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智商稅(1 / 2)

卜築 爭斤論兩花花帽 1135 字 2021-02-06

鄢陵一轉,河南吃遍,有點誇張,但是陳化店轉悠一圈,吃遍鄢陵各種特色小吃是肯定的。

紅薯、蜂膠、燴面、打鹵面、羊肉湯,基本應有盡有,比凌二住的谷樓鎮強上不少。

凌二找了家館子,一碗打鹵面,一盤白切羊肉,吃的滿頭大汗。

吃飽後,左拐是茶館一條街,陳化店從明清到現在,66續續有一百多家茶館,不愁沒喝茶地方。

當然,其中很多也不算茶館,沿著水泥路往地下走,是塵土飛揚的黃土路,有高矮不一的木棍撐起來的茶棚,不少人坐在里面打撲克。

凌二進了一家招牌落了灰,字跡已經看不清的小茶館,里面坐著倆老頭子,好奇的打量著凌二。

畢竟本地人從來不會說來杯老紅湯。

這不是廢話嗎?

喝茶不喝老紅湯喝什么?

凌二找了個低腳凳坐下後,等老板上了一壺茶,道了聲謝。

「喝慢點,別喝醉了。」老板一聽他口音,就知道他是外鄉人,好心提醒。

「又不是喝酒。」凌二不以為然,他是好茶的人,什么茶沒喝過?

提著茶壺往杯子里倒茶,滿而不溢,他終究明白了為什么叫「湯」,非常的濃。

聞起來很香,抿上一口後,感覺不夠味,一杯子下肚了,他是喝慣濃茶的,喝完了,居然朦朦朧朧的有點暈。

特意從裝茶葉的編織袋里抓了一把出來,一把黑乎乎的老茶梗,他也說不清是祁門紅茶,還是信陽毛尖。

也懶得跟老板打聽,又接連喝了好幾杯。

吃喝方面的口味屬於玄學,沒有量化標准,何況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具體到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

其實,還是自己喜歡最重要,名堂越多,交的智商稅越多。

一連幾天,都是在茶館流連忘返。

日子一天天這么過著,眼看要進入立冬,他媳婦再不出去打工,估計就不大可能出去了。

這天早上,他像平常一樣早起,梳洗整齊後,抱著茶杯,端坐在小旅館的門口呆。

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崽子跑過來,大聲的喊道,「阿爸問你還要不要坐車。」

「坐,當然坐。」凌二大笑,這是小巴司機家的大兒子。

回屋提起自己包,沒功夫和旅館老太太細算,往桌上丟了十塊錢,轉身就走。

西北風刮的咕咕作響,整個小鎮處在一片濃霧中,視線很差,要不是凌二警醒,差點讓一輛摩托車給撞了。

幸虧有小孩子帶路,要不然凌二還真不找到小巴車的停車點。

小車司機朝他調皮的眨眨眼睛,然後朝著車子努了努嘴。

凌二了然,剛上車,就看到了坐在中間過道位置的陳維維,懷里抱著一個巧克力的背包,腳底下是一個裝的鼓鼓的塑料袋。

她看到了凌二,沖他笑笑。

凌二在想著直接過去坐她旁邊會不會太唐突的時候,小巴司機指著陳維維旁邊的空位道,「這不有空位嗎,直接坐上就走了。」

凌二欣喜若狂,坐到了他媳婦旁邊後,笑著道,「真巧啊,你往哪里去啊?」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是啊,真巧呢,我到許昌轉車去浦江。」陳維維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