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1 / 2)

來,當地有比燈的習俗,按照老人的說法就是:誰家的燈籠挑的高、燃的亮,誰家的運氣就好,財氣、才氣也就高,家里的孩子也會聰明機智。

所以,在正月十五這天,就是最吝嗇的人家,也會買根大蠟燭點著放在燈籠里,然後挑的高高的,現在有一種干碗蠟,小孩兒手臂粗細,中間的芯子也粗,點起來很明亮,差不多有後來的40w燈泡的亮度,在晚上七、八點鍾點燃,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還會剩下一節沒有燃燒掉。

我將挑著燈籠的竹竿固定好,然後調整燈籠的角度,三個孩子站在下邊一頓瞎指揮,他說往左,那個說往右的,氣的我要跳下去捶他們,三個小混蛋才笑著跑了,不再惡意搗亂。

這挑燈在這里是很重要的事兒,僅次於蒸饅頭和正月里不許打碎碗,誰家的燈籠掛上去的時候若是歪了甚至掉下來,那是會倒霉的,有兩家挑燈籠的時候,因為一味的尋求高,最後連燈籠帶竹竿都掉在了地上。

干碗蠟很不容易滅,所以,掉下來的時候,也就順勢把燈籠給點了,女主人一看,傻眼了,這現做燈籠肯定是不趕趟了,接著干脆一屁股坐在雪堆里拍著大腿開嚎起來了,直到被自己當家的兩腳踹了起來,你說本來燈籠掉下來被燒了,這事兒就夠晦氣的,一個大老娘們在大正月的號喪,不就更晦氣了?

正月十五的主要吃食就是元宵,現在的元宵就紅糖和紅糖花生兩種餡的,都挺好吃的。元宵有兩種吃法,煮元宵和炸元宵,煮元宵就不說了,水開之後下鍋,煮熟了就可以了。這炸元宵在這邊卻有些說道。

這炸元宵一定要將元宵炸成金黃色但是不能裂口,然後將炸的元宵拿出三個放在碟子里擺在窗台,然後在旁邊放一個用面做的荷花燈,用浸泡了豆油的棉花繩做燈芯兒盤在面燈里,然後將外面的那頭點燃,這是給祖先送燈送食。

棉繩燒了了,這代表已經給祖先送過去了,要注意的是,盤燈芯的時候,一定要留好距離,別讓火把臨近的圈給燒了。

還有,這炸元宵的火候必須掌握好,不然一不小心就炸爆了,我就炸不好,幾次都直接炸成了空殼,氣的我正要放棄的時候,正好劉三奶奶過來,嘆氣的將我攆到一旁,然後三五下就炸了一盤子,用笊籬撈的時候,各個顏色金黃,沒有一點兒焦黑開裂的地方,我沖劉三奶奶伸著大拇指贊嘆。

第57章

正月二十五的時候,是「天倉節」,也叫「填倉節」,家家的戶主會用鍬將頭一天的灶膛灰撮出來,然後在院子里撒灰圈子。灰圈子象征著糧倉,拿出五谷雜糧放上去,再到倉房里點上香燭,這是在向上天祈求當年的糧食豐,堆滿糧倉,家里的人畜都夠吃夠用。

香點完之後,家里的主婦就要過來,將灰圈子里的五谷雜糧都撿出來洗一下,然後煮五谷湯給家人喝,據說喝下這個的是有福氣的,是被天生祝福過的糧食,吃了之後不會被病魔纏身,所以,這種五谷熬出來的粥,通常會給老人或者孩子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