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1 / 2)

詩詞來贊賞,賞的吳有為都臉紅了。

那哪兒是他的詩詞啊?

那是他抄襲「後人」所做....

終於招待完了這位親家兄長,送他回了二房那邊,他是正月二十的時候才走的,吳有為也去送了。

送完他,回到莫靈山庄又過了十幾日,二月二也過了,豬頭肉也吃了,這年算是過完了。

過完年就要准備春耕了,加上吳家村蓋好的房子里已經裝修都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從自家的磚瓦窯里再運磚瓦過來,接著蓋房子。

倒是管家來了跟吳有為道:「磚瓦窯是自己家的,為什么還要花錢買?"

自家的磚瓦窯,出產的磚石和瓦片,還要花錢?

「當然了!」吳有為道:「磚瓦窯也是營業的嘛!不能我要就無償給我用啊?他們也需要賺錢,也有消耗,讓我知道我買的地方是不是一直在賠錢?」

林素管家不查賬都不知道,老爺竟然在自己家的磚窯那里花錢買磚窯,怪不得磚窯的管事非要讓他去看一看,拿賬本給他瞅呢!

於是抽了抽嘴角:「這是什么道理?」

吳有為有自己的一套衡量事物的准則:「按我說的做吧!」

然後磚瓦窯那邊就遞上了賬本,那邊刨除人工錢和一些用,以及過年的時候,按照老爺的吩咐,給師父們發的獎金,工人們發的紅包,總共還盈利不到一千兩的銀子。吳有為很滿意:「讓他們門繼續燒,咱們這里的磚瓦還有的用呢!

吳有為現在有錢,就是沒錢了,他去賣個羊脂玉也夠花銷的了,這玩意兒屬於奢侈品。

能賣上價格,足夠他這個小家繼續幸福的奢侈下去。

剛懶散沒多久,兩位座師一起要他去京城一趟。

正好,吳有為也要送小侄子去上學了,一起去了京城,將孩子交給張升後,他就在傍晚的時候,去了陳鑒的府上。

等到了陳鑒的府上,發現劉宣也在座,兩位座師齊齊的跟他談了一次心。

「你這分家也分了,分宗也分了,廢後跟你沒關系了,吳府也倒了,你是不是該心,好好讀書了?」去年四月份之後,吳有為就一直忙的跟個蜜蜂一樣,到處托關系,找理由,終於在廢後之前折斷了跟吳府的關系,但是去年廢後影響甚大,這才一直低調到現在。

但是這都過去這么久了,還不為會試做打算嗎?

「是的,學生這兩日也正在想這個問題,請兩位座師幫學生在翰林院找一些往年的資.....」吳有為開始他的計劃了。

其實很簡單,在後世經歷過應試教育的他,第一想到的就是找資料!

然後?

然後融會貫通啊!

這還不簡單??

歷屆考題就是風向標。

雖然兩任皇帝的品味肯定不一樣,但是能在恩科那里看到一些影子。

加上他還有個bug,他知道張升是未來的狀元,張升讀什么書,他跟著就行了,大不了倆人一起研讀唄!

最多加個楊一清。

那貨也是個聰明人。

他這么一說,兩位座師果然滿意了,他不是沒有讀書的心就好。

於是幾日之後,吳有為就得到了兩大車的各種書籍、歷屆考卷以及兩本秘籍。

這兩本秘籍是兩位座師給他的,說的是有可能成為下一任會試主考的翰林院里的幾位老翰林們的性格,文品以及愛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