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異人新政(2 / 2)

秦皇紀 殷揚 1588 字 2021-02-02

對於這樣的野蠻之民,若是給他們講什么禮儀道德,那是非常可笑之事。唯有對他們來狠的,他們才會害怕,才會遵守。因而,這嚴刑峻法正是針對秦國的良方。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山東之人眼里秦法太苛暴了,可以說已經到了很殘忍的地步,而秦人卻是稱便,奉公守法,沒人說那不方便。

范睢把商君手書遞給秦異人,秦異人接在手里,展開一瞧,商君在手書中說明了他推行嚴刑峻法的原因,與秦異人的說法如出一轍,只是用詞不同罷了。

在手書的最後,商君提醒後人,等到天下一統,安寧之後,務必要修法。

「商君之明若斯,佩服佩服!」秦異人是贊嘆不已。

「秦始皇當年統一天下後,為何沒有及時修法呢?尤其是徭役一事,更是鬧得天下大亂?」緊接著,秦異人就是好奇了。

秦朝強悍讓人震驚,兩千多年過去了,若是問我們,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最為強悍,人們不會想到強盛的漢朝與唐朝,而是會想到秦朝。然而,秦朝之亡,讓人嘆息,無數後人在謾罵、詛咒的同時,又在惋惜。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大的、zhong yang集權的王朝,建立了一個龐大而強大的帝國,又開創了中國的統一格局。雖然秦朝覆滅了兩千多年了,然而,秦朝遺澤仍是讓我們受益無窮,就是這樣強大的王朝竟然只存在了極短時間,誰能不惋惜?

秦朝覆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其中有一條卻是世所公認的,那就是秦法太過苛暴,尤其是徭役一事,更是逼得劉邦這些本無仇秦之心的平頭百姓,走投無路,不得不反秦。

以秦始皇之明智,還有李斯、尉繚這些名動千古的大才相輔,他們都沒有修改秦法,這著實讓人想不明白。

秦始皇究竟是怎樣想的,他為何沒有及時修改秦法,我們無法知曉。不過,可以做一些推斷。

後人在罵秦始皇,斥他為暴君,不管怎么說,誰也無法否認秦始皇的偉大功業,他功邁三代,對中華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沒有及時修法的原因或許很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並不是修法的良機,因為六國雖滅,六國舊貴族遺老仍在,他們仇秦反秦。只有再過上一段時間,這些人死得差不多了,六國的殘余勢力消亡得差不多了,才是修法的良機。

世所周知,秦始皇和扶蘇這兩父子因為政見不同而鬧得很不愉快,就是當時修法與不修法的兩種政見的爭執。秦始皇堅執嚴刑峻法,而扶蘇卻是要改弦易轍,為此兩父子鬧得很厲害,秦始皇一怒之下,把扶蘇發配到北方去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秦始皇在駕崩之前,又把皇位傳給了扶蘇,盡管因為趙高和李斯的jian心,扶蘇被害。我們可以仔細想想,或許秦始皇在內心深處認可扶蘇的政見,只是時機未到,不得不暫時擱置。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秦始皇開創的一統格局是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他需要摸索,犯錯是不可避免的。

儒家很是推崇「三王五帝」,贊揚他們是聖人。然而,三王五帝的時代,與秦始皇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

不說別的,就說我們的始祖黃帝,他是一個部落的首領。在當時,一個部落能有多大?能有一個縣大嗎?秦始皇統一後的中國,版圖比起黃帝時期大了千多兩千倍。

再說人口,黃帝時的一個部落能有一萬人嗎?那時節,人口稀少,一個大部落能有萬把人應該是很了不起的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當時的人口是一千八百萬,比起黃帝是多了近兩千倍。

版圖擴大了千多兩千倍,人口多了千多兩千倍,如何治理,如何施政,就成了大部題。在無前人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秦始皇唯有摸索了。

摸索就會犯錯,這是不可避免的。

秦朝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後世王朝一直在借鑒,再也沒有犯秦朝犯過的錯誤。

「這問題太復雜了,難以一時想通。」秦異人放下商君手書,整理一下思路,道:「異人此來,協助丞相,若有不到之處,還請丞相多加指點。」

「呵呵。」范睢發出一陣暢笑聲,道:「公子言重了。公子才智不凡,多有人所難極的妙法,不知公子對秦國的政務可有高見?」

「高見不敢當,倒著實有幾個想法,要與丞相商議。」秦異人回到秦國後,查看一番國情,已經對秦國政務有了新的想法。(未完待續。)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