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2(1 / 2)

決了,就是天天煮骨頭湯也餓不死那些孩子了。

在這件事上,不管是村民還是知青們,誰都沒有什么意見,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善良的地方,這個年代的人,又都很淳朴,再加上看到我除了給孤兒院的掏錢買肉以外,並沒有額外買一點兒,就更加不會介意那些全是骨頭的豬頭和蹄子了。

大家都覺得,我是那種標准的掙多少花多少,沒有算計的人,這次看著要賣給購站的豬肉沒有出手多買,十之八九是把原本帶來的錢,花的差不多了。我聽到村長媳婦兒跟人嘀咕:「這家里沒個女人幫著把錢就是不行。」

那些老太太跟著直附和可不是咋的。劉三奶奶嗑著瓜子也跟著起哄:「小俞這孩子啥都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看著厲害,心比誰都軟,這孤兒院的那一個月工資,估計都得搭回去都不見得夠。」

我有些無奈,我不跟著搶著買,那是因為避嫌,我本身就夠惹人眼的了,這要是再買一堆豬肉回家,我估計我就得成唐僧肉,再說,我也沒必要占這點兒便宜,我若是想要吃豬肉,就憑我的伸手,去山里打一頭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還有,這村里每年必須得賣給購站一些肉,這是規矩,我覺得沒必要最後賣給購站少了,讓人說道,本來二道河溝村就不得上面的青眼兒,再被購站報上去,估計以後有什么好處也別想輪到這個村子了。

但是,這事兒不能解釋,我只能當做不知道。分完肉,各家拎著自家所得都回去打算拉拉饞兒,三胞胎做為村里的一份子,也得了不少的肉,我直接讓王立秋騎車把東西送到孤兒院去。很快,村子里彌漫了酸菜和肉的香味兒,王立秋在我烀的肉出鍋的時候回來了。

這里的酸菜燉肉很有特色,肉是一大塊兒的扔進酸菜絲里,加上涼水開燉,不放油,將肉燉的用筷子一下就能扎透了,撈出來,在酸菜湯里加佐料,然後把肉片成一片片的扔回去繼續燉一會兒,就能吃了,當然,要是有血腸血豆腐之類的放進去,那味道就更好了。

之前接豬血和雞血的時候,因為我不會做血腸和血豆腐,那東西做不好就特難吃,所以就沒跟那些人那樣,拎著桶盆過去接,但是,在我片肉的時候,小劉奶奶家的大兒子給我送來了兩大根剛煮好的血腸,劉三奶奶也送過來了一小盆血豆腐。

王立秋和三胞胎吃的滿嘴流油,可是我卻覺得這酸菜湯特別好喝,血豆腐也不錯,有點兒發黑的血豆腐上撒著蔥花和香菜,吃起來有些粘牙,挺粗糙的,但是,配上酸菜湯,一口湯一勺血豆腐,味道挺特別的,三胞胎卻都挺喜歡豬肉酸菜里的血腸。

等山貨都好的時候,這個就是按照事先規定好的數,開始分配,剩下的賣給購站,留下一些預留款之後,就把錢挨家平分,這個山貨上,購站沒有什么硬性規定,全憑自願,不過,家家幾乎都是除了留下給自家孩子吃的一小部分以外,都會賣給購站。

購站的榛子、松子之類的,都得是處理好的,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村里的老頭老太太們,就會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把炕燒的熱乎乎的,然後一邊嘮嗑一邊給干果扒皮,我也會在晚上沒事兒的時候扒松塔之類,當然,我這就是為了給三胞胎扒出來炒熟了吃,村里挺多人都議論我敗家慣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