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霧鎖京畿(1 / 2)

商海諜影 常書欣 2541 字 2021-02-03

. .

仲夏是一年京城最熱的季節。

這個季節的出行絕非好事,天熱得像洗桑拿,人多得像螞蟻爬,車擠的都在摁喇叭,哪兒都是車人密密麻麻。還有天上湊熱鬧的霧霾,灰乎乎像扣著個大鍋蓋。

此情此景,有詩贊曰:抬頭不見天,低頭只見堵。

瞧,又堵了。

通往三環的路,車流龜速行駛,速度漸緩,直至停止,一輛標著「哈曼商務調查」字樣的商務車,被夾在去向的車流中,車窗緩緩搖下,一位披肩短發,面目清秀的女司機伸出頭來,發愁地向前看了看,又向後看了看,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然後她的嬌好的臉蛋上,愁得像覆了一層霾。

她很快摁起了車窗,這種天氣不戴口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是需要無畏的勇氣的。她松了松安全帶,干脆把車熄了火,隨手從車上的小冰箱里拿出了一聽飲料,遞給了副駕上那位一直專心看報紙的男子。

「謝總,得等一會兒了。」她說道。

那男子抬了抬眼皮,示意知道了,不過沒有接她遞的飲料,隨意道著:「不用了,我不喝碳酸類的飲料。」

女司機躊躕了一下,沒開罐,又放下了,職場上嘛,總不能給人留下太隨便,何況是在上司面前。更何況是在這位不常謀面的公司總經理面前。

沉默的時間里,她瞥眼瞧了幾次專心致志的謝經理,國字臉,方方正正,簡約的休閑襯衫,顯得很隨意,腕上一塊老式的西鐵城手表,低調到寒酸的程度。

不過表像和內涵,往往是錯位的。在商務調查行業,有一半人知道哈曼公司這個謝紀鋒總經理的大名,另一半嘛,根本就和哈曼商務調查公司有業務往來,朋友、熟人、故舊組成了這個在外人看來相對神秘的圈子。

圈子不算大,不過哈曼和謝總的名聲卻不小,很多行內人知道謝總的發跡經歷,十幾年前還是一個不名一文的大學生,練過攤、倒過鐵、販過煤、觸過網、什么it、vc都玩過,沒有一樣成功的,可偏偏這些屢戰屢戰的從商經歷讓他在之後的商務調查行業如魚得水,不幾年便把一個十幾人的小公司經營成了行內的翹楚。

對了,最關鍵的一個要點,女司機似乎想起了:謝總未婚。

想到此處,女司機悄悄地照了照後視鏡,看看自己的面容有無瑕眥,還好,商務大齡女的典范,庄重,成熟。又低頭看了看ol襯衫的胸前,還好,線條凸凹,本錢還夠。

她觀察了很久,結果令她一如既往地失望,謝總很專注,似乎無瑕旁顧,就像行內背後都叫他「謝公公」一樣,很難見到他對那個女人有艷羨的目光。

於是,她開始找話題了,職場的一個守則,沉默不是金、會說才能贏。混職場的女人如果潛規則走不通,那你就得按規則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她看到了謝總翻到報紙一頁,找到話題了,輕聲道:「這件事,可能對我們的生意要有影響。」

是則報道,名字叫《首都警方開展清查行動取締三十余家商務調查公司》。報道她看過,是幾例私家偵探、軟暴力討債、婚姻調查引發的刑事案件,涉案的三十余家商務調查公司被吊銷經營執照,還有數十人受到了刑事處罰,在首都的商務調查行業,算是歷年來少有的大動作了。

「肯定要有啊,唐瑛啊,你入行也有幾年了,對這事怎么看?」謝紀鋒慢條斯理地問,話音落時才扭過頭來,在他面前,是一位著裝得體,經驗豐富,已經有數年工作經驗的屬下。

她叫唐瑛,29歲,公司的法律顧問兼業務經理,和所有的行業一樣,接洽生意多少得有點美女效應,唐瑛無疑是這個角色。

就聽這位美女司機侃侃道:「《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三項侵犯個人信息罪,目前大多數調查使用的信號追蹤、調取通話記錄、監聽、跟蹤,都涉嫌犯罪,雖然理論上講,商務調查公司沒有錯,是法律允許的,但錯的是調查者的行為,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商務調查者,都可能使用這種錯的商務調查行為。現在這種形勢,讓我們整個行業的壓力劇增啊。」

