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全速運轉(1 / 2)

第五百二十章

至於具體是通過哪種方式來將其實現,這個問題已經在上午的會議上討論過。

而顧律提出的一種實驗方案,被眾人一致采納。

顧律那套實驗方案的理論很簡單。

零能隙能帶的電子伏特數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並且沒有平衡點存在。

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顧律提出了一個名為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的方案。

眾所周知,石墨烯是單層的碳原子結構。

而零能隙能帶,是存在於這單層的碳原子上面的,量子比特同樣,是設計在單層碳原子上,這就造成了矛盾的產生。

但是顧律另辟蹊徑,提出了這個被課題組眾人一致認可的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的方案。

顧律的理論依據是這樣的。

通過將多層的石墨烯單層碳原子進行互連,這樣的話,這個互連而成的摻雜多層石墨烯,就擁有了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

在水平方向上,也就是單層碳原子平鋪開來的方向上,使量子比特存在。

而在垂直方向上,或者說是在單層碳原子疊加的方向上,通過調整零能隙能帶的大小,實現石墨烯材料的導電性。

顧律這個方案當初在會議上提出來的時候,引起了課題組眾人齊齊的拍案叫絕。

因為顧律的這個方案,在驚艷程度上絲毫不亞於上個課題中那個使用超導微波諧振腔的新方案。

石墨烯的單層碳原子結構,使得其只有水平面,而沒有垂直面,就導致所有的現象只能在水平面上產生,所有的條件只能在水平面上實現,而一旦實現兩個特性的條件產生矛盾的時候,就很容易讓人束手無策。

但顧律的這套方案就宛若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既然石墨烯沒有垂直面,那我們就人為的創造一個垂直面。

通過多層石墨烯碳原子的互連,可以讓石墨烯同時擁有水平面和垂直面。

這時候

當兩個條件出現矛盾的時候,完全可以在一個面上實現一種條件,然後在另外一個面上實現另一種條件

比如說現在,當石墨烯芯片上零能隙能帶的大小出現矛盾時,顧律采用的方案是在水平面上增大石墨烯的零能隙能帶數值,使得量子比特的結構變得簡單化。而在垂直面上,可以通過調整零能隙能帶的大小,使其擁有半導體材料的導電性能。

這個方案在眾人看來,具有相當高的可行性,同樣是會議上眾人提出的三四種實驗方案中最合適的一個。

於是,在零能隙能帶問題的解決上,就采用了顧律這套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的方案。

當然,這套方案是有很多的難點的存在,需要眾人一一去攻克。

而其中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怎么去實現這種摻雜多層石墨烯的互連。

關於這個問題,顧律這位方案的提出者同樣沒有一個准確的方案,只能是通過實驗來不斷的進行摸索。

「張宏,摻雜多層石墨烯互連後水平面和垂直面的零能隙能帶的電子伏特數值計算,這個就交給你了。孫立,你這邊主要負責一下摻雜互連後的多層石墨烯尺寸和性能的模擬,以及需要互連的石墨烯碳原子數目,還有姜海,你那邊」

「至於柯波,你跟這我,我們倆負責想辦法實現這種摻雜多層石墨烯的互連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