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匈奴入伏(下)(1 / 2)

秦皇紀 殷揚 1589 字 2021-02-02

. .

單於大口大口的呼吸著新鮮空氣,喘氣聲之響亮,如同奔行了百里的牛似的。

這一路逃跑真是要了親命,拼命的逃啊逃,差點把胯下戰馬給抽死了。

「呼!」終於把身後的秦軍騎兵甩掉了,單於長吁一口氣,一拉馬韁,頓時慢了下來,准備好好喘口氣再說。

此時此刻,當以奪命狂奔為務,不能慢下來,而是要有多快就逃多快。然而,他實在是累得不行了。如此疲累之事,他已經很多年沒有體味過了。

再瞧匈奴群臣,無不如是,個個如同氣喘的牛似的,張大嘴巴猛吸氣。

「隆隆!」他們一口氣還沒有喘勻,又是一陣驚天動地的蹄聲響起,一支黑色的騎兵出現在視野里。

這支騎兵黑色的軍服,黑色的旗幟,黑色的盔甲,如同一片黑色的浪潮,席卷而來,一副不把他們淹沒不罷休的樣兒。

「秦軍!」

「該死的秦軍!比草原上的餓狼還要難纏!」

一眾大臣看在眼里,驚在心頭,齊聲喝罵。

他們被李牧追殺,好不容易這才逃得一命,一口氣還沒有喘勻,又是一隊秦軍騎兵殺來,他們能不惱嗎?

依他們那氣,恨不得把這隊煞風景的秦軍騎兵撕著吃了。

「走!」單於只得當機立斷,狠狠一鞭抽在馬臀上,戰馬嘶鳴一聲,撒蹄狂奔。

單於一行又開始逃跑了。

這一路逃來,讓他終生難忘,時不時就會遇到秦軍騎兵追殺。往往是剛剛甩掉一隊秦軍騎兵。又出現一支秦軍騎兵。想要打。匈奴已是喪家之犬。沒有斗志,很多人連彎刀和弓箭都丟掉了,拿什么與秦軍騎兵打?

唯有逃命的份!

逃得慢了的,就成了秦軍劍下亡魂。

一路逃來,死傷極眾。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從北河之地開始,一座座屍山、一條血路,連綿不絕。朝北延伸而去,不知終於何處。

「大……單於……」頭曼騎著駿馬,飛奔來到單於身旁,喘著粗氣,道:「不對勁!很不對勁!」

「有何……不對的?」單於氣都有些喘不勻了,整個人很是消瘦,與以前那個龍精虎猛的單於判若兩人。

「大單於,你有沒有仔細看過?」頭曼一邊喘氣,一邊結結巴巴的道:「秦軍騎兵雖是在追殺我們,可他們的追殺有些不一樣。他們不是從東面殺來。就是從西面殺來,就沒有從北邊殺來過。這不同尋常。」

頭曼是個精明人,善於觀察,很快就發現了秦軍追殺的蹊蹺之處。

「是哦。」聽他這么一說,單於不由驚醒。

「太子,這有何不好的?」有大臣忙道:「秦軍不從北面堵截我們,我們就有了逃命的希望,這是大好事呀,大好事呀。」

不是每一個人都如頭曼這般精明,這些匈奴大臣沒有頭曼想得這么深遠,還以這是大好事,逃生有望了呢。

單於擺手阻止匈奴群臣議論,沉吟著道:「太子說得在理。秦軍騎兵總是從東西兩個方向追殺而來,卻從不見他們從北方追殺。秦軍的行動比我們更快,按理說他們早就追到頭里去了,若要從北方追殺的話,不會有任何問題,他們不從北方追殺,這是為何?」

秦軍早就料到匈奴會趁夜逃走,自然是要做出相應的部署,要想盡一切辦法圍追堵截,給匈奴以最大殺傷。事實上,一路逃跑也證明了這點,秦軍騎兵不斷追殺匈奴,殺傷極重,就是不從北方追殺。

既然是要追殺匈奴,從北方追殺,堵住匈奴北逃跑的道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秦軍偏偏就沒有這樣做,不得不引人生疑。

「還有,瞧秦軍的舉動,與其說是在追殺我們,不如說是在驅趕我們。」左賢王也是個精明人,接過話頭,道:「秦軍就是牧羊人似的,把我們朝北方趕去。只要我們不向東西兩個方向逃走,他們就不追殺,這事實在是不對勁。」

「說了這么多,秦軍為何如此做?」一眾大臣齊聲問道。

頭曼、單於和左賢王張口結舌,無言以答。

「我們再試試看。」單於猶豫了一陣,提議道。

「是呀,一試便知。」對這提議,群臣沒有異議。

單於道:「本單於朝北逃,左賢王去東面,太子去西邊。」

頭曼和左賢王領命而去,率領一隊人一奔東,一奔西。

果然,他們一沖出來,立時就有秦軍分兵前來堵截。二人見勢不妙,只得打馬朝北逃去,秦軍就不再從後追來。

當左賢王和頭曼與單於再度匯合之後,誰都能看出對方臉上的凝重,還有不解之色。

「秦軍騎兵果然是在驅趕我們,果然是!」一眾君臣心下震驚。

「本單於在這里,秦軍也只是驅趕,不窮追不舍,這是為何?」單於轉著眼珠,越想越是疑惑,萬分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