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一樣的秦國(三)(1 / 2)

秦皇紀 殷揚 1604 字 2021-02-02

. .

秦國雄視天下,大戰山東六國,以一敵六,越戰越強,打出一個燦爛的明天。

論土地城池,山東六國比秦國大得多;論人口,山東六國比秦國多得多;論財賦,山東六國不知比秦國多多少倍……

就是這樣巨大的差距,秦國仍然是勝了,最後統一了中國。

為何?

就在於四個字:政治清明!

秦國之所以能保持政治清明,就在於從秦孝公開始,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王這四代國君都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了解民間疾苦,深知秦國政治的得與失,他們采取的治國方略很對症。

這是秦國一直能保持強盛的的重要原因。從秦孝公變法開始,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為止,秦國一共經歷了七代君主,沒有吃過苦頭,沒有經歷九死一生的,只有秦異人的老爹贏柱。

贏柱之所沒能吃過苦頭,沒有經歷九死一生的磨難,就在於他的身體太弱了,是當時有名的病夫,哪敢去經受磨難,那還不要了他的小命?

秦異人質趙數載,經受的折磨不需要有說的,他沒有崩潰,沒有精神錯亂,沒有瘋掉,這已經很不得了。

秦始皇自小在趙國生活,因為秦異人離開趙國,偷偷回國,他沒少受趙國的刁難,這同樣磨練了他。

在秦國七代國君中,最有代表性的,不是秦孝公,而是秦惠文王。因為他是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商鞅變法的人,並因此而被商鞅治罪,他被秦孝公趕出去,在秦國民間自生自滅了十幾年。要說恨,他對商鞅是恨之入骨,要是沒有商鞅,他不會吃那么多苦,不會受那么多難。

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只是車裂了商鞅,並沒有廢商君之法。

他不僅沒有廢商君之法,還強化了商鞅變法:一是把那些反對商鞅變法的守舊勢力連根拔起,徹底鏟除。車裂商鞅之後,那些守舊勢力歡天喜地,以為秦惠文王一定會廢除商君之法,秦國會回到過去,他們的好日子就來了。這些守舊勢力忍不住跳出來,令他們想不到的是,等待他們的是秦惠文王無情的屠刀,把他們殺得干干凈凈。

二是,秦惠文王把隴西、河西之地這些商鞅並沒有推行新法的地方全面推開新法,把商君之法推向全國。

秦惠文王由一個商君之法的堅決反對者,最終成了商君之法的堅定擁護者,為何?因為他在秦國民間的十幾年,親眼目睹了秦國的巨大變化,親眼看見了秦國由一個「一窮二白」,隨時會被魏國滅掉的弱國,一舉而成為一流戰國,雄視天下。

他深深的知道,商君之法完全針對了秦國的弊端,唯有商君之法才能救秦國,才能讓秦國更加強大,是以,他堅決擁護商君之法。

秦異人質趙數載,雖是倍受磨難,磨練了他,然而,他對秦國的國情卻不太了解,他太需要細察秦國民間疾苦。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治理秦國。

在桓齮和蒙驁心目中,秦異人是秦國國君的最佳繼承人,讓秦異人走上先輩的道路,了解秦國的民間疾苦,這對秦異人有著莫大的幫助,他們是一萬個贊同。

「那好。」秦異人與蒙武的交情極好,有他相陪,自然是沒有問題。

「你就先回咸陽,我隨後就回來。」秦異人沖趙姬道。

「不!」趙姬搖頭,道:「你莫要忘了,我也是秦人呢,我是趙秦人。回到秦國,就是回到祖宗之地,我當然要去瞧瞧啦。」

趙姬的祖上也是秦部族,在秦襄公時分散,流落到趙國,成為「趙秦人」。雖然她從未踏上過秦國的土地,在她的心目中,秦國土地就是祖宗所居之地,她很想去見識見識。

「嗯。」秦異人想了想,道:「你去不是不可以,只是這一路下來,會很辛苦。」

「人家不怕嘛。」趙姬想也不想,脫口而道。

「既然如此,那就一道吧。」秦異人眉頭一掀,道:「我就帶孟昭、馬蓋、范通、魯句踐、茉兒,還有蒙武就成了。」

「不用帶茉兒了,帶著個丫頭,你這還能是暗訪嗎?這些事,人家也會做。」趙姬反對。

秦異人打量一眼趙姬,見她很是認真,點頭道:「那好吧。我們就扮作一對夫妻。我得改名字,我就叫趙異。」

主意一定,換了一個照身帖,秦異人就成了趙異,帶著趙姬、孟昭、馬蓋、范通、魯句踐和蒙武出發了。

與蒙驁、桓齮他們作別,離了函谷關,上了一條小道。

這條小道雖然沒有函谷關去咸陽的大道寬敞,卻是修得很是平整、結實,處處透著秦人的堅毅與強悍。

車聲轔轔,馬蹄沓沓,秦異人一行一邊趕路,一邊打量四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