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九原大較(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15 字 2021-02-11

. .

正是中午時分,烈日就像火一樣炙烤著大地。

九原城北郊外,已經用木頭架子搭起了一座三丈來高的點兵台,點兵台上的前部還臨時加了一溜的茅草棚。

茅草棚的遮yin下,項庄據中席地而坐。

晉襄則全裝慣帶,挎著橫刀肅立在項庄身後。

項庄左首,尉繚、武涉、百里賢依次席地而坐,右首則是桓楚、季布、高初、龐鈺、田橫、蕭開等大將。

點兵台下,近兩萬楚軍頂著烈日的曝曬,列成了四個方陣。

此時已經是九月下旬了,距離秦軍歸楚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有了秦軍言傳身教,楚軍的騎射水平已有了極大提升。

而今天,就是項庄定下的三月之期,大較的日子。

高初、龐鈺、田橫、蕭開分別從各自軍中挑選出了五百名騎術最出眾的騎兵,今天這場軍中大較,就由這四支騎兵進行較量。

時間還沒到,項庄正跟尉繚閑聊。

「軍師,再過些天,咱們就要走了。」

「是啊,河套好哪,老朽都舍不得離開了。」

「那是,在這河套,天天有肉吃、有羊湯喝,還真不錯。」

旁邊武涉插了進來:「河套再好,也終究不是咱們的家鄉哪。」

最邊上的百里賢只是悄然地搖著羽扇,不說話,回了江東,楚人是回了家鄉,可他們這些老秦人卻是背井離鄉了,不過這沒關系,男子漢大丈夫,為了博取功名,就該提三尺劍、以四海為家,又何必戀棧故鄉?

項庄忽然問百里賢道:「子良,關中有什么新的動靜沒有?」

對於關中,項庄不斷就沒有放松過關注,百里賢也通過留在關中的眼線,隔三岔五的就會向項庄匯報一下關中的情形,這三個多月,項庄很掌握了一些劉邦的情報,譬如說關中今年秋糧的絕收已經成為定局了。

關中今年秋糧絕收,則意味著劉邦將不得不從巴蜀調撥戰備糧來賑濟關中百姓,這也意味著至少兩年內,劉邦是沒有能力對關東大規模的興兵了,如果碰上旱澇蝗災年景,則只怕五年之內都沒有能力興師動眾了。

還有就是,劉邦也在大規模的鍛煉騎兵。

明顯,項庄在河套大肆鍛煉騎兵的舉動已經刺ji到了劉邦的神經。

由於糧草不濟,漢軍不可能大舉北上河套以驅逐楚軍,但以張良、陳平之眼力,以劉邦的從善如流,自然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漢軍陷入戰術上的被動,從兩個多月前開始,蕭何就在隴西、北地開設了馬市,以鐵器、布匹、茶葉跟羌人、月氏人買賣馬匹。

這個對於項庄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劉邦治下的關中雖然已經被楚軍糟蹋得一塌糊塗了,可巴蜀卻是完好無損,憑仗巴蜀的財力、物力,劉邦很容易就能從羌、月氏等邊陲胡人手里買賣到大批優良的戰馬。

此外,劉邦麾下還有李必、駱甲這樣的故秦遺將!

李必、駱甲也許不及meng殛驍勇善戰,在秦軍之中更不可能有meng氏這樣高的威信,可在鍛煉騎兵上,兩人卻未必就會輸給meng殛,有這兩員故秦遺將替劉邦鍛煉騎兵,假以時日,劉邦麾下必將會出現一支龐大並且強悍的騎兵!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前幾個月的消息了。

當下百里賢拱手側身,對項庄說道:「聽說周勃、傅寬、酈商已經各率五萬大軍分別前往北地、上郡以及隴西屯田了。」

「大規模屯田?!」項庄的眉頭登時便蹙緊了。

這對於項庄和楚軍來說,可真是非常蹩腳的消息。

屯田其實並不新鮮,早在秦秋戰國時期,中原各國就有發配囚犯、戊卒到邊疆屯田的記載,主要就是通過屯田使囚犯、戊卒自食其力,以至反過來貼補國庫,meng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在河套推行的其實就是軍屯制度。

大規模的軍屯,可是破解糧草匱乏困境的大殺器呀!

歷史上,漢武帝在奪取河套之後,征發了六十萬戊卒在河套實施大規模的軍屯,從而支撐了長達幾十年的對匈作戰,並最終擊敗了匈奴。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亂世jian雄曹操也正是因為推行了愈加完善的軍事屯田制,才使得曹軍軍糧充足,雖身處四戰之地卻能夠持續不斷地對外作戰,並得以最終一統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圖,如果沒有完善的屯田制,這是不可想象的。

項庄不由回頭看了尉繚一眼,然後兩人同時嘆了口氣。

短時間內,倒是不用太擔心,屯田制真正可怕的是持續產出軍糧的能力,因為關中、巴蜀一旦建成了大規模的屯田基地,就能夠源源不斷地向漢軍輸送軍糧,這樣一來,只需熬過了這幾年,今後漢軍就再不會有軍糧匱乏的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