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獻璽(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56 字 2021-02-11

. .

尉繚點了點頭,又道:「上將軍,其實有句話老朽很早就想跟您說了,只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不過今天,老朽卻是非說不可了。」

項庄默然,他隱隱已經猜到尉繚想說什么了。

果不其然,尉繚徑直說道:「上將軍,把秦王玉璽送給韓信吧。」

百里賢聞言頓時臉色微變,把秦王玉璽送給韓信?!百里賢本能地想要反對,不過話到嘴邊又被他硬生生地咽回了肚子里。

仔細想想,尉繚的話似乎不無道理。

項庄還是沉默,心里卻難免有些不舍。

尉繚嘆息一聲,耐心地勸道:「上將軍,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尉繚已經把話說得很直白了,在沒有足夠的實力前,占有秦王玉璽只會給項庄帶來災禍。

項庄默默點頭,尉繚的話無疑是很有道理的。

歷史上,三國名將孫堅不就是因為私藏玉璽,結果遭到劉表伏擊、兵敗身死?袁術不就是因為得到了玉璽,才萌生了稱帝的念頭,最終慘遭群雄圍攻?

那么,真的把秦王玉璽獻給韓信?項庄還真有些舍不得,這可是至寶啊!

不過,把秦王玉璽送給韓信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這無疑是一招妙棋!

韓信得到了秦王玉璽,則他跟劉邦之間的關系立刻就會變得非常微妙,劉邦雖然是名義上的諸王之首,可漢國無論是國力還是兵力,都無法跟齊國相提並論,一旦韓信擁有了秦王玉璽,他就再不可能奉漢王詔令了。

沒錯,韓信是個講信義的人,對劉邦也的確是感恩戴德。

可是,人性是非常之復雜的,韓信的內心世界究竟如何,誰也猜不准、摸不透,但仔細分析,還是有跡可尋的。

在沒有發跡之前,韓信可以忍受胯下之辱,在擊滅齊國後,又果斷上表給劉表請封假齊王,這說明韓信不但是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也是個有野心的人,同時又有點小驕傲,可能還有一點點缺心眼,不太懂得權謀機變之術。

後來,楚漢爭雄、相持不下時,武涉游說韓信叛漢自立,卻遭到了韓信拒絕,范陽辯士蒯徹也勸韓信自立,韓信同樣不為所動,還說出了當年劉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這一番感人肺腑的話,由此可見,韓信又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像韓信這樣一個復雜的人,他又是齊國的國王,軍隊比劉邦多,人口比劉邦多,國力比劉邦強,打仗更是天下無敵,一旦他得到秦王玉璽,再獻給劉邦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這個可以從當初他滅齊之後上表請封假齊王反推得出結論。

當初滅齊之後,韓信首先想的不是把齊國交給漢王劉邦,而是上表請封假齊王,那么現在,韓信在得到秦王玉璽之後,首先想到的也絕對不是把玉璽獻給劉邦,而是將玉璽據為己有,因為秦王玉璽能給韓信帶來更高的榮耀——帝位!

因為前面分析過,韓信骨子里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當然,韓信也很重情義,因此只要劉邦不做出太過份的事,韓信絕對不會主動跟劉邦交惡,在劉邦有生之年,韓信也不太可能登基稱帝,但在劉邦死後,在韓信心理、道德上的這道枷鎖卸下之後,他多半就要稱帝!

正因為韓信重情義,在項庄獻上秦王玉璽後,他就再不會為難楚軍。

因為古人極重名分,像秦王玉璽這樣的寶物,其份量絕然不比一個國家來得輕,韓信從項庄手里得了這樣的天大好處,如果還要繼續為難楚軍,別說他自己過不了心理關,就是整個天下的世族豪強也要唾罵他了。

更重要的是,項庄獻出玉璽之後,齊楚之間的關系將極大緩和,三五年後,既便劉邦再起大軍討伐大楚,韓信也多半不會再來湊這個熱鬧了。

咬了咬牙,項庄回頭吩咐晉襄道:「去把武涉先生找來。」

當天晚上,武涉就乘坐一條小船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渡過了河水,武涉隨身還帶著個小包袱,里面裝的就是天下各路英雄夢寐以求的秦王玉璽!當然,武涉並不是一個人,還有呼延正德隨行「保護」,秦王玉璽天下至寶,項庄不能不慎重。

至於為何只派呼延正德,而不派別人,原因很簡單,因為呼延正德是匈奴人,對秦王玉璽的價值還缺乏足夠的認知,不容易受誘惑,如果派別人去,既便是桓楚、季布這樣的楚軍宿將,面對至寶,也難保不起異心。

##########

三天之後,韓信的五萬大軍便到了東阿縣,至於曹參所率的兩萬前鋒大軍,更是早就過了東阿,距離白馬已經不足百里了。

進至東阿,齊軍並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扎下了大營。