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蒙恬(2 / 2)

秦皇紀 殷揚 1649 字 2021-02-03

蔡澤是計然名士,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經濟學的高材生,最為善長的就是弄錢。秦國要想一天下,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撐,蔡澤是最合適的大田令人選。

「恭喜蔡大人!」范睢、白起、王翦他們都認可秦異人的話,向蔡澤道賀。

「……」蔡澤的眼睛依然瞪得滾圓,如同石雕似的,沒有反應。

「不敢,不敢。」過了半天,蔡澤這才清醒過來,接受了他已經是大田令這一事實,滿面紅光,終於可以施展計然學,為秦國生財貨了。

「來,以鄭國所立之功。就是他來做大田令也無不可,不過,寡人想來想去,鄭國還是主要打理農田水利之事為宜。」秦異人扭頭沖鄭國,道:「寡人之意,鄭國既要管理大秦的農田水利,還要為將來一天下之後如何治水而謀劃。」

「臣願擔此命!」鄭國昂昂而言,滿面紅光。

鄭國對於做不做官不太在乎,他平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治水。要他主管秦國的農田水利,這正對他的脾性。再者,秦異人要他為將來一統之後治水做准備,這太令他激動了。做為絕世水工,鄭國不會不知道在當時需要治理的江河湖泊是何其之多。

戰國時代的江河湖泊危害之大。令人觸目驚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之最,不僅僅是天災,還有。

戰國時代是屬於大分裂、諸侯力征的大爭之世,亂得一塌糊塗,不要說象長江黃河這樣的大江大河了,就是一條小小的水渠上。都有可能有數十上百的水壩。

比如說周室,周室地不過數十里,分封給東周公和西周公,他們就在水上築起堤壩。一個要種麥,一個不放水,就這樣斗來斗去,斗了數十年。

這不過是區區數十里的水上就有如此爭斗。還要更厲害的。魏國曾經干過一件轟動天下的蠢事,那就是魏國把魏國境內為害的江河引向別國。淹死人無數,差點爆發戰爭。

齊國和燕國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齊國先是築壩,然後就大肆放水,燕國被淹,死人無數,這是齊燕結仇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此可知,一統之後,治理江河湖泊就是必然之事,還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不得不提前規劃,這事交給鄭國正合適。

「李冰,想讓你與鄭國一道做這事,只是李二郎要練水軍,事務太多,你這巴蜀太守還是回巴蜀吧。」秦異人很是不想讓李冰回巴蜀,情勢處此,不得不如此。

李冰沒二話,欣然領命。

「李斯,寡人派一個重任給你。」秦異人沖李斯道:「你善於統籌和計算,寡人之意讓你接替樂毅先生,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

樂毅入秦之後,一是主持學館,二是主持查勘典籍、山川地理之事,這是在未來一統之後的治理做准備。春秋戰國大亂之世,山河世變,卻沒有能精准的資料,一統之後難以治理,這事要是提前做起來。

只是樂毅年事已高,精力不濟了,是該派個人為他分擔了,這人非李斯莫屬。

李斯之所以最為適合擔任此事,不是在於他善統籌和計算之道,而是在於他善於創新,這是為歷史所驗證了的。正是因為李斯善於創新,這才力排眾議,要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

由李斯來擔任的話,他一定會提出很多切合實際而又很有新意的舉措。

至於大方向,秦異人不需要李斯給出建議,畢竟秦異人是現代人,其觀念比起李斯更加新穎,只是在細節和技術層面,就需要李斯給出建議了。

「諾!」雖然沒有給李斯升官,李斯卻是異常振奮,興奮得紅光滿面。對於李斯來說,就是給他一個丞相的高位他也不願意換。

因為這位置在將來就會顯現出其重要性,這是在為一統之後做准備,也就是說一統之後的治理得由李斯一手來設計,這是何等的榮耀啊!

更別說,這是大爭之世後的治理,一旦成功,就會成為千秋萬代的模板,後世的治理都得依李斯的設計行事,這是何等的令人振奮!

「王綰,你去洛陽,協助司馬梗修建倉廩。」秦異人沖王綰道。

鄭國渠成,關中旱澇保收,糧草很快就會多起來,這需要提前運到洛陽這個戰略基地去,唯有如此,這仗才好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嘛。

「諾!」王綰欣然領命。

酒宴之後,眾人各司其職,秦國又恢復了平靜。

這天,秦異人處理完公務,走出上書房,只見小嬴政昂首挺胸而來,在他身後跟著一個灰頭土腦、鼻青臉腫的小不點,不是別人,正是名動千古的蒙恬。

.全部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