「解決途徑何在?」謝紀鋒正色問。

唐瑛一笑道:「我們今天不就是去解決嗎?」

對了,今天是去人才市場,唐瑛已經揣摩到了上司的意圖,要給公司注入新生的血液,商務調查這個行業很特殊,特別做調查的一線人員,可能連公司的人都不認識他們,而且這種人,淘汰率非常高,唐瑛從每月支出的勞務費用上可以判斷出那些不斷更迭的名字。

她看到謝總又笑了笑,她補充著:「解決途徑是要把我們的商務調查和大家熟知的什么私家偵探、追債服務、婚姻調查區分開來,規范行為、提高從業人員自身素質,以利於公司更規范地發展。」

「呵呵……有想法,好事。」謝紀鋒不置可否,笑了笑,坐正了。

唐瑛有點失望了,大多數時候不置可否,就意味著否定你了,不過在目前的形勢下,又能如何?很多商務調查公司都是租一間辦公室就開張,主要業務就是追債、查婚外情,由此引發的民事、刑事案件越來越多,整個行業都快成不黑不白的代名詞了。

「謝…總,我…是不是講錯了?」唐瑛小心翼翼地問。

「沒錯,對所有的人,都應該這樣說。」謝紀鋒笑著回道。

唐瑛尷尬地笑了笑,對於這位晦莫如深的謝總,她一直覺得琢磨不透,也琢磨不定,她轉移著話題道著:「其實這種招聘的事,不用您親自跑一趟,現在只要網上一發布信息,求職的人多得去了,我建議優先考慮法律、政法類學院畢業生。」

「理由呢?」謝紀鋒問。

「他們的法制意識應該強一點,我們這一行又是如履薄冰,需要注意的事項太多。」唐瑛道。

這個提議很中肯,讓謝紀鋒躊躕了一下,他側頭看看唐瑛,晦莫如深地笑道:「如果我的想法和你的恰恰相反,而且要一意孤行,你會不會覺得我太剛愎?」

唐瑛一笑,不好意思地道著:「那怎么會,您肯定有長遠打算了。」

「長遠的真沒有,火燒眉毛的倒是有,不是我非要越俎代庖,而是不想假手於人啊……哦,車動了,今天運氣不錯。」謝紀鋒笑笑,指指前路,車龜速移動著,唐瑛駕車起步,中止了這個話題,直駛目的地:

虎坊橋人才市場。

這兒的人真叫一個多啊,下車撲面而來一股子熱浪,讓他渾身覺得不舒服,再一看大廳門前攢動的人頭,擁擠著往里進,十幾個不多的招聘單位台席黑壓壓的只見揚著一圈簡歷往里塞,大部分現場的男男女女都是一個得性,單肩包、一手拿瓶礦泉水、一手隨時從包里抽簡歷往外遞,這場景,讓唐瑛都莫名地有種心酸的感覺。

「想起你剛畢業那會兒了?」謝紀鋒笑著問。

「有點,就像那本書名,誰的青春不迷茫。」唐瑛笑道。

「不一定,我們那時候就不迷茫,畢業派遣證一領,直接回單位報到上班……我報到的單位是我們縣副食果品公司,全民制企業,在我報到的前三天,已經倒閉了……呵呵,連迷茫都省了,直接絕望了。」謝紀鋒笑著道。

如果混不出頭,這樣的履歷只能冠之以一個詞:苦逼。但混出頭就不一樣了,無論過去什么經歷,聽著都勵志啊,唐瑛有點欽佩地問著:「那您能從一個縣城的失業工人,逆襲到京城的公司經理,這個過程帶來的成就感,足夠您自豪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