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節羅馬教廷(1 / 2)

穿入中世紀 二兩白糖 2029 字 2021-02-08

. .

薩克森王朝的事情最終會影響到阿若德,不過此時阿若德依然在為維京武士的進攻做准備,在6軍方面阿若德有自己的德意志佣兵團,以及梅森公國的支援,因此他的重中之重還是海軍方面,不但命令商人們將商船貢獻出來,並且在船和船尾分別加上了投石機和希臘火噴火器,不過就算是如此阿若德還是認為裝備的不夠,因為這些重遠程武器雖然可以在遠處打擊維京武士們,可若是被維京武士們靠近登上商船,光靠商船上的水手根本不是維京武士們的對手。

「伯爵大人,您這是什么東西?」埃爾維特修士同阿若德站在一起,他們在梅克倫堡港口處,看著在一艘商船上裝置的古怪東西,幾名來自冶煉基地的工匠們正在忙碌著。

「拍桿,你記得我在怒獅堡圍牆上裝置的狼牙拍嗎?這東西給了我靈感,一個猶如延伸出去的手臂,將給敵人致命打擊。」阿若德笑著看著工匠們在商船的兩側豎起的兩組v字形狀的如同桅桿般的東西,只是這些桅桿的頂端包裹著沉重的石頭,並且被專門制作的木制滑輪和亞麻繩子吊起來,木制滑輪為了防止摩擦過大上面澆著牛油,這種拍桿的使用方法是,當敵人靠近商船的時候,並且企圖登船作戰的時候,商船兩側的拍桿會被猛的放下,系著沉重大石塊的拍桿,會如同一根長矛擊打向對方的船只,阻止對方的靠近。

「多么有創意的武器。」埃爾維特修士驚訝無比的看著,拍桿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根被固定的筆直豎起的木桿,以及可以活動的拍桿,這兩樣極為簡單的東西卻使得商船如同多了兩只手臂,隨時將靠近自己不懷好意的敵人拍的粉碎。

「除了這個我們必須在商船上加蓋一層護板牆垛,這樣弓箭手便可以在上面射的更遠。」阿若德想了想繼續對埃爾維特修士說道,這些事情必須有宮相的配合,調集起整個領地中的人力物力這是宮相的職責。

「如同城堡一般嗎,伯爵大人,這可真是創舉。」站在阿若德身後,穿著鎖子甲和罩衫,扶劍護衛的羅恩爵士贊嘆的說道。

「沒錯,就好像是城堡上的牆垛,你形容的十分恰當羅恩爵士。」阿若德點點頭,他心中在構想著若是有一天有了充足的人力物力,必將建造一座如同是天朝樓船般的大型船只,那簡直就像是中世紀的航空母艦一般,其他的貴族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在波羅的海沿岸的東面,有著大量的未開的土地,而在西面是氣候溫暖的英倫三島,北面是礦產、樹木等資源豐富的北歐領地,只要有了一支堅不可摧的艦隊,阿若德可以控制這三方領地的樞紐,成為真正的波羅的海霸主。

海權,是的只有阿若德這樣來自後世人才知道,6權國家永遠干不過海權國家,有了一支可以控制大海的海軍,可以將自己的士兵輸送到任何地方,卻可以避免6地上無意義的損耗,甚至迷失方向,不過也許有人會認為在大海中也會有各種的危險,還有迷失方向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何自從羅馬帝國隕落之後,歐羅巴的貴族和掌權者們對於大海便失去了控制能力,這也是為何維京武士們可以橫行無阻的原因。

對於阿若德來說這些完全不受問題,任何一個來自後世的現代人頭腦中都有世界地圖的大概摸樣,知道向那個方向可以到達那個國度,這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試想一下當古人們航行在茫茫大海中,卻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何方的時候,那種恐懼是多么的巨大。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阿若德知道在大海中航行,指南針是必不可少的,據說維京武士們是靠日晷般的木圓盤,在陽光下靠著影子的移動來判斷自己航行的方向,但是在沒有太陽的時候這個方法就顯得笨拙了,而靠著磁石的力量很輕易不受任何自然環境影響,筆直的向著目的地而去。

「可以吸鐵的石頭?」埃爾維特修士接到阿若德的這個命令感到奇怪,不由得好奇的問道。

「沒錯,我也不是立即就要,你慢慢派人調查就好了,這個東西我有用處。」阿若德在與埃爾維特修士返回梅克倫堡的時候,在路上邊走邊對埃爾維特修士說道。

「是的伯爵大人。」埃爾維特修士已經完全的折服了,要知道阿若德所了解的知識比修道院中保存的一些更早時候,羅馬人的留下來的知識還要有智慧,雖然羅馬帝國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但是卻在它統治過的所有地方留下了各種遺跡,一般都被教會和修道士們小心翼翼的保存下來,並不為普通民眾甚至是一般貴族所了解,教會和修士們將這種知識和經驗看做自己必須嚴格保密的力量。

埃爾維特修士唯一有點擔心的卻是另一個問題,阿若德在征服了梅克倫堡之初,因為斯拉夫人的領地被認為是極為邊緣的野蠻人領地,所以並不為人所重視,也因此阿若德可以在自己的領地中按照自己的想法實行平衡的宗教政策,不過根據埃爾維特修士的觀察,事實上是完全世俗化的統治方法,可是隨著梅克倫堡郡的繁榮和展,以及阿若德本人聲望的日益高漲,他肯定會被教會所注意,聽說聖約姆修士會的人已經把阿若德領地的情況報告給了遙遠的羅馬。

早在公元2世紀主教制產生後,所有主教均被稱為教皇。羅馬主教因駐在羅馬帝國都城,政治、經濟勢力最大。5世紀,由於英諾森一世(4o1~417在位)和利奧一世(44o~461在位)的努力,羅馬主教逐漸凌駕於其他主教之上,獨占教皇頭銜。吉萊西厄斯一世(492~496在位)先宣布教皇在信仰上的權力既**於皇帝,又**於教會會議,聲稱「教會權力」高於「帝國權力」。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o~6o4在位)認為教皇是上帝指派的全部教會的腦,將教皇的影響擴大到自己的轄區以外。756年,法蘭克王國國王矮子丕平為酬謝教皇對其奪取權力的支持,將奪自拜占廷的羅馬至拉韋納一帶的土地贈給教皇,是為教皇國之始。

可是自公元9世紀查理曼帝國分裂後,羅馬教皇一度成為意大利各大貴族爭奪的對象。正是在這一時期,由於教皇的產生非常混亂,致使教廷內部**叢生、丑聞迭出,有時甚至會出現好幾位教皇都出現在羅馬的局面。

正是在著混亂之中,約姆十九世登上了教會的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只是依然陷入了意大利貴族之爭,以及意大利國王和拜占庭的不斷威脅漩渦之中,此時的教會和教皇還沒有十二、十三世紀通過十字軍東征後聚集起強大的力量,凌駕於眾王侯之上,使得民眾們敬若神明,此時不過是依附於強者的宗教團體。

「鐺,鐺,鐺~~~。」鍾聲在永恆之城羅馬上空盤旋,修士會的使者來不及卸下仆仆風塵,便來到了教皇約姆十九世的聖所,當然作為一個邊遠地區的修士會修士,他是沒有資格直接拜訪教皇約姆十九世的,必須通過樞機主教的層層傳達才有可能一睹聖容,在遞交了請願書之後,他需要在羅馬耐心的等待著,直到受到召見,而聖約姆修士會的使者班也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