劉大夏他們一個個都拿了書單,彼此都知道這事兒

而且他們只是在午休閑暇時間抄書,正式上班時間還是以公事為重。

可是他們這些新晉翰林,也沒什么大事兒需要他們忙碌,只是讓他們看著別的老翰林辦公,學一學而已。

陳鑒將書單拿過來看了一眼,一開始皺眉,後來卻神情嚴肅,最後更是一臉贊嘆:「吳佣這是給你們一個提醒啊!"

「啊?」眾人一頭霧水。

「你們看看他列的這個書單,雖然都是雜書,卻是為官一任,教化一方之時,必須用到的東西。「陳鑒指著書單上的書名道:「你看,這些書籍,都是能用到的,刑事上,有《洗冤錄》;民事上,有《齊民要術》;水利上,有《水經注》....

陳鑒將書籍名稱與時政相結合,覺得自己這個學生真是不錯,既讓幾個學生抄書記了一遍,自己也得了實惠,這幾本書都是給他抄的,到時候必定落入他的手中,日後不管是外放當官,還是在京歷練,皆用得上。

四書五經,詩詞歌賦,那只是學習科舉的時候用得上,都天子門生了,那些就不再看了,應該著手於實際,實踐的時候,這些人必定外放一一任父母官,在地方上做出了政績,才能調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