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3(2 / 2)

吳有為吃的相當滿足,在過年的這段日子里,各種大油大鹽吃的滿肚子油水,突然來一頓素菜,清一清腸胃,也不錯。

即空大師的西瓜在寺里受到了歡迎,他很大方的分給了主持和各位長老,寺里的僧眾們在過年的時候,都一人分到了一塊。

不多,但是足夠新鮮了。

初六,吳有為回了莫靈山庄。

山庄也有人送來了一些禮物,有同窗的回禮,也有兩位座師給他的年禮。

從年前到年後,就沒斷了送禮的人。

初七開始,吳家村的人就來給吳有為拜年了。

他們也給吳有為准備了禮物,送的都是自家的特產,你家一筐干蘑菇,他家兩只老母雞。

因為他們知道,好一些的東西老爺並不缺。

他缺少的就是大家對他的心意,所以眾人送的東西都很有自家的特色,像是崔二,他送的就是打造的一套新的飯桌,上面還鑲嵌著銅線和瓷畫,紅木的桌子,看著高檔的不行。

而吳大送給吳有為的禮物就是自家養了三年的老鴨子:「給老爺熬個湯喝,這老鴨子都養了三年了。

吳有為看著籠子里關著的五六只老鴨子,生怕自己嚼不動它們的肉。

不過人家來給他拜年,吳有為也不能不要禮物啊?下吧,倒是讓方大廚樂得不得了,這種老鴨子熬湯最好了。

吳有為也沒白要人家東西,帶來的幾個孩子,他都給發了紅包,壓歲錢,這個錢,大人們都不能說不要。

而且小孩子很好玩兒的,有兩個只有三歲的小娃娃更逗,坐在吳有為身上就不樂意下去了,吳有為抱著他們倆玩了好一會兒,他們困:了睡著了才離開吳有為的懷里。

一直熱鬧到初十之後,大家才消停了一些,准備過十五。

他不知道的是,即空大師在看完《白馬嘯西風》後,沉默了半晌,給宮里的憲宗皇帝寫了一封信,讓人送了進去。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古俗中,上元節(天官節、元宵節)、中元節(地官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據說元宵節始於兩千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據說司馬遷創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

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明清兩朝尤其北方,規矩沒有嚴苛到那么極端,而上元節乃是唯一一天可以不規矩日子,滿大街野鴛鴦沒人管。

明朝燈節是官辦,整個有十天之久,自十二日開始,便有花燈掛在街上,出門逛街的貴女尤其多。

當然,也不是真的出去拋頭露面,只是需帶著緯紗帽。

因為是冬天的時候,倒也不會覺得悶,又因為明朝時期,手工業極其發達,做出來的輕紗十分厲....從里頭往外看,看的可清楚了;從外頭往里看,啥也看不到!

吳有為將家里的女眷都用大車拉著,這些女眷們一年到頭憋在後院,實在是很少出門,還不如吳家村的婦女們呢!

於是打算都帶著,留下一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