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1(1 / 2)

吳瓊考試的東西

吳瓊即將開始他的科舉生涯,這第一步,就是他的童生試。

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

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

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

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

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

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

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

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

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

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而吳瓊因為是直隸人氏,只要在本地考試即可,不過也需要心做准備,但是吳瓊是好多年之前才考的童生試,只能寄一切希望給林素管家,讓他張羅一份考童生試需要的東西了。

因為孟凡章也是要考童生試的,所以孟家父子就待了一日便回去了。

臨走之前,孟和玉跟吳有為談了一次:「我孟家自負為孟子後人,耕讀傳家,可是我孟家卻沒那個官運,所以我已經想好了,入翰林院,做一閑職,爭取在翰林院的藏書樓里多抄寫一些孤本書籍,可以放到我孟家的書院里,給學子們一個觀看的機會。

翰林院有一座藏書樓,里頭珍藏的典籍無數,其中不乏孤本,古本等等。

吳有為也很垂涎這座國有藏書樓。

它不僅是藏書樓,還是漢民族的驕傲,可惜,在清後,藏書樓幾次修繕,加上文字獄,很多東西都遺失了。

「你是相當翰林?」吳有為想了想:「也好,將來致仕之後,也是清貴人家了。」

「不求什么清貴了,我父親身體還好,如果他老人家教不了學生了,我就上書致仕,回去接替我父親,我孟家,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如果孩子們有那個運道,就讓他們去闖盪吧!」他說的闖盪,指的是官途,而非外頭的世界。

自此,吳有為知道,孟家不可能在官場上給他多大的幫助了,只能當成最後的退路。

送走了孟和玉,吳有為就帶著吳瓊去了縣衙。

考秀才要經過縣試、府試、院試三道關卡,古代秀才不是那么好考的,任何一道關卡都有可能將你刷下來。

而一般的縣試是在二月舉行,只是二月份的時候,會試,所以京畿的縣試就挪到了四月份。

時間上有些緊張了。

縣試是由知縣主持,般考五場,分別考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策論等。

縣試要求有四名村庄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

吳有為都為吳瓊辦妥了手續,帶著他去了大興縣的縣衙。

吳有為是跟吳府分了家的人,後來又分了宗,以前的吳府是掛在萬年縣名下的,而吳有為的莫靈山庄,占地則在大興縣范圍內,所以吳有為這一支,全稱乃是京畿北直隸大興縣莫靈吳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